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县东坝中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科目:地理年级:七年级教师:2016年3月七年级地理备课组新授课主备人顺序表七年级地理下册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课堂检测1、亚洲地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从东西半球来看,大部分在_________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大部分在_________半球。
2、亚洲占据了的大部,北邻,南邻,东邻。
3、亚洲北部约达,南部达,经度范围在和之间。
4、人们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______、、北亚、_________、_________6个地区。
中国位于,这一地区中还有(4个国家)5、亚洲面积约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洲,亚洲是世界上跨_________最广,_________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6、亚洲自北往南被、、三条特殊纬线穿过,所以亚洲跨越带、带、带,大部分属于带。
7、中亚的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
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8、比较填表9、连线西亚雅库特人以捕鱼为生,交通工具是船北亚贝都因人聚居在长屋里南亚达雅克人居住木屋,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东南亚孟加拉人居住帐篷,过游牧生活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日本》第1课时教学设计备课人:蒋明容集体研讨:蒋明容司小宁刘淑英授课时间:授课地点: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组成部分。
过程与方法1知道日本的地形、气候和海岸线曲折的特点。
2知道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了解地震和防震的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评价某区域自然环境的方法。
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多火山、地震的岛国2、培养学生的防震意识和能力难点:学生通过读图总结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
[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合作探讨、读图分析、点拨引导[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008年5月12日2点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地震造成6万多人死亡,无数房屋垮塌,伤亡惨重。
在我们周边的国家中,每年发生地震次数最多的是哪一个国家?二、教学引导及点拨我们今天要了解日本这个国家的自然环境特征,请想一想,描述一个国家的自然环境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方面)位置及领土组成学生活动:读图7.1“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和图7.2“日本的地形”,找出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城市及周围的海洋。
教师展示课件,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
周围的海洋:太平洋、日本海、濑户内海四大岛屿: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日本在我国的东面,与我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领土主要由四个大岛及其附近岛屿组成。
多火山、地震的岛国从图7.7“日本及附近地区的火山、地震带”中也可看出,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
展示关于日本火山、地震发生的图片,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日本有很多火山,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期间,能够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吗?在火山非活动期间,火山灰是肥沃土壤,利于农业生产,进行科学研究,开发旅游等。
当地震突然发生时,我们该怎么办?讨论在家、在校上课、在室外、在地下商场、在公共场所等地方的应急措施。
三、课堂小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日本的领土组成,周围的海洋及隔海相望的国家,知道日本是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为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板书设计】第一节日本位置、领土组成、地形多火山、地震四、当堂检测练习题训练1-10题五、作业设计完成课本第16页活动1.2.3题。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日本》第2课时教学设计备课人:蒋明容集体研讨:蒋明容司小宁刘淑英授课时间:授课地点: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探究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及水平。
2.了解中日贸易联系状况,记住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及重要城市和海港。
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助于理解我国“科教兴国”策略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难点: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合作探讨、读图分析、点拨引导[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设计[教学过程]复习回顾三、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日本的一些自然环境情况,知道了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日本的经济状况如何呢?本节课我们就进一步了解日本的经济。
二、教学引导及点拨日本按经济发展水平属于哪种国家?(发达国家)日本经济十分发达,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引导学生读材料,了解日本经济。
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1.日本的工业特点提问:同学们在其他方面应该知知道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战败国,那么,日本靠什么发展工业呢?主要工业特点是什么呢?展示课件:讨论以下问题日本进口哪些物资?日本出口哪些物资?日本工业特点。
日本从国外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依靠发达的科技和劳动力优势加工进口原料,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
课件展示:进口——加工——出口型工业2.日本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日本为什么能从二战战败国,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日本是依靠什么发展了本国经济呢?学生合作讨论,回答。
讲解:日本国土狭小,资源短缺,但是他们依靠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的优点,从国外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然后依靠本国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对原料进行加工,制成工业产品大量出口。
3.海外投资在赚钱上日本人很精明,在其他方面,也一样,现在假设你是一个日本人,你会如何解决以下问题?(1)我是日本化工企业的老总,企业效益不错,但环境污染严重,我将怎么办?(2)我是日本林业部负责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不允许随便砍树,但生产和生活需要大量木材,怎么解决这个问题?(3)我们日本人很喜欢吃鱼片,不仅本国需要量大,而且出口海外,但我们海域有限,怎么才能打到更多的鱼?(4)我是本田公司总裁,现在汽车原材料上涨厉害,我们公司怎么办?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扩大海外投资。
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欧洲、美国、东亚和东南亚,日本为什么会在国外建工厂?学生阅读课本P18,说出日本发展工业时面临的问题。
如劳动力价格提高,劳动力短缺;环境污染,土地紧张;内需减少,发展放缓。
4、学习了日本的经济,你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我国在经济发展上应向日本借鉴什么?东西方兼容的文化引导学生观看图片,感知日本在服饰、饮食、居住的特色,归纳日本文化特点。
总结:日本文化既有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是典型的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学生阅读课本P20,教师补充材料,了解中日文化交流。
三、课堂小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日本的工业与世界联系密切,工业高度发达,资源严重不足,所以必须依赖于世界,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工业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日本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依靠资金、技术加速海外投资。
日本文化具有东西方兼容的特点,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板书设计】二、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四、当堂检测练习题训练1-10题五、作业设计完成课本第18页活动补充填空。
课后反思: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二节《东南亚》第1课时教学设计备课人:蒋明容集体研讨:蒋明容司小宁刘淑英授课时间:授课地点: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问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了解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雨林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得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及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华人华侨对所在国的经济建设和我国的经济建没做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难点:东南亚十字路口的位置。
[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设计[教学过程]复习回顾一、导入新课诗歌方式引入:读陈毅赠缅甸友人的一首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
这首诗所描述的就是与我们国家山水相连的东南亚。
二、教学引导及点拨课件展示:图7.17“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明确东南亚的范围,主要国家和重要的地理位置。
教师引导: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之南而得名,北部与中国相连;我国有时称南海为南洋,故习惯上常把马来群岛称为南洋群岛。
重要的地理位置教师指图让学生说出:纬度位置(10°S~25°N),这就决定了东南亚主要位于热带。
海陆位置: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受海洋影响比较大。
交通位置:位于南北两个大洲(亚洲和大洋洲),东西两个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这种地理位置使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著名的马六甲海峡。
课件展示:图7.19“马六甲海峡的航线”,看图后请大家思考:日本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为什么?学生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日本从波斯湾进口石油,向西欧等国出口工业产品,都要途经该海峡,因此日本才会把马六甲海峡称为它的“海上生命线”。
东南亚主要位于热带地区,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密切。
课件展示,看图并思考:①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②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①从地区看,马来半岛的南部及马来群岛的大部位于赤道附近。
从国家看,印尼、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和菲律宾南部都位于赤道附近,这些国家和地区应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②从地区看,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的北部、菲律宾群岛的北部,纬度相对较高,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从国家看,主要是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等国。
而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课件展示:归纳出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归纳出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分析这种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课件展示:湿热气候条件下,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
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三、课堂小结结合板书,概括知识要点: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