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西省人民检察院发布民事行政检察十大典型案例

江西省人民检察院发布民事行政检察十大典型案例

江西省人民检察院发布民事行政检察十大典型案例2017年3月23日上午,江西省人民检察院、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召开以“民事行政检察助推法治江西建设”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省检察院发布了“民事行政检察助推法治江西建设”十个典型案例,彰显了我省检察机关全面履行民事行政检察监督职能,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所树立的司法公信力。

典型案例一梁某某等8人与南昌市某房屋开发公司房屋买卖合同纠纷虚假诉讼监督案【基本案情】2011年1月24日,梁某某等8人分别向南昌市青山湖区人民法院起诉,称:1997年7月5日,梁某某等8人分别与南昌市某房屋开发公司签订《南昌市城镇商品房购销合同》,约定向某开发公司购买位于南昌市东湖区青山路下沙沟7号的商品房共13套。

同时约定,公司在收到全部购房款后,一个月内负责办妥房屋产权证。

现其已按合同约定付清全部购房款,但某开发公司却迟迟未办理产权证,故请求法院判令某开发公司为争议房屋办理房屋备案及产权证。

同日,南昌市青山湖区人民法院立案并依据双方达成的和解协议,分别为8人作出了8份民事调解书。

同年1月30日,梁某某等8人向该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该院于同日立案并向南昌市房管局下发《协助执行通知书》。

南昌市房管局为上述13套房屋办理了商品房产权证。

经检察机关查明:该8起案件均系原审案外人万某、方某等人制造的虚假诉讼。

万某、方某等人为了赚取梁某某等8人的办证费,将10套梁某某父亲自建的农房,3套某开发公司开发的手续不全、无法办理产权证的房屋虚构成该公司开发的商品房,并且伪造了用于诉讼的房屋买卖销售合同、购房发票、该公司公章和财务章、原被告的特别授权委托书、原被告的和解协议、民事起诉状、执行申请书等。

之后,万某委托案外人梁某处理诉讼事宜,梁某带着伪造的8起案件的诉讼材料和证据找到原审法官郑某,郑某在未审核原被告真实身份信息和原告及其委托代理人均未到庭的情况下,办理了立案手续,并套用梁某提供的和解协议的内容制作了8份民事调解书。

后梁某向南昌市青山湖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法官蔡某应梁某要求,违反法定程序向南昌市房管局发出了要求该局为梁某某等8人办理13套商品房产权证的协助执行通知书,南昌市房管局遂为上述13套房屋办理了商品房产权证。

【监督情况及结果】南昌市人民检察院就上述8起案件向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指令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再审。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作出再审判决,撤销青山湖区人民法院作出的民事调解书,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并且,该8起案件因涉嫌刑事犯罪,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并提起公诉。

原审法官郑某因犯民事枉法裁判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原执行法官蔡某因犯执行裁定滥用职权罪被判处免于刑事处罚;梁某因犯民事枉法裁判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万某因犯帮助伪造证据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6个月;方某因犯帮助伪造证据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连同原判刑期有期徒刑5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5年6个月。

典型案例二江西某酒业有限公司与上海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合同纠纷虚假诉讼监督案【基本案情】2007年4月17日,江西某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酒业公司)和上海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投资公司)签订《投资合作协议书》,约定:从合同签订之日起,投资公司两年内投资4000万元,酒业公司投资1亿元,用于共同兴建厂房等设施。

2010年10月21日,酒业公司向抚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判令投资公司支付投资款4000万元及违约金800万元。

抚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指定南丰县人民法院审理。

2010年12月3日,南丰县人民法院主持调解,作出(2010)丰民初字第496号民事调解书,确认双方继续履行原合作协议书,投资公司应支付4000万元投资款;如果没有按时支付投资款,则投资公司不仅要继续履行支付投资款的义务,还要支付违约金800万元。

2011年3月5日,酒业公司向南丰县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中,投资公司与酒业公司达成《土地抵债协议书》,将投资公司在福州的一块土地以1940万元的价格抵偿给酒业公司。

该地块被过户给酒业公司后,酒业公司先后收到福州市房地产征收部门支付的土地及房屋征收补偿款1亿元,尚余约1.4亿元因争议被法院冻结。

经检察机关查明,酒业公司与投资公司系由同一个实际控制人控制,主要工作人员混同。

投资公司的银行账户从2006年11月1日至2012年12月30日无任何交易记录。

2006年投资公司工商年检报告显示公司亏损754万元。

2010年4月6日,投资公司因未申报2007年、2008年、2009年度年检被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截止到2007年4月17日(原协议书签订日),投资公司经法院判决确认的债务本金高达约3.15亿元。

2010年本案诉讼时,投资公司已被吊销营业执照,依法不得从事投资活动,不具有诉讼资格。

但投资公司为逃避已被法院判决确认的巨额债务,以投资建厂的名义向酒业公司进行单方利益输送,后以违约为由提起诉讼,借调解协议转移资产。

【监督情况及结果】抚州市人民检察院于2015年8月26日向抚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抚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再审判决,撤销南丰县人民法院(2010)丰民初字第496号民事调解书,驳回江西某酒业有限公司的诉讼请求。

同时,抚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酒业公司、投资公司作出各罚款75万元的处罚决定。

检察机关在审查过程中,发现投资公司还存在另两起与本案相关联的案件,案涉金额1亿余元,均被查证为虚假诉讼并依法提出抗诉,抚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再审均判决撤销原民事调解书,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典型案例三项某某1与项某某2、某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信州支公司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虚假诉讼监督案【基本案情】2011年9月23日,项某某2驾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使项某某1受伤。

本次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项某某2负事故全部责任,项某某1不负事故责任。

之后,原告代理人周某某以项某某1的名义,向上饶市信州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某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信州支公司和项某某2赔偿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等各项费用合计27万余元。

上饶市信州区人民法院主持调解,作出民事调解书,确认由被告某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信州支公司赔偿原告项某某1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等各项费用,合计185,637元,同时由被告某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信州支公司返还被告项某某2医疗费38,000元。

经检察机关查明:项某某1发生车祸后,案外人周某某即与项某某1的父亲谈妥以5万元打包代为处理该事故,项某某1不参与本案诉讼。

诉讼中,周某某既未取得项某某1出具的《特别授权委托书》,也不告知项某某1等人真实的索赔、理赔情况。

同时为获取高额保险理赔款,周某某还串通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朱某某、司法鉴定机构法医陈某某,违法提高伤残等级。

【监督情况及结果】上饶市人民检察院于2015年11月27日向上饶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上饶市中级人民法院指令上饶市信州区人民法院再审。

上饶市信州区人民法院于2017年3月10日作出再审裁定,撤销原民事调解书,驳回起诉。

本案原告代理人周某某,无律师和基层法律工作者执业资格,在该起交通事故发生前与原告方并不认识。

上饶市信州区人民检察院以周某某涉嫌职业打包代理诉讼为切入点,对其代理的道路交通事故理赔案件展开全面摸排,共查实此类虚假诉讼案件10件。

该10起虚假诉讼案件已由上饶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9件,江西省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1件。

目前,法院再审已改判2件,调解1件,其余案件正在审理中。

典型案例四江西省某实业有限公司与江西某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等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抗诉案【基本案情】江西某实业有限公司分别与某大酒店有限公司、某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省广电局网络中心大楼房产租赁合同》,约定将广电网络大楼地下一层、1-14层、19层出租给某大酒店有限公司(某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5星级宾馆使用。

某大酒店有限公司与某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关联企业,部分股东重叠。

2007年6月12日,某装饰公司与某大酒店有限公司签订《装饰工程合同书》。

2010年6月18日,某大酒店有限公司向某装饰公司出具还款计划清单一份:应付款计2693267元,按12个月均付,每月支付224438.92元。

但该大酒店有限公司仅支付了55000元,尚欠某装饰公司工程款2638267元,故装饰公司起诉至法院。

青山湖区人民法院一审认为,依据双方结算单,被告尚欠原告工程款2638627元。

某大酒店有限公司停业后,改由某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经营,其应当在所接收的财产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

某实业有限公司与某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某大酒店有限公司就同一标的物签订租赁合同,有一定过错,造成原告的工程款难以收回,其应承担连带责任。

判决:某大酒店有限公司支付某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款2638627元及利息,某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某实业有限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依据双方结算单,法院组织双方进行对账,某大酒店有限公司向某装饰公司支付60000元租金,尚欠工程款2633267元。

某实业有限公司至今都未与某大酒店有限公司终止租赁关系,亦未对某大酒店有限公司就房屋的装修进行相应的补偿结算,其作为房屋装修的受益人应当对拖欠某装饰公司的工程欠款在受益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

判决:某大酒店有限公司支付某装饰公司工程款2633267元及利息,某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某实业有限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监督情况及结果】江西省人民检察院向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理由是:1.二审判决某实业有限公司对装饰工程欠款负连带责任,违反了合同相对性原理,适用法律错误。

某大酒店有限公司与某实业有限公司公司签订租赁合同后,将承租房屋交由装饰公司装修施工,某实业有限公司并非该装修工程合同当事人,要求其对装修工程合同中的发包方拖欠的装修工程款承担连带责任,违反了合同相对性原理,适用法律错误。

2.二审法院认为某实业有限公司是涉案房屋装修的受益人,缺乏证据证明。

判断出租方是否从该装饰装修工程中受益,应当由双方合同当事人约定或者在租赁关系终结时,由双方对装饰装修残值进行评估,协商一致如何处置装饰装修物。

在本案诉讼时,双方并未对此协商一致。

因此,某实业有限公司是否能够从装饰装修残值中获得利益并不确定,二审法院认为该公司是房屋装修的受益人没有证据证明。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指令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再审本案。

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某实业有限公司与某大酒店有限公司之间形成的是房屋租赁的法律关系,而某大酒店有限公司和某装饰公司之间形成的是装修工程的法律关系,原审判决突破法律规定的合同相对性,要求房屋租赁关系中的出租方,对建设工程合同中的发包方拖欠的装修工程款承担连带责任,没有法律依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