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应急预案

项目应急预案

南通市S223金西桥和S335 圩亭河桥项目应急预案编制:陆春审核:施红星南通市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南通市S223金西桥和S335圩亭河桥维修加固工程项目经理部目录一、项目综合应急预案 (1)二、高处坠落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4)三、机械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7)四、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0)五、触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3)六、交通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8)一、项目综合应急预案1 目的为确保老桥拆除施工顺利完成,确实保障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提高快速反应和协调能力,加强突发事故应急抢救措施,结合本项目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江苏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与城乡建设部2018年第37号令业主对本工程交通及安全方面的相关要求3 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S223金西桥和S335圩亭河桥维修改造工程范围内所产生的突发状况。

4 工作原则工作原则:应急急救中,优先抢救生命。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组织原则:建立以项目现场施工安全生产委员会总体管理,项目部统一协调、施工队伍为实施核心、相关专业救援力量为支撑的应急救援机制。

5 预案体系本项目应急层面的应急响应分为两层次,为项目部应急层面、各施工承包商层面。

本项目部负责根据组织机构和工程内容特点,制定了项目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包括:1、本项目综合应急预案;2、高处坠落事故专项应急预案;3、机械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4、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5、触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6、交通事故专项应急预案7.1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主要包括着高处坠落、坍塌、触电、交通事故等。

7.3 突发事件分级各类突发事件一般分为两级:公司级、项目级。

突发事件共分为两个响应级别:公司级、项目级。

7.3.1 Ⅰ、Ⅱ、Ⅲ级应急的事故(事件)Ⅰ级响应、Ⅱ级响应、Ⅲ级响应由公司定义。

7.3.2 Ⅳ级(项目部)的事故(事件)1)预计直接经济1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生产现场坍塌等事故;2)造成轻伤以下事故(事件),一般未遂事件,或者亟需救援处置的安全生产事件;暴雨(雪)恶性天气引发的紧急情况等。

3)灾害性天气达到二级、一级时,项目部需要启动的事件。

8 组织机构与职责8.1 应急组织体系项目部建立完善项目应急指挥中心、项目应急办公室;施工单位有内部应急指挥部、应急办公室,一层管控一层,做到应急体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8.2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项目部建立自上而下的成立应急指挥部,下设应急办公室,总指挥由项目经理担任,副总指挥由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施工经理担任,施工单位施工负责人、项目部安全员为成员。

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体系管理,负责项目部级应急预案启动时的应急指挥。

负责与上级应急指挥部的工作汇报、接口。

9 预防与预警9.1 危险源监控项目部应定期组织项目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对现场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方面进行危险因素辨识,及时发现危险源,并发布将结果进行纸面公布,通过作业指导文件、完善应急预案制度,加强日常的监控做好防范工作。

9.2 信息报告与处置施工单位发生各类突发事件后,责任单位应立即(最迟不超过1小时)上报项目部。

项目部应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最迟不超过1小时)报告公司。

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伤亡情况、单位、时间、地点、事件性质、直接经济损失、已采取的措施等。

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10 应急响应10.1 分级响应发生Ⅳ级响应(项目级)时,项目部应立即启动项目部应急救援预案,并将相关情况即时报告上级单位。

10.2 应急结束应急突发事件宣布启动后,当指挥部判断突发事件得到控制,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解除或控制,环境符合标准,应急指挥部可以宣布应急活动结束,应急结束后的相关事项应和突发事件情况向上级一单位报告。

11 信息发布预警或者急救过程中,为现场及时急救,针对不同响应级别,应急指挥部可以发布应急信息。

应急完成后,要对应急信息进行调查核实,经上一级别应急指挥部核实后,方能发布,严禁未经调查、核实,个人或者下级组织主观猜测,不做调查而任意发布事件信息。

12 后期处置应急处置后,应急指挥部向上一级应急部门报告事故情况;要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应急情况介绍、原因分析、损失统计、应急结束、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对应急预案的评价和改进方面的后期处置要求,涉及上一级预案的,应向上级单位提交应急经验报告。

13 应急保障项目部应明确专项应急预案中的应急队伍、应急物资装备、通信与信息方面的应急资源和保障措施。

项目部要在日常和业主单位、监理单位做好应急工作接口,建立应急联动机制。

14 培训项目部每年组织针对专项预案,组织培训活动。

15 应急物资各预案归口管理部门应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物资,并做好日常维护和检查,具备随时投入使用的条件。

二、高处坠落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措施1.1 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接受高处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特种高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上岗前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签字交底,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应按规定进行相关的安全技术签字交底。

1.2 高处作业前,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签字后作业。

临时拆除和变动安全设施的,经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实施。

1.3 卸料平台按相关规定编制施工方案,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作业,架体保持稳固,不得与施工脚手架连接。

作业平台上严禁超载。

1.4 模板工程:施工单位应按相关规定编制施工方案,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作业,模板工程在绑扎钢筋、粉刷模板、支拆模板的应保持作业人员有可靠立足点,作业面应按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模板及其撑体系统的施工荷载应均匀堆置,并不得超过设计计算要求。

1.5 脚手架按相关的规定编制施工方案,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作业。

作业层脚手架的脚手板铺设严密,下部用安全平网兜底。

脚手架外侧采用密目式作全封闭(吸收塔采用安全立网,以防火),不得留有空隙。

密目式安全网应可靠固定在架体上。

作业层脚手板与建筑物之间的空隙大于15cm的,应作全封闭,防止人员和物体坠落。

作业人员上下应有专用通道,不得攀爬架体。

2 管理内容与要求2.1 应急组织及职责2.1.1 高处坠落应急指挥部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施工经理、各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成员:项目部各专业工程师、安全专责、施工单位施工经理、专职安全员等相关人员组成。

应急指挥部职责:1)协调、组织三个应急小组,有序开展应急工作;2)做好与业主单位的应急工作接口、协调;3)初步原因调查。

4)做好事故情况及时报告。

5)协调好外部救援力量。

6)保护现场,为事故调查做好现场保护。

2.1.2 应急小组及职责应急行动组织由现场处置组、警戒综合组组成。

现场处置组:负责高处坠落现场处置、现场急救、抢救;警戒保卫组:负责现场警戒和保护现场工作。

综合稳定组:负责受伤害人员家属的稳定工作;后勤相关工作。

3 信息报告8.1 现场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无论轻伤、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无论责任事故或者非责任事故(地震等自然灾害),施工单位均应立即内报告项目部,项目部应在1小时内口头报告上级单位。

报告的内容包括:事件初步原因、损失程度、应急急救情况。

4 应急响应4.1 响应分级项目部负责项目部层面的应急响应;施工单位负负责施工单位层面的应急响应。

4.2 响应程序1)现场一旦发生人身事故,施工单位即启动本单位预案/现场处置方案,项目部接到应急报告后,若为多人轻伤、重伤及以上事故,应立即启动项目部层面的预案。

2)现场发生人身事故时,若无法确定重伤和轻伤的,应按照重伤事故进行应急响应和处置。

3)应急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上级单位应急办公室报告。

4.3 应急处置4.3.1 先期处置,施工单位单位为现场处置主体,要按照救人第一原则。

4.3.2 应急指挥部:1)协调、组织三个应急小组,有序开展应急工作。

2)做好与业主单位的应急工作接口、协调;3)做好事故情况及时报告。

4)协调好外部救援力量,准确掌握医疗诊断情况。

5)保护现场,为事故调查做好现场保护。

4.3.3 现场处置组:1)判断伤害情况,根据情况及时开展急救工作。

立即调用车辆,有经过培训的人员,搬运车内,及时运送到医院。

2)休克等情况,和医疗组一道,开展急救。

3)立即进行报告。

4.3.4 警戒医疗组:1)负责受伤人员的急救;2)负责现场警戒和医疗服务。

2)联系业主单位的医疗服务支持,并做好引导工作。

4.3.5 综合组:1)负责现场综合事务,协助指挥部做好综合后勤工作等。

2)做好施工人员、家属的稳定工作;3)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4.4 应急结束1)人身伤害事故得到医疗救助,方可宣布应急预案结束。

2)应急预案结束后,应急指挥机构应相关资料移交事故调查小组。

5 后期处理5.1 应急结束后,应急预案应急领导机构,应召开一次专题会,将后期处置、现场恢复、事故调查等方面,对预案进行评价、改进。

6 应急管理6.1项目部应编制人身伤害事故应急联系用电话表、附近医院联系方式、路线等,当人员变动时,应及时更新,并传递到相关方。

6.2项目部级的应急指挥中心必须配备的应急设备、物资:6.3 应急人员的手机必须保持畅通,并随身携带。

三、机械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预防机械设备事故措施1、严格吊装作业指导文件、塔吊安装、拆除作业文件,规范编审批。

2、坚持持证上岗制度,起重机械的操作、指挥等特殊作业人员必须由经过具有相应资质的机关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的人员担任。

3、履带式起重机、汽车起重机、混凝土运输车、装载机、挖掘机、混凝土拖泵、混凝土搅拌楼等大型机械设备项目工地间的转移,同样必须办理调拨手续,指定专人负责,制定具体的装卸措施和封车措施,并与运输单位签定运输协议,分清责任,确保装卸和运输全过程的安全。

4、落实机械管理责任,项目经理、施工员、机械管理员、班组长、作业人员、起重司机、起重工、司索工、专职安全员,各负其责,做到检查、整改、验证闭环管理。

5、做好机械维修保养工作,确保接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禁止机械设备带病运行。

6、加强操作和起重作业监护,起重作业必须严格按照操作、使用、维护规程。

7、日常加强机械设备事故的学习,做好讨论,警钟长鸣,做好相关的防范工作。

8、起重机械安全保护装置定期检查制度,各起重司机必须每天例行检查,使用单位每周组织一次检查,每月做一次专业检查,发现问题,落实到人,限期整改,并认真做好整改记录。

9、做好土石方机械和混凝土机械的管理,确保其使用、维护、保养符合规程,将维护、保养的责任落实到人。

2 机械设备事件分级2.1 一级的机械事故1)造成预计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机械事故;多人轻伤、重伤或以上人身事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