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3春季高考理综全国卷

2003春季高考理综全国卷

动脉 静脉 相对含量O 2 CO 2 葡萄糖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 卷(选择题共20题 每题6分共120分)注意事项: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本卷共20题,每题6分,共120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Cu 641.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光能的吸收发生在叶绿体的A .内膜上B .基质中C .片层膜上D .各部位上2.在某一时刻测定一器官的动脉和静脉血液内三种物质的含量,其相对数值如图所示,该器官是A .肺B .脑C .肌肉D .小肠3.蛋白质代谢是在多种酶的参与下完成的,使肽键断裂的酶是A .呼吸酶B .蛋白酶C .转氨酶D .脱氨基酶4.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正确的预测是A.父亲色盲,则女儿一定是色盲B.母亲色盲,则儿子一定是色盲C.祖父母都色盲,则孙子一定是色盲D.外祖父母都色盲,则外孙女一定是色盲5.以单位面积计,热带雨林中残枝落叶较温带森林的多,土壤中有机物的积累量一般是A.热带雨林小于温带森林B.热带雨林大于温带森林C.热带雨林等于温带森林D.热带雨林与温带森林无法比较6.从石油分馏得到的固体石蜡,用氯气漂白后,燃烧时会产生含氯元素的气体,这是由于石蜡在漂白时与氯气发生过A.加成反应B.取代反应C.聚合反应D.催化裂化反应7.某些不合格的建筑装饰材料,会缓慢释放出浓度过高、影响健康的气体,这些气体最常见的是A.二氧化氮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甲苯等有机物蒸气和甲醛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非金属元素R所形成的含氧酸盐(Ma RO b)中的R元素必定呈现正价B.只有非金属能形成含氧酸或含氧酸盐C.除稀有气体外的非金属元素都能生成不同价态的含氧酸D.非金属的最高价含氧酸都具有强氧化性9.家用炒菜铁锅用水清洗放置后,出现红棕色的锈斑,在此变化过程中不发生的化学反应是A.4Fe(OH)2+2H2O+O2=4Fe(OH)3↓B.2Fe+2H2O+O2=2Fe(OH)2↓C.2H2O+O2+4e=4OH-D.Fe-3e=Fe3+10.以下是几种酸碱指示剂变色的pH范围:①甲基橙3.1~4.4 ②甲基红4.4~6.2 ③酚酞8.2~10,现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浓度相近的甲酸时,上述指示剂A.都可以用B.只能用③C.可以用①或②D.可以用②或③x/10-3m t/s 11.短周期的三种元素分别为X 、Y 和Z ,已知X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 元素原子的M 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K 层和L 层电子总数的一半,Z 元素原子的L 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比Y 元素原子的L 电子层上电子数少2个,则这三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不可能是A .X 2YZ 4B .XYZ 3C .X 3YZ 4D .X 4Y 2Z 712.反应:A (气)+3B (气)2C (气)+Q 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和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 .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 .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 .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13.下列各组物质中各有两组份,两组份各取1摩尔,在足量氧气中燃烧,两者耗氧量不相同的是A .乙烯和乙醇B .乙炔和乙醛C .乙烷和乙酸甲酯D .乙醇和乙酸14.有机物甲的分子式为C9H18O12,在酸性条件下甲水解为乙和丙两种有机物,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同质量的乙和丙的蒸气所占体积相同,则甲的可能结构有A .8种B .14种C .16种D .18种15.右图表示一简谐横波波源的振动图象。

根据图象可确定该波的A .波长,波速B .周期,波速C .波长,振幅D .周期,振幅16.在滑冰场上,甲、乙两小孩分别坐在滑冰板上,原来静止不动,在相互猛推一下后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

假定两板与冰面间的摩擦因数相同。

已知甲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乙远,这是由于A .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力小于乙推甲的力B .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时间小于乙推甲的时间C .在刚分开时,甲的初速度大于乙的初速度D .在分开后,甲的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的加速度的大小17.下面是一核反应方程XHeHH+→+423121用c表示光速,则A.X是质子,核反应放出的能量等于质子质量乘c2B.X是中子,核反应放出的能量等于质子质量乘c2C.X是质子,核反应放出的能量等于氘核与氚核的质量和减去氦核与质子的质量和,再乘c2D.X是中子,核反应放出的能量等于氘核与氚核的质量和减去氦核与中子的质量和,再乘c218.一根粗细均匀长1.0m的直玻璃管,上端封闭,下端开口,将它竖直地缓慢插入深水池中,直到管内水面距管上端0.50m为止。

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重力加速度为10m/s2,1.0×105Pa,则这时管内、外水面的高度差为A.9m B.9.5m C.10m D.10.5m19.如图所示,一玻璃棱镜的横截面是等腰△abc,其中ac面是镀银的。

现有一光线垂直于ab面入射,在棱镜内经过两次反射后垂直于bc面射出。

则A.∠a=30°,∠b=75°B.∠a=32°,∠b=74°C.∠a=34°,∠b=73°D.∠a=36°,∠b=72°20.在地球(看作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上空有许多同步卫星,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的质量可能不同B.它们的速度可能不同C.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可能不同D.它们离地心的距离可能不同第II卷(非选择题共180分)注意事项: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中(除题目有特殊规定外)。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本卷共10道题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12 N 14 O 16 Cu 64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探究光的有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请你依据所给材料和用品设计出实验的方法步骤,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

材料和用品:数量充足的铺有滤纸的培养皿、无菌水、表面消毒过的种子等方法步骤:①②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①②③22.(10分)假设水稻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

现有纯合的抗病高秆水稻和感病矮秆水稻。

为了在较短的年限内培育出稳定遗传的抗病矮秆水稻,可采取以下步骤:(1)将纯合的抗病高秆水稻和感病矮秆水稻杂交,得到杂交种子。

播种这些种子,长出的植株可产生基因型为的花粉。

(2)采用的方法得到单倍体幼苗。

(3)用处理单倍体幼苗,使染色体加倍。

(4)采用的方法,鉴定出其中的抗病植株。

(5)从中选择表现抗病的矮秆植株,其基因型应是。

剩余污泥剩余污泥处理水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和无机含氮化合物,这些过量的含氮化合物会造成水体污染,危害水生生物生存和人类的健康。

脱氮是污水处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下面是生物脱氮工艺流程示意图。

Ⅰ.(10分)(1)在1级反应池内,有机物在细菌、原生动物等作用下会大量减少。

从同化和异化方式看,这些生物的代谢类型主要是,这些生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属于者。

(2)在2级反应池内,p H值为8.0~8.4时,硝化细菌大量繁殖,它们能将NH3氧化成NO2-和NO3-,并利用这一硝化过程所释放的合成,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3)实践发现,当2级反应池中有机物含量过多时,硝化细菌难以大量繁殖起来,原因是。

(4)在3级反应池内加入适量的有机物(如甲醇),并在低氧或无氧条件下,反硝化细菌繁殖起来,通过无氧呼吸把NO-2和NO-3还原成N2,无氧呼吸除释放能量外,还为还原反应提供了。

Ⅱ.(13分)(1)2级反应池中,发生“生物硝化过程”,如果不考虑过程中硝化细菌的增殖,其净反应如下式所示:□NH4++□O2→□NO3-+□H++□H2O①配平上面化学方程式,将系数填入方框中。

②将铵态氮中的1mg氮转化成硝酸根中的氮,需氧气多少毫克?③为什么在反应中需要不断添加碱?(2)3级反应池中发生的“生物反硝化过程”,通常需要外加甲醇,净反应如下所示:□NH3-+5CH3OH→□N2+□CO2+□H2O+□OH-配平上面化学方程式,将系数填入方框中。

24.(12分)下图中A至F是化合物,G是单质写出A、B、E、F的化学式A.B. E F25.(16分)取标准状况下CH4和过量O2的混合气体840mL,点燃,将燃烧后的气体用过量碱石灰吸收,碱石灰增重0.600g。

计算:(1)碱石灰吸收后所剩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2)原混和气体中CH4跟O2的体积比26.(16分)为了检验Pb(NO3)2热分解的产物,有人用示意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

(图中铁架台、铁夹和加热设备均略去)实验时在试管中放入研细的Pb(NO3)2晶体;实验结束后,试管中得到黄色粉末(PbO),U型管下部有少量液体X,集气瓶中收集到无色气体Y。

(如图)回答下面问题:(1)在装置中试管和U型管上的橡皮塞最好用锡箔包住,用橡皮管连接的两玻璃管口要相互紧靠,原因是。

(2)液体X可能是;气体Y可能是。

(3)导管口不再有气泡冒出时,停止反应,这时在操作上应注意,理由是。

(4)用简单的实验证实(2)中的判断①对X的判断②对Y的判断(要求:怎样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实验方法、现象、结论)27.(18分)根据试题要求填空或作图。

(1)图1为多用电表的示意图,其中S、K、T为三个可调节的部件,现用此电表测量一阻值约为20~30Ω的定值电阻,测量的某些操作步骤如下:①调节可调部件,使电表指针停在位置;②调节可调部件K,使它的尖端指向位置;③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笔尖相互接触,调节可调部件,使电表指针指向位置。

(2)在用多用表测量另一电阻的阻值时,电表的读数如图2所示,该电阻的阻值为Ω。

(3)现用伏安法测量(1)问中的那个定值电阻R x的阻值(约为20~30Ω)。

所供器材如下:电压表V (量程0~15V ,内阻20Ω),电流表A 1(量程0~50mA ,内阻20Ω) 电流表A 2(量程0~30mA ,内阻4Ω)滑动变阻器R (最大阻值为50Ω,额定电流为1A )直流电源E (电动势约9V ,内阻约0.5Ω),电键K 连线用的导线若干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