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历程

论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引言:作为四大文学体裁的小说,在今天已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网络小说,奇幻小说等等的兴起,给小说带来了一片崭新的天地,然而随着新派小说的兴起,古典小说却逐渐被人们遗忘,而中国小说之发展历程,需要更多人们去关注。

对古代小说发展历程的研究,已经有很多大家下了苦功夫,其中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无疑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鲁迅先生以严谨的笔墨写出了中国古代小说曲折的发展趋势,本文也参考引用了鲁迅先生的很多观点,再加入自己一些独到的见解,希望以此来展现另一个方面的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

小说,作为四大文学体裁之一,它没有诗歌的高雅,没有散文的韵味,没有戏剧的复杂,然而它却以通俗易懂的故事情节赢得了广大读者的热爱。

究其原因,实在是与小说的本质大有关系。

“小说”一词来源于《庄子》,这种带有故事性的说理被庄子认为不可取,小说即小道理之意,事实上,这是小说的本意和本源。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环境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

这个人物往往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多数情况是作者心目中几个人的集合体,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小说的主体是故事,虚构性是它的本质,新奇是它的防腐剂,通过故事反应组综合创作思想是它继续发展下去的动力。

中国古代小说经过几千年曲折漫长的发展,才逐渐有了后来辉煌的成就,它比诗歌散文晚熟,略早于戏曲。

古代小说坎坷的发展,它强大的生命力终于使得它有了成就辉煌的那一天。

古代小说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分别叙述。

一、先秦两汉时期-------萌芽期古时,人类思想蒙昧,巫术盛行,神话鬼怪由此而生,开始了古代小说的萌芽。

中国神话自成体系,如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都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同时也表达出了一些简单的思想意识,已经初步具备了小说的基础要素。

如果说神话是人们迷信思想的产品,那寓言的产生则是人类的自主创作的杰作,相对于神话,寓言主要是用来说明事理的,用生动的故事来向人们说理,如刻舟求剑,揠苗助长等。

寓言短小精悍又富有讽刺力量,他夸张的写法,讽刺的艺术,均作为后世小说发展的营养而被汲取。

萌芽时期小说的高级形式,就是传记文学和野史,如《史记》,它改变了以往以编年体或国别体记叙史事的传统,而以人物为中心,通过人物的历史性的活动来说明历史。

就其对小说的影响而论,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外,还细致地描写妙趣横生的故事场面,惟妙惟肖地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

故事生动、人物逼真,富于戏剧性和小说意味,特别是其列传部分更是纯粹以突出人物性格为主,本纪里面如项羽本纪也把书中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脱出了历史的枯燥。

这种创作方式不仅为后来的小说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更重要的是为小说文体的形成直接提供了编写故事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经验。

二、魏晋南北朝--------童年期这个时期小说的发展走上了两条路,志怪和志人,志怪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志人以刘义庆《世说新语》为代表。

志怪小说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传承古代神话及思想,一方面是这一时期社会发展缓慢,战乱频繁,人们对生活充满恐惧紧张感,希望通过怪力乱神来缓解自己的压力和得到自己精神的寄托。

而志人小说则是在当时注重清谈的风气上形成的,这种被称为笔记体小说的个人创作,其实从根本上来说没有作者主观的创作因素,和志怪小说一样,两者都是单纯的搜集并记录听到的一些事,而没有自己进行再创作。

这个时期小说虽然已经被人们公认为一种文体,不再是小说家言那样的待遇,然而这个时候小说的发展却非常缓慢,童年时期的小说,只是一些文人搜集整理记录不属于自己创作的故事、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时期的小说也有一定的优点,就是他搜集的故事为以后的小说家创作提供了素材。

三、唐五代时期-----成熟期唐代是一个繁荣的时代,它创造出的不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为人们津津乐道,唐诗发展到了它的辉煌时期,散文也是登峰造极,在小说方面也是焕然一新,唐人开始了有意识的创作小说。

虽然粗涩然其中也不乏精品。

唐代小说的成就,在唐代传奇上集中体现。

《李娃传》《莺莺传》《柳毅传》《霍小玉传》等作品,无不看出作者已经是有意识的的在创作小说了。

这时候的小说,从结构上来说已经成为真正的小说了,从鬼怪奇人轶事转向了现实生活,使得小说更加具有吸引力,更加接近人们的生活,作者在创作时候就更能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内涵,小说家的创作空间得到了扩大,思想意识更加开阔。

唐代传奇也有他本身的缺陷,简单列举如下。

1、文言文小说文言文苦涩难懂,下层百姓难以理解,因此流通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2、篇幅短小,很多小说是一人一事,只不过是详细的叙述了一个身上发生的很多事情的结合,篇幅普遍短小。

3、虽有精品然不乏许多滥作,唐传奇中很大一部分故事千篇一律,很多小说看开篇就知道了结局。

四、宋元时期---发展转折期小说发展到宋代,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就是话本的产生。

从此,以文言短篇小说为主流的宋以前小说史,从宋代开始,逐渐转为以白话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同时文言短篇小说的沿着它的轨迹发展。

这样中国小说史自此由文言、白话两条线索交互发展,它们既有各自的特点,又相互吸收、相互渗透,在中国文学史上小说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地位也越来越高。

从文言短篇小说发展的这一条线来看,至宋,文言短篇小说大体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传记体,这是唐人小说的延续;二是笔记体短篇,它是童年期志人小说的演化;三是志怪体,这是童年期志怪小说的延续。

宋代传奇多写历史题材,总体成就不高,但也不乏散金碎玉之作,如奏醇的《谭意歌伟》等。

北宋初期,多记唐五代事,如孙光宽的北梦琐言;北宋中期以后,多记本朝事,如司马光的《涑水纪闻》;而南宋人则多记北宋旧年,如周辉的《清波杂志》等。

宋代的志怪小说,其成就还不如记历史琐闻的笔记,但也有几部颇有影响的作品,如洪迈的《夷坚志》、吴淑的《江淮异闻录》等。

宋人的文言短篇小说的成就虽不甚高,然数量与种类繁多,在小说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

而宋人对文言小说的最大贡献,在于编辑了一部卷帙浩繁的《太平广记》,北宋初年以前的许多文言短篇小说,多赖以保存下来。

金元时期的文言短篇小说,无论数量或质量都未超过宋代水平。

但发展线索未断。

从白话文小说发展历程看,白话小说无疑是在宋朝开始发端的,话本就是说书人的底本。

最初是以讲故事的形式流传,也就是一人讲,大家听,如此自然只能是白话文了。

今天我们经常听到说书的开篇就说“话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就是当时的情况。

话本是民间说话人的创作﹐既具有口头文学清新活泼的特色﹐又发扬了志怪传奇等古代小说的优良传统﹐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突出的成就。

宋代话本分两类,一类是讲故事。

多是短篇=,称为话本。

一类是讲史,篇幅较长,称为平话。

五、明清时期---高潮期明代是白话小说谎蓬勃发展的时代。

就白话短篇小说而言,明人从三个方面作出了贡献:一是加工润色宋代的话本,二是搜集整理话本小说集,三是创作了大量的拟话本。

而冯梦龙更是在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创作出了拟话本,两者合起来称为“三言””(《喻世明言》、《醒世通言》、《醒世恒言》)。

与之几乎同时期的凌蒙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相比,“三言”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内涵上都比“二拍”进步的多。

然“二拍”也有它的优点,一方面它是属于个人创作的拟话本,另一方面是它里面的抒情写景颇有新意,读来让人耳目一新。

明末清初,在“三言”、“二拍”的影响下,出现了拟话本创作热潮。

它们的思想与艺术性虽不及“三言”、“二拍”,也还有些作品值得一读,如“天然知叟”的《石点头》、李渔的《十二楼》等。

明代,是小说史上的伟大时代,那就是长篇小说的诞生。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又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从此,中国小说史以短篇小说为主转而进入到了以长篇小说为主的新时期。

虽然短篇文言、白话小说一直在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前进,并且时有佳作,时有高潮,但总体说来,其成就与规模则无法与长篇小说相比拟。

“四大奇书”在所属各类题材中独占鳌头:《三国演义》既是历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历史小说的典范;《水浒传》既是第一部全面描写农民起义的巨着,也是一部英雄传奇的典范。

它们各自开创了一个长篇小说的创作领域。

“四大奇书”的巨大成就深刻地影响着长篇小说的创作,以至形成了长篇小说创作的几个系列:《三国》系列、《水浒》系列,也影响着整个社会、影响着文化思想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这种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

清代把中国古代小说推向了最高潮,在短篇文言方面,蒲松龄《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的结晶。

它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

其中最为出彩的是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人与人之间最纯真的爱情故事。

同时书中的批判讽刺因素也占据很大比重。

《儒林外史》的问世,把讽刺小说推向了巅峰。

在此以前,虽不乏有讽刺的文章,然而却都是欲说还休,没有一部称得上是讽刺小说的样板。

而《儒林外史》,恰恰弥补了这一方面的不足。

它的创作,在“四大奇书”另辟了一条蹊径。

它直接影响了晚期谴责小说的发展,他的艺术成就,直到今天都还在为人们津津乐道。

与《儒林外史》不同,《红楼梦》的问世,有着更深远的影响和成就。

无论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是中国小说史和文学史上的巅峰,也是世界文学中的名着。

它的巨大成就,可视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现实主义创作艺术的光辉总结。

与以往的小说不一样,它在民间及士大夫间都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以致当时评论红楼蔚然成风。

更甚的是,因为两个文人对里面人物形象的观念有偏差而几乎反目,遂相约终生不对谈红楼梦而传为佳话。

可见其创作艺术性的深远宏大。

“红学”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是中国的骄傲、作为中国古典小说最杰出的作品,它当之无愧。

晚清基于社会现实,小说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

黑暗的社会现实加上求变图存的社会风气,小说中出现了很多新因素,体现了变革时期的特点,但总的说来,晚清小说比起明代和清初期都显得很薄弱。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以宋代为分水岭,宋以前,文言短篇小说缓慢发展。

宋代以后,文言、白话、短篇、长篇多线发展,交相辉映,迅速发展,并把中国古典小说推到了巅峰,使得中国古典小说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