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黑龙江省消毒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黑龙江省消毒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黑龙江省消毒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省消毒工作及消毒药械、医疗用品、卫生用品的卫生管理,防止疾病的传播,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以及《消毒管理办法》第八章第三十三条,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辖区内的消毒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军队、铁路、交通、民航等系统的主管机构对本系统的消毒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三条各级卫生防疫机构要设置消毒科,并根据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消毒技术规范,对辖区内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机构的消毒、疫源地消毒、预防性消毒、医疗卫生用品的消毒及消毒药械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管理。

军队、铁路、交通、民航等系统的卫生防疫机构承担本系统内消毒监测管理,并接受当地上一级卫生防疫机构的业务指导。

第四条省对生产消毒药剂、消毒器械和医疗用品、卫生用品实行卫生许可证制度。

对经销上述外省产品实行准销证制度。

凡生产上述产品并在全国范围内销售的,按卫生部《消毒药械和医疗卫生用品审批程序》办理。

凡在我省生产并销售上述产品的,按省卫生厅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条本细则适用于医疗、卫生、保健、消毒服务和从事未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行版的所有消毒药剂、消毒器械、医疗用品、卫生用品生产、经营、使用的单位和个人以及需要消毒的场所。

第二章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机构的消毒第六条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建立健全预防医院感染管理组织,配备专职消毒管理人员,消毒管理人员须经所在地卫生防疫机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预防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的职责范围:1. 建立消毒、隔离制度、制定医院控制感染规划,并组织实施。

对医疗、保健人员定期组织消毒技术培训与业务考核。

2. 负责本单位新建设施卫生学标准的审定,消毒设施管理及消毒监测和技术指导工作。

3. 审查本单位消毒药械和医疗卫生用品的订购,并组织对其消毒效果的考核。

4. 负责提出预防院内感染对策及发生院内感染的调查和上报工作。

5. 组织对本单位消毒工作的经常性检查,定期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工作情况。

第七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保健人员必须按规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对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

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

第八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临床使用实行逐级监督,监测和管理工作。

卫生防疫部门负责对使用单位购入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质量进行监督、监测,定期进行抽检,不合格的产品禁止使用。

第九条医疗、卫生、保健机构的科研、教学等单位必须使用已获得卫生部或省卫生厅批准发证(或准销证)的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卫生用品,并查验产品生产厂家、地址、证号,每一批号产品的检验合格证和消毒失效日期。

一次性使用的输液(血)器、一次性使用的无菌注射器,用后必须有专人收集登记,销毁处理,记录备案。

第十条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必须备有高压灭菌器,并设有专职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灭菌和检测。

检测时以指示菌或用指示管(卡、带)(获卫生部卫生许可证产品),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批(次)监测,并做好记录。

委托外单位灭菌者应有灭菌证明。

灭菌后超过一周(手术器械三天)不得继续使用。

高压灭菌器应定期检修,以保持性能良好。

第十一条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的手术室、产房、婴儿室、处置室、供应室、化验室、制剂室及烧伤病房等科室的室内空气、物体表现(医务人员白大衣)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室内应安装足够数量的紫外线灯管,(每十平方米安一只30W紫外线灯管)灯管辐射强度不低于《消毒技术规范》要求,不合格者及时更换。

第十二条传染病院、结核病院和综合性医院的传染科室,要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的要求进行消毒管理工作。

污水无论集中式或分散式处理,均要达到现行医院污水排放标准。

污物定期焚烧处理,不能焚烧的生活垃圾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运出。

第十三条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对消毒布局的新建、改建、扩建要经当地卫生防疫机构审查合格后方可施工、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个体诊所必须备具消毒卫生条件,并由所在地卫生防疫机构审查合格后,方可申领营业执照。

要定期杀灭媒介昆虫动物,达到消灭或控制不足为害的程度。

第三章疫源地消毒第十四条卫生防疫机构接到由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艾滋病报告后,要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疫区,同时要向上级卫生防疫部门报告,由地、市和当地卫生防疫机构共同查明传染源并彻底进行消毒处理。

第十五条卫生防疫机构接到乙类传染病的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脊髓灰质炎、白喉疫情报告后,应按时间要求,组织防疫人员进行消毒处理,对不能住院的病人,由基层卫生防疫人员指导病家消毒处理。

第四章预防性消毒第十六条来自疫区可能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皮毛、羽毛的收购、运输、加工部门和经国家允许经营的旧衣物商店的消毒,由卫生防疫机构负责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对每批货物的消毒均须监测,获消毒合格证方可出售。

第十七条托幼机构要设专人负责卫生消毒工作,制定出消毒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

对室内空气、餐具、水具、毛巾、玩具、便器、桌椅、睡床等定期进行消毒。

第十八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公共场所及生活饮用水的消毒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有关规定执行。

消毒监测管理机构提出消毒方法和监测消毒药械消毒效果。

第十九条涉及机场、口岸的检疫消毒工作,按《国境卫生检疫法》的规定进行。

消毒监测机构负责提出消毒方法和监测消毒药械消毒效果。

第二十条殡仪馆、火葬场和停放尸体的场所、运尸车、尸体接触过的物品和污水等,必须及时消毒处理。

停放尸体场所要做到无蚊、蝇、蚤、鼠等病媒昆虫动物。

第二十一条监狱、看守所、遣送站、工读学校等单位的犯人、收容审查及劳教人员居住的场所要定期进行消毒和灭虱工作。

第五章医疗卫生用品的消毒第二十二条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卫生用品生产企业必须取得省卫生厅"卫生许可证"后方可生产。

各地、市卫生防疫机构应定期对其产品进行监测。

对达不到卫生标准的产品不准出厂。

第二十三条生产消毒药械、医疗用品、卫生用品的产品小包装上应注明卫生许可证号、厂名、厂址、批号、有效期,医疗用品、卫生用品还应注明消毒方法、消毒日期,并附详细使用说明,介绍产品保存条件及使用注意事项。

第二十四条经营消毒药械、医疗用品、卫生用品的部门,应当按照产品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的规定,保存、运输。

不得销售无卫生许可证、厂名、厂址、批号、消毒标签及无效期或过期产品。

第六章监督管理第二十五条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消毒工作行使下列监督管理职权:(一)对执行《消毒管理办法》、《黑龙江省消毒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消毒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二)责令被监督单位或个人限期改进消毒工作。

(三)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消毒管理办法》、《黑龙江省消毒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六条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防疫机构内设立负责消毒管理工作的卫生监督员,执行卫生行政部门交付的消毒卫生监督任务。

消毒卫生监督员由省卫生厅聘任发给证件。

军队、铁路、交通、民航等系统的卫生主管机构,依照"消毒管理办法"可以在本系统内设立和聘任从事消毒卫生专业人员担任消毒卫生监督员。

消毒卫生监督员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卫生防疫机构提名,填写"消毒卫生监督员推荐表"一式二份,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审核签署意见报地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地、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加盖公章报省卫生厅。

以省卫生防疫机构培训考核合格,由省卫生厅审核后发消毒卫生监督员证、章。

消毒卫生监督员条件:1.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工作负责,秉公办事。

有一定政策水平。

2.具有医士以上技术职称,从事消毒工作三年以上,掌握消毒监督任务和有关法规,有独立工作能力的卫生专业人员。

第二十七条消毒卫生监督员执行下列任务:(一)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医疗保健单位的隔离消毒布局,进行图纸审查,监督实施和验收。

(二)监督检查消毒措施执行情况。

(三)进行现场调查(包括采集必须的标本、查阅、索取、复制必要的文字、图片、声像资料等),并写出调查报告。

(四)根据《消毒管理办法》、《黑龙江省消毒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对违法单位或个人提出处罚建议。

(五)执行卫生行政部门交付的任务。

消毒卫生监督员在执行任务时,应佩戴证章、出示证件。

被监督单位或个人不得拒绝、隐瞒。

对有关技术资料和所提供的情况消毒卫生监督员有保密责任。

第二十八条生产消毒药剂、消毒器械、医疗用品、卫生用品的企业必须按卫生部《消毒药械和医疗卫生用品审批程序》的规定,申请并获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办理营业执照。

卫生许可证不许涂改、伪造、转卖;仩业晚名、法人代表更换、厂址变动应到发证机关重新办理卫生许可证。

直接从事医疗用品、卫生用品的生产工人,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凡患有伤寒、痢疾、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等痢疾人员,治愈前不得从事该产品生产。

消毒药械由省卫生防疫机构监测管理;医疗用品、卫生用品由地、市卫生防疫机构监测管理:(一)凡经卫生部或外省省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发证的消毒药械,均由省卫生防疫机构监测,监测结果如达到申报卫生许可证时质量,由省卫生厅发给"准销证"(有效期一年)后,方可在省内销售使用。

各地、市卫生防疫机构要对其产品卫生质量进行抽测管理。

(二)凡经卫生部或外省省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发证的医疗用品、卫生用品,由地、市卫生防疫机构监测,监测合格后由地、市卫生行政部门发给"准销证"(有效期一年)后,方可在辖区经销使用。

(三)凡省无证产品一律不准许经销、使用。

第三十条经营、使用单位不得经销、使用无卫生许可证或准销证的消毒药械、医疗用品、卫生用品。

第三十一条省卫生厅设立消毒药剂、消毒器械、医疗卫生用品审评委员会,负责全省消毒药械、医疗卫生用品的审评工作。

第七章罚则第三十二条对违反《消毒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的单位或个人,根据问题的性质与情节,给予责令限期改正、罚款、吊销卫生许可证等处罚。

一、违反《消毒管理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给予限期改正使用。

1.预防院内感染的组织机构、卫生管理制度、隔离消毒常规不健全者。

2.消毒管理人员未经培训上岗者。

二、违反《消毒管理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处以罚100元~5000元。

1.造成医院内感染,导致疾病流行的,罚款3000-500 0元,对直接责任者罚款20元~50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