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字听写大会常见错字.doc

汉字听写大会常见错字.doc

【说文解字】汉字书写大会最容易写错的100个词语炎炎夏日,在银屏上,一场学霸的竞赛正如火如荼举行。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复赛正火热上演,在中央电视台热播,得到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

“束脩”、“掣肘”、“粮秣”、“纨绔子弟”……这些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词语,当真要你写出来时,很多时候就会提笔忘字。

很多观众边看小选手的比赛,边对照自己会不会写,一场节目看下来,往往会发出赞叹:“好多字都不会写啊,这些中学生真厉害。

”要把汉字写好、写对、用对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除了要记下字音、字形,更重要的是要理解汉字的起源、内涵以及背后的历史、文化演变。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的趣味汉字世界》为您选出中国汉字书写大会上最容易写错的100个词组,辨析这些词组背后的深意,为你讲述汉字背后的故事,让你看了之后,不再写错用错。

·把“草菅人命”写成“草管人命”人们很容易把“菅”误写成“管”。

“菅”其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山坡草地,以前可以用来做草鞋、搭茅草屋等。

所以这个字有草字头。

而“管”最早指的是一种类似笛子的管乐器,从竹,所以有“丝竹管弦之乐”的说法。

人们很容易将“草菅人命”理解为草率地杀人,其实该词是“视人命如草菅”之义。

《大戴礼记·保傅》中写道“其视杀人若芟(shān)草菅然”。

“芟”是除去、割草的意思,也就是说杀人就像割草一样。

·把“美轮美奂”写成“美仑美奂”“美轮美奂”这个词源自《礼记·檀弓下》,原本仅用于形容建筑物外观上的高大美观,如今也用于形容装饰、布置等。

人们常将“轮”字错写作“仑”,认为和“车”没有关系。

其实这里的“轮”在古代是指“轮囷”,就是一种圆形的谷仓,在农业社会谷仓是很重要的,一般都修建得非常高大雄伟。

《辞海》对“轮”的解释为“盘旋屈曲而上,引申为高大貌”。

而“仑”在文言文里的意思是思、想,《说文解字》中解释为:“仑,思也。

”除此之外,人们也常将“奂”错写为“幻”,以为“美轮美奂”是漂亮、梦幻的意思。

其实“奂”是众多、盛大的意思。

《礼记·檀弓下》有“美哉,奂焉”的说法。

·把“恣意妄为”写成“姿意妄为”人们常把“恣意妄为”中的“恣”字写错,“恣”的含义是“放纵”,与内心相关,因此是心字底。

而且恣的读音是去声,而不是阴平。

《说文解字》把“恣”说解为“纵也。

从心,次声。

”“恣”的本义是纵容、放纵、不加约束。

“恣”的意义和“心”有关,读音和“次”有关。

“次”既是“恣”的声旁,也和意思有关联,原本表示大声出气。

“恣”的本义是随心所欲地大声出气(或说话),引申为“放纵”,“恣意”是任意的意思。

·把“荦荦大端”写成“落落大端”或“荤荤大端”“荦”容易错写为表示“荤腥”的“荤”。

“荦”本义是带杂色花纹的牛,所以下半部分是牛字。

“荦荦大端”其实也很容易和“落落大方”的意思搞混。

“荦荦大端”出自《史记·天官书》:“此其荦荦大者,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

”《天官书》中讲述了若干次汉代发生的大事件,如开国、发生叛乱、攻伐别国、出兵失败等,每有“荦荦大者”,也就大事发生时,星空中的星宿,其位置和外形就会发生明显可见的变化,或有日食和彗星出现。

但如果是“委曲小变”,是那些琐屑的小事,就难以细说分明了。

所以,“荦荦大端”指明显的要点或主要的方面,与读起来很相似的“落落大方”可是半点关系都没有。

·把“磨坊”写成“磨房”“磨坊”不就是磨谷物的房子吗?为什么不是“磨房”呢?原来,“坊”在此是作坊的意思。

磨坊其实是磨谷物的小作坊。

“坊”从土,方声。

凡以“土”为部首的字多与土有关,如“坊”“埋”“城”“塞”“垣”等。

《说文解字》把“坊”解释为“邑里之名”,本义是城市中街市里巷的通称,读fāng。

《唐元典》中就曾提到“两京及州县之郭内为坊,郊外为村”的古代城邑划分方式。

和“坊”相关的词语,如“坊市”是街市,“坊郭”是城郭市街。

“坊”后来引申为小手工业者的工作场所,读fáng,比如“磨坊”“染坊”“油坊”等。

不过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磨坊、碾坊等传统的民间作坊逐渐衰落,已经慢慢成了历史的记忆。

·把“诳语”写成“狂语”电视上的和尚老说“出家人不打诳语”。

这个“诳语”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和“狂语”又有什么区别呢?“诳语”可不是狂傲的语言,所以不能写成“狂语”。

“诳”与说话相关,因此左边是个言字旁。

《说文解字》中释“诳”为“欺也”,本义为欺骗。

“诳”字的言字旁意为“言语”“言论”;而右半边的“狂”字本指狗发疯,引申为精神失常,疯狂。

“言”与“狂”联合起来表示欺骗、谎话。

“诳语”现在也用来指不可实现的、像天方夜谭一样的事情。

另外,需要注意,在口语“你别诳我”中,人们常将“诳”误读作kuāng。

·把“滥觞”写成“烂觞”“滥觞”可不是多到泛滥。

这个词在现代是个中性词,用来比喻事物的起源、发端,不能误认为是带有贬义的泛滥之义。

那为何“滥觞”会和起源有关?“觞”又是什么意思呢?“觞”其实是古代的一种酒器,相当于现在的酒杯。

人们常用“举觞相庆”来表示众人饮酒,举杯庆祝的样子。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引壶觞以自酌”说的便是拿起酒壶自己喝酒的意思。

“滥”,除了我们熟知的“泛滥”之外,其本义其实是浮起、浮现。

“滥觞”,本义是浮起酒杯。

《荀子·子道》:“昔者江出于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

”说的是江河的发源地,水还很小,只能浮起酒杯。

后来人们常用此语形容万物之始,或用作动词表示起源。

·把“祥瑞”写成“详瑞”“祥”的左边是“礻”,而不是“衤”或者“讠”。

“祥”在《说文解字》中是“福也”。

本义是福。

“礻”在古代是“示”,“示”在甲骨文中的字形就像上天通过日月星辰降下征兆,表示神的指示,因此,汉字中带“礻”的字很多都和神灵有关,如“礼”“祀”“祈”“祉”“禅”“祇”等。

而“衤”叫做衣字旁,以它为偏旁的汉字多与衣服有关,比如“襟”“裤”“袄”等。

而“讠”则是言字旁,以它为偏旁的汉字多与话有关,比如“说”“诵”“论”等。

《说文解字》对“瑞”也有解释:“以玉为信也。

”瑞在古代是指作为信物的吉祥美玉,引申用来形容能够带来好运的、吉祥的东西,如“瑞雪兆丰年”。

·把“海涵”写成“海含”“海涵”中的“涵”是什么意思?为何不能写成“含”呢?原来,“涵”,《说文解字》说解为“水泽多也”。

本义就是水泽众多。

引申为沉没、浸在水中,进一步引申为包容、覆盖之义,如“包涵”“涵盖”等。

“海”“涵”连用,指如大海般包容万物,形容对方有宽容的胸怀。

宋苏轼《湖州谢上表》中“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天覆群生﹐海涵万族”,说的便是皇帝陛下像天覆盖万物,般广布恩泽;有大海一般宽广的胸怀,包容万物。

“海涵”现在多为给人赔礼道歉时的敬辞。

·把“炙手可热”写成“灸手可热”“炙”和“灸”上半部分很像,容易混淆。

“炙”是会意字,上面是肉,下面是火,本义是烤肉。

而“灸”是形声字,从火久声,本义是用艾草烧灼,是一种中医疗法。

我们比较熟悉的用法是“针灸”。

“炙手可热”和唐代一个名叫崔铉的人有关。

崔铉曾任翰林院长官等职位,他与郑鲁、杨绍复、段瑰、薛蒙四人经常在一起议论朝政,以至于当时民间出现了“郑杨段薛,炙手可热。

欲得命通,鲁绍瑰蒙”的说法,意思就是四人的气焰很盛,权势很大,使人不敢接近。

所以“炙手可热”可不是人很火的意思,现在人们为了形容某明星很火会说“某明星炙手可热”其实是错误用法。

·其他常见的错别字还有:(右侧为正确的字词)(1)甲胃—甲胄、(2)雾淞—雾凇(3)通碟—通牒、(4)骨子—骰子(5)打羊—打烊、(6)遨翔—翱翔(7)势微—式微、(8)请谏—请柬(9)本记—本纪、(10)暮蔼—暮霭(11)禹齿—龋齿、(12)拾缀—拾掇(13)梦餍—梦魇、(14)辨驳—辩驳(15)朝进—朝觐、(16)缀学—辍学(17)鳞选—遴选、(18)偏担—偏袒(19)弹核—弹劾、(20)商雀—商榷(21)扇情—煽情、(22)钻刻—篆刻(23)箫瑟—萧瑟、(24)朱连—株连(25)陡肖—陡峭、(26)和霭—和蔼(27)刀阻—刀俎、(28)令爱—令嫒(29)箭族—箭簇、(30)饿浮—饿殍(31)尺赎—尺牍、(32)宗司—宗祠(33)陶陨—陶埙、(34)粮末—粮秣(35)就鞠—蹴鞠、(36)烂觞—滥觞(37)益号—谥号、(38)批漏—纰漏(39)淘略—韬略、(40)歧黄—岐黄(41)簪越—僭越、(42)损命—殒命(43)请樱—请缨、(44)刮沙—刮痧(45)撤肘—掣肘、(46)澜栅—阑珊(47)杀手间—杀手锏(48)温庭均—温庭筠(49)时乖命骞—时乖命蹇(50)旁证博引—旁征博引(51)砺兵末马—厉兵秣马(52)仇肠百结—愁肠百结(53)缠绵非测—缠绵悱恻(54)完尔一笑—莞尔一笑(55)日真完善—日臻完善(56)朴朔迷离—扑朔迷离(57)奉为圭杲—奉为圭臬(58)风声鹤戾—风声鹤唳(59)如船之笔—如椽之笔(60)繁文辱节—繁文缛节(61)一杯黄土—一抔黄土(62)纨夸子弟—纨绔子弟(63)辛辛学子—莘莘学子(64)始作蛹者—始作俑者(65)穷兵渎武—穷兵黩武(66)契而不舍—锲而不舍(67)耀耀生辉—熠熠生辉(68)捉禁见肘—捉襟见肘(69)信手粘来—信手拈来(70)螳臂挡车—螳臂当车(71)羽羽如生—栩栩如生(72)尾尾动听—娓娓动听(73)耳熟能祥—耳熟能详(74)揣揣不安—惴惴不安(75)娇柔做作—矫揉造作(76)分道扬镖—分道扬镳(77)独占鳖头—独占鳌头(78)篷头跣足—蓬头跣足(19)按图索冀—按图索骥(80)历精图治—励精图治(81)遍体粼伤—遍体鳞伤(82)杀羽而归—铩羽而归(83)稍安勿躁—少安勿躁(84)神采弈弈—神采奕奕(85)饥肠鹿鹿—饥肠辘辘(86)裨官野史—稗官野史(87)敖敖待哺—嗷嗷待哺(88)白壁微瑕—白璧微瑕(89)插科打浑—插科打诨(90)集液成裘—集腋成裘(91)以警效尤—以儆效尤(92)宣兵夺主—喧宾夺主(93)眼花撩乱—眼花缭乱(94)顶礼模拜—顶礼膜拜(95)暮然回首—蓦然回首(96)怨天犹人—怨天尤人(97)运筹维握—运筹帷幄(98)同仇敌气—同仇敌忾(99)动则得就—动辄得咎(100)央央大国—泱泱大国(中国教育报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