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偶成偶成,清代郑板桥诗作,是一首五言律诗

偶成偶成,清代郑板桥诗作,是一首五言律诗

偶成-《偶成》,清代郑板桥诗作,是
一首五言律诗。

江晴春浩浩。

花落水平平②。

越女吹笙坐。

吴儿拨马行③。

回头各含意。

烟柳閈州城④。

注释译文。

【注释】①偶成:触景生情。

偶然成篇。

②水平:水波不兴貌。

③长江下游为古吴越之地。

故曰越女。

吴儿。

④閈:墙垣。

这里作动词用。

有“围绕”的意思。

【译文】雨停后。

一切事物都像是新生的。

新楼无旧巢。

所以燕子为筑新巢往来衔泥。

对新巢充满情意。

江边晴空万里。

春水浩浩荡荡。

花谢后水面则是波澜不兴。

越女坐着吹笙。

吴地少年纵马
而行。

越女。

吴儿回头相视。

各自含情。

一片烟柳环绕着州城。

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写景诗。

这首诗的画面在一片撩人情思的春色中展开。

诗意说。

经过雨水的洗刷。

草木也变嫩了。

江边春水浩浩荡荡。

在这醉人的无边春景中。

有越女。

吴儿美丽。

矫健的身姿。

他们含情脉脉。

诗歌最后的画面笼罩在一幕如烟似雾的柳林中。

意境深远。

令人回味无穷。

显示出诗人对于扬州城的感怀。

彭廷梅称此诗:“风神流宕。

”。

作者简介。

偶成郑板桥。

即郑燮。

字克柔。

号板桥。

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

雍正举人。

乾隆进士;客居扬州。

以卖画为生。

郑板桥有多方面的文学。

艺术才能。

擅画竹。

兰。

石。

又工书法。

用隶体参入行楷。

他的诗。

书。

画。

人称为“三绝”。

生平狂放不羁。

多愤世嫉俗的言论与行动。

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

郑燮所作
诗。

如《悍吏》《私刑恶》《逃荒行》《姑恶》《孤儿行》等篇反映社会黑暗。

同情人民疾苦。

富有现实意义;《扬州》《自遣》《游焦山》《野老》等篇自抒所见。

表现真率性情;大量提画诗都有寄托。

他诗歌的特点是。

不傍古人。

多用白描。

偶成明白流畅。

通俗易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