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修理工艺

汽车修理工艺

第二篇 汽车修理工艺
重点: 1.汽车接收、解体与清洗; 2.汽车零件的检验与分类; 3.汽车总成装配的一般技术要求; 4.汽车主要总成的磨合与试验;
第二篇 汽车修理工艺
难点: 1.汽车零件形位误差的检验; 2.汽车零件隐伤的检验; 3.汽车零件平衡的检验; 4.发动机磨合试验;
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经济效益取决于汽车 的购置费用(包括汽车设计、制造、试验、调整 及运输费用)和使用费用(包括维护、修理费用 和燃、润料、轮胎等使用消耗费用及养路费等) 之和以及运输生产的收入; 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某些零部件的老 化和性能衰退,其使用费用是逐渐增大的,而且 会使汽车的生产效率降低;
磁粉探伤原理
磁粉探伤是利用电磁原 理来检验金属零件的隐 蔽缺陷,当磁通量通过 被检零件时,若零件内 部有裂纹,则在裂纹部 位会由于磁力线的外泄 形成局部磁机(漏磁 场); 漏磁场的磁场强度高于 没有缺陷部位的磁场。
磁粉探伤方法
磁力探伤时,必须 使磁力线垂直通过 裂纹,因为裂纹平 行于磁场时,磁力 线偏散很小,难以 发现裂纹; 根据裂纹可能产生 的位置和方向,可 采用纵向磁化法 (横向裂纹)及周 向磁化法(平行于 轴线的纵向裂纹)。 复合磁化
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统 计资料表明,扩大生产更新车辆的投资 额,通常是大修同样数量车辆所需投资 额的6~7倍;
根据统计资料,当汽车进入极限状态需大修 时,大约有65%~75%的零部件可继续使用,而 且需修的零部件中,大约只有25%的工作表面处 于不良状态;70%以上的工作表面可重复利用; 制造和修复一辆中型载货汽车所需的能源和 金属材料是十分不同的,统计资料表明,中型载 货汽车的制造成本中,制造零件的材料和加工费 用约占70%~75%,而在修理成本中,材料和加 工费用仅占6%~9%;
就车修理法
就车修理法特点:
所有的总成都是由原车拆下的总 成和零件装成的,由于各总成的修 理周期不同,采用就车修理法时, 必须等修理周期最长的总成修竣后 方能装配汽车,因此大修周期较长 。
采用总成互换修理法时,企业承修 的车辆必须车型较单一,而且互换总成 的修理质量必须要达到统一的修理标准。 采用总成互换修理法时,备用总成 的数量与总成的修理时间与车架(或车 身)修理时间的差值有关,在差额期内 必须由备用总成来补充。
一、形位误差检测
平面度 圆度 圆柱度 圆跳动 平行度和垂直度 同轴度 直线度
二、零件隐蔽缺陷的检验
⒈汽车维修中探伤方法的选取 工业无损探伤的方法很多,目前国内外 最常用的探伤方法有五种,射线探伤法、超
声波探伤法、磁粉探伤法、涡流探伤法和渗 透探伤法。
⒉磁粉探伤
定义:磁粉探伤是检查铁磁性材料零件表 面及近表面缺陷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 ⑴原理 ⑵方法 ⑶磁粉探伤工艺

第一章 汽车修理工艺概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验 汽车修理的经济效益分析 汽车修理工艺过程 汽车及零部件清洗工艺 汽车零件的检验分类 汽车总成装配的技术要求与磨合试
第四节 汽车零件的检验分类
零件检验分类是通过技术鉴定,根据 零件的技术状况,分为可用零件、需 修零件和不可用零件。
汽车接收的目的:确定汽车的 完整性和技术状况;初步估算修理 的工时和成本;确定更换的总成及 主要零部件;确定汽车的修竣时间。
1· 为了有效组织生产,承修企业应掌握送修车辆的情况; 2· 确定承修车辆的技术状况与装备的齐备程度; 3· 检验送修汽车以进一步了解汽车各部的技术状况; 接车过程中的检查项目: 了解:汽车行驶里程、经过几次维护修理、最近一次维修的 内容、大致汽车故障征兆等; 汽车的外观检查:汽车外部是否有损伤现象,各种零件是否 齐全;确定基础件磨损情况(壳体有无明显渗漏);重点检 查安全机构(转向、传动、制动、车架);轮胎检测; 行驶检查:仪表(水温、油压等);汽车起步(离合器、变 速器);汽车行驶中(制动、转向、变速器等);
动平衡的零件一定是静平衡的,而 静平衡的旋转件不一定是动平衡的。
第二篇 汽车修理工艺
第一章 汽车修理工艺概论 第二章 汽车零件修复方法 第三章 汽车修理质量及其评价
第一章 汽车修理工艺概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验 汽车修理的经济效益分析 汽车修理工艺过程 汽车及零部件清洗工艺 汽车零件的检验分类 汽车总成装配的技术要求与磨合试
二、汽车合理更新的决策方法
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有形磨损 和无形磨损,从而导致其使用性能及 效益指标的“劣化”。因此使用到一 定年限后必须更新。
第二节汽车修理工艺过程
一、汽车修理工艺过程
汽车修理可分为许多工艺作业,按规定 顺序完成这些作业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由 于修理组织的方法不同,工业过程也不相同。 就车修理法、总成互换法;
第一章 汽车修理工艺概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验 汽车修理的经济效益分析 汽车修理工艺过程 汽车及零部件清洗工艺 汽车零件的检验分类 汽车总成装配的技术要求与磨合试
第三节 汽车及零部件清洗工艺
一、汽车外部清洗 在固定的外部清洗台上清洗;用可 移动的清洗机喷射高压水清洗;用自来水 清洗;
水压试验
水压试验专用于水 冷式发动机气缸体、 气缸盖裂纹的检查; 水套内的水压力达 到343~441KPa, 并保持5min,不 见气缸体、气缸盖 上水套部位有水珠 渗出即通过了水压 试验。
荧光探伤
三、汽车零件的平衡检验
在汽车维修中,对主要的旋转零件或组合件,如 曲轴、飞轮、离合器压盘、转动轴、甚至车轮等 须进行平衡。 平衡既是旋转零件质量分布的一种表征,也是这 种分布的检验及在必要时的校正; 事实上不可能也并不要求高速转动的汽车零件达 到完全的平衡,而允许各自留有一定的不平衡量。 EQ1090E发动机飞轮应进行静平衡,不平衡量 不大于100g.cm,曲轴进行动平衡,每端不平 衡量应不大于100g.cm。
汽车零件的检验方法可根据检验技术要求的不同, 分为外观检验、几何尺寸测量、零件位置公差测量及零 件 的 内 部 组 织 缺 陷 的 检 验 等 ; 零件出现破裂,具有明显裂纹、变形或磨损时,一 般可通过外部检视进行检验。 零件因磨损引起尺寸上的 变化,或因变形引起几何形状或相互位置公差的变化, 必须采用通用或专用量具,通过测量尺寸或相对位置公 差来确定零件的技术状况。 对零件的物理机械性能和零 件内部的隐蔽缺陷,则必须采用染色法、磁力探伤法、 X射线法、超声波等设备来检验。零件的平衡检验。
二、汽车修理的作业组织
汽车修理生产中用两种作业组织方 式:固定工位作业法和流水作业法 (连续流水作业和间断流水作业)。 修理生产的组织方式通常可分 为:综合作业法和专业分工作业法。
三、汽车的验收
进厂大修的汽车,进厂时应进行验收,验 收时应检查该车送修的技术鉴定书、车辆 技术记录、送修前的车况调查资料,以及 送修人员对车辆修理的要求。进行车辆外 部检视和必要的技术状况检查,查对该车 的技术装备,作好进厂检验的技术记录, 以便提供生产调度部门和生产车间作为生 产调度和施工时的主要依据。
第一节 汽车修理的经济效益分析
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机构的自然磨 损和其它损伤会逐渐丧失其工作能力, 当达到极限时就必须进行修理; 汽车修理的任务,就是以最低的 社会消耗来恢复汽车丧失的功能;
第一节 汽车修理的经济效益分析
一、汽车修理的经济效益;
⒈汽车修理是保证汽车使用效益和 社会效益的主要手段; ⒉汽车修理可节约人力和物质资源, 创造社会财富; ⒊适度地进行汽车修理是降低汽车 寿命周期费用的有效手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