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员测评与选拔 判断题库 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资料讲解

人员测评与选拔 判断题库 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资料讲解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察举是以真实言行及长期的观察为依据,故它对素质的测评比较实事求是,确实可信。

(√)2.心理测验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被试者的众多信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3.中心测评具有较高的预测效度,目前在应用方面呈现增长趋势。

(√)4.评价中心的价值在于它比其他人事测量方法更能准确预测员工未来工作绩效。

(√)5.培训的过程,对评价中心的效果影响不大,但督导这一角色在整个过程中非常重要。

(×)改正:效果影响大6.文件筐测验在评价中心中运用的较少,因为它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

(×)改正:是评价中心技术中应用的最多的一种情境模拟测试手段。

7.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在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与劳动者的自身发展。

(√)8.PDCA管理循环中,“P”是代表“参与人员”的意思。

(×)改正:计划9.“洋葱模型”和“冰山模型”有着本质的区别。

(×)10.在“冰山模型中”潜藏在水下的深层部分是不易改变的胜任特征。

(√)11.正式组织是由个人魅力形成自然领袖的。

(×)改正:组织权力12.为组织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被称为战略性计划。

(√)13.职能型组织结构是分权型组织结构。

(×)14.认为领导者的品质基本上是天生的,与后天的培养,训练和实践无关属于传统领导特质理论。

(√)15.强制分布法是绩效考核的方法之一。

(√)16.企业工资支付能力是影响员工个人薪酬水平的因素。

(×)改正:整体17.客观测评与主观测评主要是依据人员测评的手段和方法来说的。

(√)18.对于具有隐性特征的素质,其测评是不可行的。

(×)改正:可行19.实施人员素质测评需要选用信度和效度的工具。

(√)20.心理测验起源于哲学中个别差并研究的需要。

(×)改正:心理测验起源于十九世纪下半叶关于个别差异的研究和实验心理学的兴起21.工作描述包括工作名称、工作目的、工作环境以及任职资格。

(×)改正:任职资格(不含)22.1916年出版的“斯坦福—比内量表”首次使用了智力商数的概念。

(√)23.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是由麦克利兰提出的。

(×)改正:洋葱模型是由博亚特兹提出。

24.主管人员分析法容易产生测评偏差,通过将主管人员分析法与工作日志法相结合的方法,有效消除这种偏差。

(√)25.观察分析法比较适合于短时期隐蔽的心理素质分析,比较简单、不断重复又容易观察的工作的分析。

(×)改正:外显行为特征的分析26.观察分析法能够快速全面地从员工那里获取信息。

(×)改正:问卷调查法27.人员素质测评,是指对16岁以上的个体测评。

(×)改正:16岁以上具有正常劳动能力个体素质的测评28.晋升测评一般属效标参照性测评。

(×)改正:常模参照性测评29.人员录用与招聘属常模参照性测评。

(√)30.述职,小结与访谈属常模参照性测评。

(×)改正:无目标测评31.朱熹,许衡等人是持人才不可测之观点的。

(×)改正:可测32.卡特尔是编制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的人。

(×)改正:比奈33.鉴定功能指采用一定的测评技术和方法对被测评者相应要素进行客观的评价,发现测评对象在哪些方面为优,哪些方面为良,哪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用来帮助被测评者做出相应的改进。

(×)改正:诊断功能34.针对于员工的测评重点,不仅在于能力,也在于心态。

(√)35.1927年,第一个职业兴趣测验——斯特朗男性职业兴趣量表出版。

(√) 36.行为理论的代表研究有“工作为中心,员工为中心”理论、方格研究理论等。

(√)37.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人员素质测评与选拔共经历了5各阶段:引进阶段、停滞阶段、复苏阶段、发展阶段和繁荣阶段。

(×)改正:发展阶段(没有)38.从测验的具体对象可将心理测验分为成就测验、智力测验、性向测验、态度测验、性格测验和品行测验等六种形式。

(√)39.权变理论又称情景理论,主要的权变理论有费德勒模型和路径---目标理论。

(√)40.质与量的统一是维度。

(×)改正:不是,是度41.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身质的数量界限,是事物的量所能容纳的质的活动范围。

(×)改正:事物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42.人员素质测评可使测评者对不同个体素质的心理感觉差异反映在数量差异上,进而综合反映个体素质的差异和水平。

(√)43.类别量化和模糊量化都是二次量化。

(√)44.标准分数是一种等距量化。

(×)改正:比例量化45.当量量化是一种主观量化形式。

(√)46.广义量化是指既能描述事物数量差异,又能描述与区别事物性质差异的量的方式和方法。

(×)改正:广义量47.因素分析的很多方面可以看成是回归分析的逻辑推广。

(√)48.各个变量值与算数平均数的离差平方之和为最小值。

(√)49.各个变量值与其算数平均数的利差之和等于0.(√)50.非曲直定量变量与定性变量之间是可以转化的(√)51.在聚类分析前的数据标准化,若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则采用极差标准化。

(×)改正:标准差标准化52.明考斯及距离没有考虑到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53.主观综合测评时没有具体的标准和规定,由测评者根据自己平时的观测与印象对被测评者进行多方位评定的一种方法。

(√)54.综合测评量化的数学模型(一)只适用于测评因素只有一个层次的时候。

(√)55.间隔尺度变量没有明确的数量大小概念,只有次序的概念。

(×)改正:有序尺度变量56.类别量化的每个测评对象可以属于两个以上的类别。

(×)改正:仅属于一个57.质是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外在规定性。

(×)改正:内在规定性58.人员测评与选拔的过程即广义量化方法进行人员素质测评与选拔的过程。

(√)59.物理测量以物量物,具体可行,而测评与选拔是以主观度无形,以观念评抽象,不可操作。

(√)60.在测评与选拔标准体系中,纵向结构注重测评素质的明确性、独立性、完备性。

(×)改正:横向结构61.个性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结果,会形成一定的工作绩效。

(√)62.在测评与选拔标准体系中,一般根据测评目的来规定测评目标,在测评目标下设测评指标。

(×)改正:不是测评目标,是测评内容63.不同的测评目的决定着不同的测评目标,但相同的测评目的却不一定有相同的测评目标。

(√)64.标度就是对标准的外在形式的划分。

(√)65.测评指标可以没有测评标度,也可以将测评标志与测评标度合二为一。

(√)66.效标参照性标准体系与测评客体紧密相关。

(×)改正:常模参照性指标67.测评指标即测评要素(√)68.在为每个指标确定测评标度时,尽可能用数量化形式表示。

(√)69.以“1”、“2”、“3”、“4”等表示的刻度形式表示的是数量式标度。

(×)改正:不是70.对于人员测评的要素指标要确保标准、直观、有效、明确,避免重复或漏缺现象的发生。

(√)71.出勤率犯错误的次数等属于客观性测评指标。

(√)72.德尔菲法不能避免权威职务等对确定权重的干扰。

(×)改正:能避免73.在分配权重时各个测评指标的权数和应为1或100,这是说明了权重分配的合理性。

(×)改正:要根据测评对象的实际情况而定74.横向加权的目的是使不同的测评客体在同一测评指标上的得分可以比较。

(√)75.人员素质测评的指标体系解决的是人员素质测评中测什么的问题。

(√)76.人员素质测评是不可以量化的。

(×)改正:可量化77.二次量化的对象一般是那些具有明显的数量关系,一次量化的对象一般不具有明显的数量关系(×)改正:二次量化的对象一般是那些不具有明显的数量关系,一次量化的对象一般具有明显的数量关系78.非曲直定量变量与定性变量之间不是不可以转化的。

(√)79.在聚类分析中有的距离并不满足公理(iV),从广义的角度上仍认为它是距离。

(√)80.反映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时,则应以素质结构指标为主,绩效指标为辅。

(×)改正:绩效指标;素质结构指标顺序反了81.测评与选拔标准体系的建立,必须要求以一定的客体为对象。

(√)82.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品质的各个方面在每个人的身上是任意堆积的,因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

(×)改正:不是任意堆积的,而是一个依据一定结构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83.瑞文推理测验的特点是不以年龄量表的形式,而以分测验的形式来组合测验,它所测的一般智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

(×)改正:不是瑞文推理测验而是韦氏量表84.彩色推理测验CPS适用于5岁以下的儿童和智力落后者。

(√)85.第一个职业兴趣量表是1927年斯特朗编制的斯特朗职业兴趣表。

(√)86.面试中,主考官的注意力应放在发问上,而不是考生的体态上语上。

(×)改正:还应该观察面试者的非语言行为87.评价中心是一种重要的测评单位。

(×)改正:不是单位,是方式88.情景设计的典型性要求选择未来任职工作中最主要、最关键的内容,且要原原本本地从工作中节选一段。

(×)改正:不是原原本本节选,而是将多种主要的、关键的情形归纳、概括、集中在一起89.评价中心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并不高,只要事先经过简单培训便可上岗。

(√)90.评价中心的非正式化主要体现在测评过程的非正式化和测评结果信息整合的非正式化。

(√)91.履历分析对申请人今后的工作表现有一定的预测结果,个体的过去总是能从某种程度上表明他的未来。

(√)92.传记式项目检核记录表设计的依据是目前的素质与工作绩效及过去各种环境中的行为是毫无联系的。

(×)改正:不是毫无联系而是相联系的93.面试所依据的测评信息的来源与获得具有表面性和短暂性。

(√)94.人的外显行为并不受制于内在的素质,具有独立性。

(×)改正:受制于95.观察测定量表无法测评隐蔽的或暂时不能表现的潜能。

(√)96.履历的效度系数并不是稳定的,它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高。

(×)改正:高——低97.首先倡导测验的是英国生物学家卡特尔,他提出有必要测量人的差异及特性和有关智力测量等观点。

(×)改正:卡特尔——高尔顿98.正式提出心理测验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高尔顿,他编制了许多测验,如反应时测验和记忆力测验。

(×)改正:高尔顿——卡特尔99.在心理测验的成熟时期,测验的内容大都限于感觉,运动,力量和反应速度等的测量,属于简单身体素质测量。

(×)改正:成熟时期——萌芽时期100.在心理测验的昌盛时期,测验的形式由个体扩展为团体;测验的客体由儿童扩展为成人;测验的表现形式由文字扩展到图形、操作等非文字的智力测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