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1.固态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1℃、-39℃,我国北方的气温最低可达-50℃,要测北方的气温,应选用()A.酒精温度计B.煤油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D.都可以2.下列图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A.B.C.D.3.下列关于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错误的是()A.使用天平测质量时,要将游码拨到标尺的最右端B.使用量筒测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凹形底部相平C.使用液体温度计时,应将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D.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重,必须竖直使用4.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
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4℃,若一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22℃,则用这支温度计测得该烧杯中水的温度是()A.18℃B.20℃C.22℃D.23.8℃5.如图所示,表示晶体熔化过程的温度变化曲线是( )A.B.C.D.6.下列关于研究方法正确的是()A.根据液体汽化时,现象和温度的不同,把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是比较法B.由加快蒸发的方法想到减慢蒸发的方法,用了逆向思考法C.通过实验和分析,发现晶体和非晶体的异同点是分类法D.研究液体沸腾时,用加热时间来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是换元法7.下列四幅图中,哪一个是松香的熔化图象()A.B.C.D.8.将两种或多种金属在同一容器中加热使其熔合,冷凝后得到具有金属特性的熔化物:合金,这是制取合金的常用方法之一,由下表数据判断,不宜采用上述方法来制取的合金是()A.铜铁合金B.镁铁合金C.铝钠合金D.铜铝合金9.将一杯水放入冰箱冷冻室中,经足够长时间,达到设定的最低温度,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A. B.C.D.10.图中甲为盛有水的烧杯,试管乙直插入甲容器中(试管未碰底),烧杯受到酒精灯持续加热后,试管乙内的液体最终也沸腾起来了.根据下表有关物质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可判断试管乙中的液体一定是()A.酒精B.甘油C.煤油D.不好判断11.如图所示是某地l月8日天气预报的截图,关于图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5℃读作“5 度”B.云是由水蒸气组成的C.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雨的形成过程吸收热量12.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A.冰雪消融B.壶口“冒白气”C.深秋霜降D.湿手烘干13.最近“纸火锅”(如图)逐渐流行起来,“纸火锅”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C.水汽化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D.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14.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 )A.人呼出的水蒸气B.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C.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细小水珠D.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细小水珠15.很多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B.“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C.“嵩少犹藏薄雾中,前山迤逦夕阳红”,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16.文艺演出时,舞台上往往要用弥漫的白雾,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舞台效果,这种白雾实际上是()A.向舞台喷射的真实烟雾B.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形成的二氧化碳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放热液化成的“雾”D.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的“雾”17.如图所示的物理现象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在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可以晾干B.放在衣橱中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C.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有冰花D.夏天吃冰棒时,打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二、多选题:18.根据下表中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温接近-50°C时,应选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B.能够装下1kg酒精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kg水银C.右图图象中表示水银和铅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其中A表示水银D.体积之比为3:2的水和酒精,质量之比为5:319.在气温是0℃的情况下时做如下实验:用一小金属盆装冰水混合物,置于装有0℃的酒精的大盆中,如图所示,在两盆液体中分别各插一支温度计甲和乙,用电风扇吹整个装置的液面,在此过程中,内盆仍为冰水混合物,外盆仍有许多酒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温度计示数相等B.甲温度计示数没变C.内盆中,冰占有的比例增加D.内盆中,冰与水的比例不变20.下列几个验证性小实验,正确的是()A.把冷的玻璃片放在沸水的上方,发现玻璃片上出现一层小水珠,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B.用笔尖顶在质地均匀的方形薄板两条对角线交点处,发现薄板水平平衡,说明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C.把两块表面削平磨光滑的铅块挤压后会贴合在一起,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D.通电螺线管插入铁芯后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增多,说明通电螺线管插入铁芯后磁性增强三、填空题:21.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个简易温度计,如图所示,A为一塑料瓶,B为吸管,通过软木塞与A相连,管下端插入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对应水柱高度h,记录数据如下表。
(1)此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___ ___。
(2)这个温度计的塑料瓶部分(图中的A)相当于常用温度计的______。
(3)用此温度计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测29℃及其以上的温度。
(4)若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液柱向上移动,说明温度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5)利用此温度计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
22.冷空气不断来袭,天气转凉,试解释进入冬季后常见现象蕴含的物理知识:(1)脸上涂些护肤霜后感觉寒风没那么刺骨,因为护肤霜__________ (减慢/加快)蒸发吸热;(2)一场大雪后,万籁俱寂,这是因为蓬松的雪对声音有___________作用;(3)夏天的清晨,我们经常看到开着空调的房间玻璃窗上有小水珠,这是____________(选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___ 形成的,此过程需要___________ 热。
(选填“吸”或“放”)四、实验与探究:23.在学习熔化时,聪明的小明想到冬天道路维护人员经常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盐除冰.据此,他觉得冰中含盐可能会影响冰的熔化.为了搞清这一问题,他进行了如下探究:(1)分别用同样多纯水和盐水制得纯冰和含盐的冰.(2)将含盐冰放入如图所示三种装置中的某一试管,在冰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若要使实验时效果更好些,应选用___________(大冰块/碎冰块),且不能选用__(甲/乙/丙)装置来进行实验.(3)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如图.由此可知:利用盐水制成的冰___________ (选填“是”或“不是”)晶体.(4)用纯冰重复上述实验过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① 请在图中作出冰的“温度一时间”图像;(______)② 综合分析可知:冰中混杂盐后,其熔化时的温度将___________(选填“提高”、“不变”或“降低”).据此判断:在相同条件下,淡水和海水哪一个不容易结冰?_________。
③请根据上述探究过程中的现象,提出一个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 24.小明同学在探究“水的沸腾”的活动中,他在按图所示安装实验仪器前,先设计了安装步骤如下:a.把温度计穿过纸板孔插入水中.b.烧杯上盖上中心有孔的纸板.c.把水倒入烧杯中.d.把石棉网放在铁架台上.e.烧杯放在石棉网上.(1)正确的安装顺序是________(2)当水温升至90℃时,随着加热过程,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小明同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由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根据实验现象归纳水沸腾时的特点: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__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_。
(3)小明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存在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________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上周日,学校组织八年级全体同学去南郊风景区春游,同学们玩得很开心。
八年级(3)班的张恬恬同学回到家后觉得口很渴,倒水时发现热水瓶里面已经空了,于是她就拿出水壶,倒入小半壶自来水,放到煤气灶上用大火加热。
几分钟后,水开了,壶口处冒出大量“白气”。
张恬恬关掉煤气灶后取下水壶,水逐渐停止沸腾。
当她向水瓶中灌水时,壶口处的水忽然又“沸腾”了,水花四溅,差点儿溅到自己身上。
张恬恬吓了一跳,立刻将水壶放下。
过了好一会儿才拿起水壶向水瓶中灌水,这次没有出现刚才的“沸腾”现象。
张恬恬同学觉得很奇怪,把这事告诉了在学校教物理的爸爸。
爸爸听了以后,笑着对恬恬说,你已经开始学物理了,最好自己来探究这个问题。
在爸爸的指导下张恬恬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结果如下。
表一表二发现原来已经不沸腾的水发生突然沸腾的现象,只有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才会出现:①水量比较少(半壶水);②用大火烧开水,水开后立即灌入水瓶。
张恬恬同学根据实验结果并结合液体沸腾的条件,终于得到了水在灌入水瓶时再次沸腾的原因。
通过这次活动,张恬恬认识到物理与生活实践联系很密切。
联系生活实际,多观察,多实验,不但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能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
(1)“几分钟后,水开了,壶口处冒出大量‘白气’。
”其中的“白气”是________(选填“气态”或“液态”)的;“白气”的形成先后经过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___后________。
(2)液体沸腾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体沸腾后,继续加热,液体温度将________。
(3)原来已经不沸腾的水在灌入水瓶时再次沸腾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1.A2.D3.A4.D5.B6.B7.D8.B9.C10.A11.C12.B13.C14.D15.C16.D17.D 18.BC19.BC20.ABD21.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玻璃泡不能降低测温范围小22.减慢吸收室外液化放23.碎冰块丙是①②降低海水③盐水的凝固点和含盐量有什么关系?24.cdeba或dceba;98℃;吸;保持不变;B;A。
25.液态汽化液化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收热量不变水会再次吸热重新沸腾由于用大火加热且水不满时,壶的上半部分金属壳的温度较高,超过了水的沸点,所以将水灌入水瓶时,水流经壶的温度较高的上半部分,水会再次吸热重新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