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经济指标

常见经济指标


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 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低于 40%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额÷消费支出总额)×100%
除食物支出外.衣着、住房、日用必需品等的支出,也同样在不断增长 的家庭收入或总支出中所占比重上升一段时期后,呈递减趋势。
2015/12/8
7. PMI=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 采购经理指数 它是一个综合指数,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由五个扩散指数即新订单 指数(简称订单)、生产指数(简称生产)、从业人员指数(简称雇员)、供应 商配送时间指数(简称配送)、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简称存货)加权而成。 PMI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PMI=订单×30%+生产×25% +雇员×20%+配送×15%+存货×10% 采购经理人指数是以百分比来表示, 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 即当指数高于50%时,被解释为经济
通货膨胀: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
奥肯定率:p169
2015/12/8
6. PPI : Producer Price Index,生产者物价指数
衡量制造商出厂价 的平均变化的指数。
如果生产物价指数比预期数值高时,表明有通货膨胀的风险。如果生产物 价指数比预期数值低时,则表明有通货紧缩的风险。
2015/12/8
1.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 国内生产总值
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 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
GDP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 GDP的核算方式:GDP =C+I+G+(X-M)
2015/12/8
2. 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
国民生产总值
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 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 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一个国 家常住机构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 造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在初 次分配过程中主要分配给这个国家 的常住机构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 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 给该国的非常住机构单位。
扩张的讯号。当指数低于50%,
尤其是非常接近40%时,则有经济萧条的忧虑。
2015/12/8
同时,国外生产单位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 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机构单位。从而产生了国民生产总值概念,它等于国 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劳动报酬和财产收入减去支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 和财产收入。 GNP是与所谓的国民原则联系在一起的。
2015/12/8
3.恩格尔系数
衡量生活水平高低
CPI的计算公式是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 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2015/12/8
假如一个经济体的消费价格指数从 去年的100增加到今年的112,那么 这一时期的通货膨胀率就为 T=(112—100)/100×100%=12%, 就是说通货膨胀率为12%,表现为物 价上涨12%。
常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名 称及其数值。经济现象的 名称用经济范畴表述,经 济范畴的数量方面则通过 数值反映。例如,社会总 产品和国民收入是经济范 畴,表现这些经济范畴数 量方面的名称及其数值
"社会总产值××亿元"、"国民收入××亿元"就是经济指标。经济指 标在反映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数量表现时,是以理论经济学所确定 的经济范畴的涵义为依据。
2015/12/8
4. 基尼系数
衡量收入分配差异
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 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 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基尼系数,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低于0.2 0.2-0.3 0.3-0.4 0.4-0.5 0.5以上
2015/12/8
生产者物价指数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 种商品在不同的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 形。 一般而言,商品的生产分为三个阶段: 一、原始阶段:商品尚未做任何的加工; 二、中间阶段:商品尚需作进一步的加 工; 三、完成阶段:商品至此不再做任何加 工手续。 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 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 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 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 核算的重要依据。
收入绝对平均 收入比较平均 收入相对合理 收入差距较大 收入差距悬殊
2015/12/8
5. 居民消费指数(CPI=Consumer Price Index )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
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也是一种度量通货膨 胀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
包括:食品酒和饮品、住宅、衣着、教育和通讯、交通、医药健康、娱 乐、其他商品及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