公共经济学第1章市场与政府
A 基尼系数 A B
收入分组 低 1 2 3 4 高 5
占人口的百分比 百分比 20 20 20 20 20 累计 20 40 60 80 100
绝对平均的情况 占收入的百分比 20 20 20 20 20 累计 20 40 60 80 100
不平均的情况 占收入的百分比 4 10 20 26 40 累计 4 14 34 60 100
亚当· 斯密是西方经济学的创始人和奠基者, 其经济学也就是“市场经济学”,这是后来 的西方学者普遍承认的。自斯密之后,在西 方经济学中影响最大的当属新古典经济学和 凯恩斯经济学,上述经济学者关于市场经济 的概括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①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斯密在概述市场 经济要义时,首先指出的便是其配置资源的功能, 这一点被后来的西方学者普遍接受。 ②市场经济机制配置资源是通过价格信号引导,通过 价格竞争机制推动而实现的。 ③价格机制的引导和推动说到底是通过市场交易条件 (价格)的确立来实现资源配置,而价格作为交易 条件之所以有这一功能,本质上在于确定交易条件 的交易主体在产权上是独立的;市场经济中行为主 体必须是有独立产权的制度保障的独立利益、责任 主体,主体的分散性保证着价格机制的竞争性,主 体的界区界定性,保证着价格对其约束的强硬性, 从而使得大量分散的市场行为可能基于独立利益的 要求而收敛于均衡价格。
上述西方经济学关于“市场经济”要义的概括得到 了较普遍的认同。 《现代经济学词典》把“市场经济”解释为:“在 这种制度下,有关资源配置和生产的决策是以价格 为基础的,而价格则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工人和 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自愿交换产生的。这种经济 的决策是分散的决策,也就是说,经济决策是由该 经济的一些组织和个人各自独立地决定的,而不是 由中央计划当局决定的。”(英)戴维、W、皮尔斯 主编:《现代经济学词典》(中译本),上海译文 出版社1988年版,第375页。
1.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2. 对公平与效率先后次序的三种观点
效率优先论
公平优先论 公平与效率最优交替论
稳定物价 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 平衡国际收支
市场
商品交换的场所争机制 价格机制
认识市场经济的线索: (1)迄今为止,在生活现实中已经确立并相当成熟的市 场经济机制只存在于经济较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 (2)迄今为止,关于市场经济理论上的说明也只存在于 西方经济学中,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从亚当· 斯密开始 确定统治地位的西方资产阶级经济理论,基本上就是关于 市场经济的学说,不过是阐示的资本主义制度下市场经济 的特征; (3)自马克思以来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并未给市场经济 以系统阐述,“市场经济”这个词不是马克思经济学中的 范畴,马克思、恩格斯从未用过这个概念
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
经济学衡量收入分配状况的重要指标和工具:
洛伦茨曲线(Lorenz curve)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
社会总财富的百分比(y) 100% 80% 60% 40% 20% 0 20% 40% 60% A B F 80% 100% 家庭百分比(x) E
是用人口相对比例与其所得收入 的相对比例相互对比所得到的。
TSC TSB
TSC TSB
TSB-TSC
(a) 0 Q* MSC MSB MSB P2 B P* P1 A (b) D Q MSC C E
0
Q1
Q*
Q2
Q
公平原则 经济公平是市场经济内在要求,强调要素投入和要素 收入相对称,它是在自由竞争的平等环境下,通过 平等交易实现的。 社会公平是指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阶层居民
源配置的帕累托改善,我们就可以逐步实
现帕累托更优。
消费者B的福利 W’
E
D C
0
W
消费者A的福利
1.产品的社会净收益大于零。
满足这一条件,可以实现帕累托改善
(Pareto improvement) 。
2.产品的社会总收益与社会总成本差异力求最大化, 即净社会收益最大化。 满足第二条件,产品总的社会收益与社会成 本差异最大时,社会净收益最大,即实现了资源 配置的帕累托最优:配置在每一种物品或服务上 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用公式表示:MSB=MSC。
第1章
1.1 1.2 1.3
市场与政府
资源配置的效率 市场失灵与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 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
1.1.1 资源配置效率的含义
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是指资源配置(经 济运行)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不使一部分人处 变坏,就不可能使另一部分人处境变好。
如果改变资源配置后与改变前相比,同时 符合以下两个条件:(1)至少有一个人处 境变好;(2)没有一个人处境变坏。这种 资源配置改变称为帕累托改善。改变资
④市场经济作为“看不见的手”在现实中并非万能, 单纯依靠市场经济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需要一系 列假定条件,而现实中这些条件往往难以同时具备, 因而现代市场经济不排斥国家干预,国家干预已成为 现代市场经济机制必不可少的内容。 ⑤市场经济的经济哲学依据是经济自由主义和利己主 义。鼓励自愿、自由、平等的交换,弘扬平等交换的 法权基础上的自由竞争,即使承认国家干预的必要, 也旨在保护并支持自由竞争制度,补充市场竞争之不 足的范围之内加以承认;参与交换的各方均是受其独 立利益、责任、权利所严格约束的,并为寻求利益极 大化而从事交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制度+市场经济 制度环境 制度安排 社会制度 资源配置方式 社会公正 市场效率
1.2.1 完全竞争市场的资源配置
1.市场经济体制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 利用市场机制。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价格 机制能够自动地引导和调节厂商和消费者的 行为 ,促使MU=P=MC,即消费者的边际效用 等于生产者的边际成本。
加强宏观调节。政府宏观调控配置资源的作用表现
在两方面:
第一,对市场机制难以优化配置的资源,通
过产业政策、投资和税收政策加以调节;
第二,为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创造良好的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