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口腔内科常用器械的介绍及消毒方法
口腔内科常用器械的介绍及消毒方法
第十五条牙科手机和耐湿热、需要灭菌的口腔 诊疗器械,首选压力蒸汽灭菌的方法进行灭菌 (121℃,30分钟;132℃,4分钟) ,或者采用 环氧乙烷、等离子体等其他灭菌方法进行灭菌 。对不耐湿热、能够充分暴露在消毒液中的器 械可以选用化学方法进行浸泡消毒或者灭菌。 在器械使用前,应当用无菌水将残留的消毒液 冲洗干净。
1.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 破损的皮肤、黏膜、组织的医疗器械、器具和 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2.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 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3.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 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4.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 用
5.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 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 清洗不当导致灭菌失败
• 抽样调查医院手术器械消毒的成功率(清水清 洗后消毒)只有76%。
• 原因:清洗不彻底及使用不正确的润滑剂
• 结论:器械清洗不干净,就不能底消毒
• 不规范的清洗—是导致器械消毒灭菌失败的主 要原因。
影响清洗质量的因素: 清洗操作方法 清洗剂的使用 清洗用水质量
2 半关键器材(Semicritical objects) :半关键器 材是指与黏膜和破损皮肤密切接触的物品如呼 吸机、胃肠镜、体温表等 。
3 非关键器材 (Noncritical objects) :指不与黏 膜和破损皮肤密切接触的物品如床单、墙壁、 地面和家具等。
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3)
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2)
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灭菌的 方法: 关键器材:必须选用灭菌方法处理。 半关键器材:进行中水平或高水平消毒处理 非关键器材:一般可用低水平消毒或只作一 般的清洁处理。
1 关键器材(Critical objects):指进入人体无菌 组织的器材如外科手术器材和装置、心血管支 架、移植物等。
根据被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方法:
耐高温、耐湿度的物品和器材,应首选压力 蒸汽灭菌;耐高温的玻璃器材、油剂类和干粉 类等可选用干热灭菌。
不耐热、不耐湿,以及贵重物品,可选择环 氧乙烷、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甲醛蒸汽气 体消毒、灭菌。
对器械浸泡灭菌时,应选择对金属基本无腐 蚀性的消毒剂。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年)
清洗方法--超声波清洗器(台式)
操作程序 冲洗:于流动水下冲洗器械,初步去除污染物。 洗涤:清洗器内注入洗涤用水,并添加清洁剂。水温应
≤45℃。应将器械放入篮筐中,浸没在水面下,腔内注满 水。 超声清洗时间宜3min~5min,可根据器械污染情况适当延 长清洗时间,不宜超过10min。 终末漂洗:应用软水或纯化水。 超声清洗操作,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 。 注意事项 清洗时应盖好超声清洗机盖子,防止产生气溶胶。 应根据器械的不同材质选择相匹配的超声频率。
灭菌的流程
回收
使用后到清洗处理之前保持封闭状态。 对于甲类(鼠疫、霍乱)及按照甲类管理的乙
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肺炭疽和人 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阮毒体污染的医疗器 械、器具与物品认定为特殊感染污染器械,应 进行双层的封闭包装并标明感染性疾病的名称 。 在临场不做初步处理。
清洗
《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口腔诊疗器械的危险程度及 材质特点,选择适宜的消毒或者灭菌方法,并 遵循以下原则: 一、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 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二、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黏膜或者进 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 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 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 必须达到灭菌。
《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第二十条采用包装方式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 环氧乙烷灭菌的,应当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 测和生物监测;采用裸露方式进行压力蒸汽灭 菌的,应当对每次灭菌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 测,按要求定期进行生物学监测。
第二十一条 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应当定期进行 浓度和微生物污染监测。 浓度监测:对于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易挥 发的消毒剂应当每日监测浓度,对较稳定的消 毒剂如2%戊二醛应当每周监测浓度。 微生物污染监测:使用中的消毒剂每季度监测 一次,使用中的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
PROTAPER
机用型
用途:根管预备 分类:机用和手用两类
机用马达 手用型
根管扩大针和根管 锉
用途:用于根管预备
型号齐全,从006-140均配有型号;带有黄色的 止动片;长度有21mm 25mm 28mm 31mm
分类:分为三类:K型,H型,C.H型
注意事项:保持工作端的清洁及螺纹相连;操 作时,工作端只能向根管方向进入,以防工作 端折断。
刻形器
用于银汞合金充填后牙面的刻形
打磨类车针
结构:其头部均为沙石结构。 用途:主要用于调改颌面和树脂充填后牙面的
打磨抛光
口腔科常用器械
检查 器械
充填 器械
抛光 器械
根管 预备 器械 窝洞 预备 器械
1
拔髓针
2 PROTAPER
3
根管扩 大针和 根管锉
拔髓针
结构:工作端有不规则排列的倒刺,便于将牙髓拔出。 用途:可分为前牙拔髓针和后牙拔髓针 注意事项:用保持工作端倒刺的清洁和功能
根管扩大针和根管锉
K锉
根管扩大针和根管锉
H锉
G钻和P钻
用途:用于扩大根管冠1/3 ,不锈 钢材 质
口腔内科常用器械
检查 器械
充填 器械
抛光 器械
根管 预备 器械 窝洞 预备 器械
1.手机 2.车针
手机
快机
慢机
车针
高速车针:主要用于开随去龋,备洞。 低速车针:主要用于去龋及窝洞制备。
注意事项:
手工清洗时水温宜为15℃~30℃。 去除干固的污渍应先用酶清洁剂浸泡,再刷洗或擦洗 刷洗操作应在水面下进行,防止产生气溶胶。 管腔器械应用压力水枪冲洗,可拆卸部分应拆开后清
洗。 不应使用钢丝球类用具和去污粉等用品,应选用相 匹配的刷洗用具、用 品,避免器械磨损。 清洗用具、清洗池等应每天清洁与消毒。
消毒
倡导热力消毒(无毒残留、无污染、不刺激皮肤及粘膜 、成本低、环境友好)
干燥
指器械经过清洗消毒后的干燥处理过程。
提倡采用热力干燥方法
可使用消毒的低纤维絮擦布进行干燥处理 穿刺针、手术吸引头等管腔器械,应使用压力气枪或
95%乙醇进行干燥处理 禁止使用自然干燥方法 清洗消毒后应及时进行干燥处理
口腔内科常用1器械用途及消毒
预防科
刘芸
学习目标
一
了解牙体牙髓常用器械的名称
二
掌握牙体牙髓常用器械的用途
三
掌握牙科手机及器械的消毒方法
第一节 口腔内科常用器械
口腔内科常用器械
检查 器械
充填 器械
抛光 器械
根管 预备 器械 窝洞 预备 器械
2.探针
口镜
用途:口腔检查及治疗时牵引颊部及推压舌体 注意事项: 操作时左手持口镜,勿将口镜边缘
注意事项:保持刀面的光滑
根管充填器
结构:工作端尖而细,便于根管充填时深入根 管深处。
分类:长柄根管充填器和短柄根管充填器 注意事项:操作前注意选用适宜粗细的器械,
以用于不同大小的根管。
根管充填器 用途:用于输送糊剂
银汞合金输送器
用途:用于输送银汞合金。 注意事项:保持器械的清洁,干燥;银汞合金
因为器械的污染物中主要含血和组织(蛋白质 ), 以预洗水温不得超过35度。 清洗越及时越好(考虑对器械的腐蚀, 清洗成本)。
清洗方法--手工清洗
操作程序:
冲洗:将器械、器具和物品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 去除污染物。
洗涤:冲洗后,应用酶清洁剂或其它清洁剂浸泡后刷 洗、擦洗。
漂洗:洗涤后,再用流动水冲洗或刷洗。 终末漂洗:应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进行冲洗。
低水平消毒(Low level disinfection):只能杀灭 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
压力蒸汽灭菌 干热灭菌 辐射灭菌 低温灭菌: 环氧乙烷灭菌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 低温甲醛蒸汽灭菌等
灭菌方法
理想的灭菌方法
高效 快速 对物品无损害 无毒 有机物对其无影响 容易被监测 便宜
六、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者灭菌 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做好个人防护 工作
《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第十四条根据采用的消毒与灭菌的不同方式对 口腔诊疗器械进行包装,并在包装外注明消毒 日期、有效期。
采用快速卡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器械,可不 封袋包装,裸露灭菌后存放于无菌容器中备用 ;一经打开使用,有效期不得超过4小时。
检查
目测或使用带光源放大镜对干燥后的每件器械、 器具和物 品进行检查。
压迫牙龈,使患者产生疼痛或不适感
探针
用途:口腔检查 注意事项:近牙颈部检查时,注意探针的工作
端应紧贴牙面并沿龈缘检查,避免锐器的工作 端刺伤牙龈;检查点隙裂沟时,应注意邻面粗糙 部位以及探查龈缘下的龋洞,以免误诊
镊子
用途:检查坏牙和夹持敷料,器械等物品
口腔内科常用器械
检查 器械
充填 器械
清洗流程是影响灭菌质量的重要环节:适当有 效的清洗是消毒成功的先决条件。 如不彻底 将污物从器械上清除干净,任何残留的有机物 都会在微生物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妨碍灭 菌系统与微生物的接触或延迟其作用会妨碍微 生物与灭菌气体的有效接触,无论是物理和化 学的消毒、灭菌方法均可能导致失败。 一般 认为,清洗程度至少应达到: ①降低物品上的生物负荷 ②去除有机、无机污染物; ③灭菌时达到无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