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文创卫工作报告

创文创卫工作报告

创文明县城建魅力***
***县城是***市除***区之外的最大县城,目前县城常住人口突破10万人。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县城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市民的文明素质,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品位等方面还与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有较大差距。

***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领导一到任,就把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提出以创建促发展、以创建促和谐,下大力气抓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将创建工作与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相结合,与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相结合。

通过三年多的努力,使***人民生活在一个天蓝、水碧、地绿、人和的和谐家园中。

先后赢得了全国县医院改革发展现场会、全省医改、全省新农村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全市精神文明建设、信访等十多个工作现场会在我县的召开。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势宣传,广泛动员,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一是充分利用《***通讯》、有线电视台、标语、彩铃、《双创动态》等宣传媒体,通过编发《工作简报》等形式,形成聚焦式,多层次的宣传格局,大力宣传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二是组织开展了有奖
征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专场文艺演出、万人签名和“大手牵小手,擦亮***”等主题教育活动;三是定制邮发了创建知识有奖问答明信片,编辑印发了《文明市民手册》、《市民卫生健康手册》等宣传资料,使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夯实文明创建的组织保障。

一是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总指挥,相关县级领导为副总指挥,60个部门单位领导为成员的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指挥部。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综合协调督查、宣传教育、市容市貌整治、爱国卫生工作、交通秩序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联合执法7个工作组,并将县城划分为12个责任区,156个机关单位分别归入相应的责任区开展联创共建活动,实行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制,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包抓领导分头抓,部门领导具体抓,干部携手共同抓”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是与各乡镇和县直有关责任单位分别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把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之中,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创建指挥部办公室、县考评办和县委、政府督查室,坚持经常性跟踪督查,形成了逐级夯任务、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三、突出重点,服务中心,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创建文明县城的中心任务,就是要为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活动中,我们突出抓好“四项整治”(交通秩序、环境卫生、市容市貌、乱修乱建),注重营造“六大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有效推动了全县经济大繁荣,社会事业大发展。

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9亿元,同比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8亿元,同比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8亿元,同比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9亿元,同比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24元,同比增长14.3%;农民人均纯收入4670元, 同比增长13%。

四、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在文明创建中不断改善和保障民生
一是着力破解“五难”(吃水难、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就业难)问题,特别是医改工作,全国、省、市先后在我县召开现场会学习推广***医改经验;二是不断提升文化事业的影响力,大力挖掘特色文化资源,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三是开展文明系列创建活动,培育文明细胞,优化社会风气。

三年多来,我们的创建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市级
主管部门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

回顾几年来的创建活动之所以能把昔日***县城的“脏乱差”变成如今的“美如画”,主要在于我们把创建工作定位在“为民创建,利民惠民”的目标上,通过创建使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城市品位显著提升,市民素质极大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和幸福指数连年提升。

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必须把加强领导作为创建工作的根本保证。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明县城创建工作,把创建工作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落实。

坚持把创建文明县城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整个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龙头”来抓,进一步完善了精神文明的评选、考核、奖励机制,把文明县城创建成效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从而使创建工作呈现出党政加强领导、各方齐抓共建、群众积极参与的喜人局面。

——必须把加大投入作为创建工作的基础。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骨架”,是文明城市的物质支撑。

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坚持城乡规划“一盘棋”、建设同步走的思路,县上先后投资13.3亿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下大力气解决了一批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水气暖路等市政配套设施,提高了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和承载力。

——必须把改善民生作为创建工作的落脚点。

人民群众是创建活动的参与者、实践者,又是创建成果最直接的受益者。

在整个创建过程中,我县不搞“花架子”,始终坚持把解决事关人民群从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作为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民生领域的重大建设项目和惠民实事,让老百姓从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共享创建活动的成果,从而使创建工作得到社会和群众的广泛支持拥护。

文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创建文明县城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新的起点,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县区的先进经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筹城乡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建设“红都***,魅力新***”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