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苏少版八年级下册音乐课件 4欣赏 重整河山待后生京韵大鼓 共21张
苏少版八年级下册音乐课件 4欣赏 重整河山待后生京韵大鼓 共21张
言演唱
优雅委婉
教师小结:
我国的曲艺艺术源远流长,历史悠 久,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 分,在绚丽多姿的世界艺术长廊中独树 一帜,通过今天我们学习,了解了我国 代表性的曲艺音乐,希望同学们对我国 的曲艺音乐感兴趣,增强民族意识和爱 国主义情感!
苏州评弹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评指评话 只说不唱,弹指弹词,又说又唱。它产生并流行 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评 弹的历史悠久,清乾隆时期已颇流行。
苏州弹词通过说、噱 (xue)、弹、唱交代故事 情节,抒发人物感情。曲调优美流畅,富有江南 地方特色。伴奏乐器以小三弦、琵琶为主,有单 人、双人和多人等表演形式。用以吴语为中心的 方言演唱,并吸收吴地民歌的曲调,具有轻歌慢 捻、秀丽委婉的风格。苏州评弹已被列入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听音乐:
? 说说这段曲艺是属于 南方还是北方? ? 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京韵大鼓
京韵大鼓又称“京音大鼓”,形成于清 末,盛行于20世纪20年代。因演员演唱时 兼打檀板和皮鼓,且用北京语音演唱而得 名。其音乐清新流利,唱腔与伴奏融为一 体,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京、津地区,唱 腔属板腔体,伴奏乐器以三弦、四胡为主。 京韵大鼓名家有刘宝全、骆玉笙等。
曲 坛音韵
相声 以说为主的曲艺形式
还有以唱为主的曲艺形式,也有 又说又唱的。 所以人们把曲艺艺术称为说唱艺 术。
天津快板
曲艺曲种,天津快板是由天津时调演变而来, 句式灵活,几言皆可,但要求上下句对仗,尾 字押韵,,风格粗犷、明快。伴奏乐器:竹板 大三弦和扬琴等。是由群众自发创造并发展起 来的。这种快板完全以天津方言来表演,在形 式上采用了数来宝的数唱方式及快板书所用的 节子板,用三弦伴奏,别具一格。天津快板风 格粗纩、爽朗、明快、幽默,有着浓厚的生活 气息和地方风味。深受天津人的喜爱,也为其 他省市群众所喜爱。
读 歌 词 第 一 句:
千里 刀 光 影 字头 字腹 字尾归韵 咬字重,字正腔圆。
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是作家老舍创作的小说, 它以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前后的北京为背 景,展现了抗战八年来沦陷区广大的人 民血与泪交织的生活画面,揭露了日本 侵略者的血腥统治,描述了中国人民遭 受的苦难,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人民顽 强不屈,奋起抗日的精神。
《忆江南》和《重整河山待后生》比较苏州弹 词与京韵大鼓有何不同?
曲名
流 行地 区 方 言 曲 调 伴奏 风格
重整河山待后生 我国北方 用北京语 清新 鼓板 字正腔圆 京津地区 音演唱 流利 大三弦 刚劲洒脱 壮美豪放
忆江南
苏州及江 以吴语为 优美 琵琶 轻歌慢捻
Hale Waihona Puke 浙沪一带 中心的方 流畅 小三弦 秀丽委婉
杜小甦
作曲家,江苏省音乐家 协会理事,江苏演艺集 团创作中心主任。曾获 国家金钟奖、国家“五
个一工程奖”等多项国
家和省级奖项。主要作 品有:大型舞剧《早春 二月》音乐、歌曲《青 春与世界联网》、交响 序曲《戏魂》、二胡与 乐队《叙事曲:往事》、 评弹领唱与合唱《忆江 南》、弦乐四重奏《第 一弦乐四重奏》等。
《重整河山待后生》
《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的主题歌, 采用京韵大鼓的音乐素材写成。
? 此唱段用宫调式写成,全曲分两个乐段。第一乐段第1-20 小节,唱段起音高亢,第二小节“刀”字用最高音sol加强了 力度,使得词音搭配音境深远,充分表达了演唱者对敌人的 仇恨;另“恨”字的长腔也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忍无可忍之情; 其后“月圆之夜”“和平”等音腔的拓宽都表达了爱国的民 族精神。第二乐段为第21-42小节,从“一腔无声血”起, 到落腔,落音sol上,表现了无比眷恋的情感;最后的拖腔, 尤其是尾声处的甩腔,落宫音do上,稳定感极强,充分表现 了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人民的苦难,歌颂了中国人民为雪国 耻不怕流血牺牲、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骆玉笙
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艺 名“小彩舞”。在曲艺界德
高望重,曾任中国曲艺家协 会主席。她的演唱音域宽广、 音质浓郁、吐字清晰、韵味 醇厚,具有独特的风格,被 誉为“京韵泰斗”。代表作
有《剑阁闻铃》《丑未寅初》 等,著有《骆玉笙京韵大鼓 集》。1985年为电视剧 《四世同堂》的主题曲《重 整河山待后生》伴唱。
曲艺音乐
曲艺音乐泛指说唱音乐,主要是 通过说和唱的方式来讲述生活中 的事和物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
东汉说唱俑
南 弹北鼓
? 曲艺是最古老且是流行至今的一种艺 术形式,东汉说唱俑生动的再现了一 位正在说唱表演的古代艺人的形象, 曲艺经过漫长的历史传承,发展到今 天已有400种之多,长城内外,大江南 北,分布极广,在民间就流传着一句 话:南弹北鼓,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这两种不同的曲艺艺术!
《忆 江 南》
《忆江南》 是评弹音画《唐宋古韵忆江南》的开篇,曾
荣获首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金奖。
乐曲为带有前奏和尾声的三段体变奏。前奏用竖琴模 仿流水声,混声四部用 “啊”唱出两个深情如歌的乐句后, 紧跟笛子引奏,犹似渲染出江南一派春暖花开的水墨画。 紧接着女声吴语的独唱深情优美,在慢板的速度和后半段 配上女声伴唱的音乐中更透清丽秀美之感;在乐队间奏后, 乐曲进入第二个变奏,转为女声合唱,速度加快,欢乐的 情绪洋溢着江南儿女嫣然自得的生活情趣;此后由两小节 上行间奏拉宽旋律后再次进入独唱部分,但整个旋律上升 了一个高度,音乐极为深情。最后渐弱的尾声使人意犹未 尽。
忆江南
? 诗人白居易年轻时曾漫游江南,旅居苏 杭,在他67岁时,写下了3首忆江南,可见 他对江南情有独钟,江南胜景仍栩栩如生 地印在心中。《忆江南 江南好》仿佛呈现 出一个多姿多彩,色彩斑斓的春天,江花 因日出而格外红艳,江水在春光里更显清 澈,绿如蓝草,在春风中摇曳,记忆中的 江花,江水足以让他梦回千,足以让 他深深感叹:怎能不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