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陶瓷制品业调研报告

陶瓷制品业调研报告

目录第一章陶瓷制品行业简介 (1)1.1 行业内产品的界定 (1)1.2 行业现状 (2)1.2.1 国际 (2)1.2.2 国内 (3)1.2.3 国内外技术比较 (3)第二章市场分析 (4)2.1 市场规模 (4)2.2 市场结构 (4)2.3 进、出口情况 (5)2.3.1 进口 (5)2.3.2 出口 (5)2.4 市场竞争 (6)2.4.1 业内企业性质 (6)2.4.2 市场集中度 (6)2.4.3 竞争格局 (6)第三章国家政策及行业影响因素 (8)3.1行业准入政策 (8)3.2 行业影响因素 (8)3.2.1 出口退税率的提高 (8)3.2.2 节能减排 (8)第四章民营企业投资该行业的分析 (9)4.1 典型民营企业分析 (9)4.2 该行业基本技术、厂房和设备情况 (10)4.3 原材料及人才获取情况 (10)4.4 进入该行业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11)附表国内主要企业简介 (12)第一章陶瓷制品行业简介1.1 行业内产品的界定陶瓷是以粘土以及各种天然矿物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及各种制品,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陶瓷材料的成份主要是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钛等。

常见的陶瓷原料有粘土、石英、钾钠长石等。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陶瓷制品制造的行业代码为315,隶属于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具体如下:3151 卫生陶瓷制品制造指卫生和清洁盥洗用的陶瓷用具的生产。

包括:—陶瓷制大便器、小便器;—陶瓷洗面器、陶瓷浴盆、陶瓷净身器、陶瓷洗涤器等;—陶瓷洗涤槽、洗手盆、小件卫生陶瓷;—陶瓷水箱、陶瓷存水弯管、其他卫生陶瓷制品及其配件。

不包括:陶瓷建筑用砖、陶瓷管道、水道、排水沟和管道配件的制造。

3152 特种陶瓷制品制造指专为工业、农业、实验室等领域的各种特定用途和要求,采用特殊生产工艺制造陶瓷制品的生产活动。

包括:—电工陶瓷:指用于输变电线路或电机、电器及电气设备用的高压、低压的电陶瓷绝缘体等;—化工陶瓷:指用于化学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等场所的耐腐蚀陶瓷器材等;—结构陶瓷:指利用陶瓷高强度、高耐磨性、高耐热性或高抗腐蚀性制成的陶瓷制品,如陶瓷汽缸阀门片、发动机陶瓷部件、陶瓷轴承、陶瓷电容器、陶瓷电阻等;—功能陶瓷:指具有电、光、磁、声、热、弹性及部分化学功能的陶瓷制品,如绝缘体、超导体陶瓷、陶瓷耐磨件、切削材料电极、陶瓷过滤器等。

不包括:耐火用陶瓷和生物陶瓷。

3153 日用陶瓷制品制造指供日常生活用的各种瓷器、炻器、陶器等陶瓷制品的制造。

包括:—餐用陶瓷器具:陶瓷碗、陶瓷碟、陶瓷杯、陶瓷盘、陶瓷壶等;—炊事及装储用陶瓷器具:缸、坛、陶瓷罐、陶瓷盆、陶瓷瓶等;—日用陶瓷杂品:家用桌上用品、盥洗用品,以及陶瓷笔筒、陶瓷烟灰缸、陶瓷挂衣钩等。

3159 园林、陈设艺术及其他陶瓷制品制造指以石英、长石、瓷土等为原料,经制胎、施釉、装饰、烧成等工艺制成的,具有艺术造型或花纹、图案等,主要供陈设、观赏或装饰用的纯艺术欣赏陶瓷制品和以欣赏为主的陶瓷陈列品、实用品的制造,以及其他未列明的陶瓷制品的制造。

包括:—园林艺术陶瓷:园林陶瓷桌子、陶瓷凳子、陶瓷花盆、陶瓷果皮箱等;—陈设艺术及美术装饰陶瓷:各种人物、动物、静物等的摆件或挂件,装饰用陶瓷挂座盘,陶瓷壁画,陶瓷雕塑,以及陶瓷制艺术花瓶、陶瓷茶具、陶瓷酒具等;—其他未列明的陶瓷制品。

1.2 行业现状1.2.1 国际从产量上看,中国是世界陶瓷的最大生产国,约占世界份额的一半,随后是西班牙、意大利、巴西等国。

2008年以来,陶瓷消费在亚洲地区保持良好的上升势头,而欧洲、日本以及美国等地区则从2008年开始,消费逐渐呈下降趋势。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年初有些国家的陶瓷销售跌幅更高达20%-50%。

国际陶瓷市场疲软,供大于求,但特、优、新、精产品,仍供不应求,尤其是高档卫生陶瓷。

日前,随着竞争的加剧,中、低档产品不再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国际陶瓷生产国也正把生产的重心向有重大利益和竞争潜力的高档化陶瓷产品转移。

未来国际陶瓷市场上艺术化也将成为消费市场的一个主要特点,艺术化陶瓷产品将普遍受到欢迎。

1.2.2 国内中国是全球陶瓷制造中心,生产的陶瓷出口至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年产量与出口金额均居世界首位。

目前中国日用陶瓷的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约70%,陈设艺术陶瓷占全球65%,卫生陶瓷占全球产量的50%。

我国虽是一个陶瓷生产大国,却不是一个强国。

产品以中低档为主,附加值较低,在国际市场售价不高。

陶瓷产能过剩,供大于求,企业为争夺市场,竞相压低价格,行业利润水平不断下降。

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品同质化严重,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

1.2.3 国内外技术比较一、陶瓷成型先进陶瓷生产国除杯类产品外,普遍采用阳模和热滚压成型,热风喷射干燥。

我国还大都是阴模成型,有相当部分的陶瓷企业是采用陈旧的坑道式烘房进行干燥,干燥时间长,干燥质量差,坯体易变形,而且污染严重,不利于安全生产。

石膏模仍采用低劣的β型石膏粉,用量大,不利于大规模自动化的陶瓷工业生产。

在上釉方面,大部分陶瓷企业还是以手工施釉、沾釉、漂釉为主,很难满足现代化大规模陶瓷工业生产的需要。

目前,在我国陶瓷企业中,如可塑法冲压成型,等静压成型以及高效率的微波和红外干燥技术等仍未广泛采用,成型设备的设计构思、新材质的应用、单机质量和成型设备的制作技术都难以适应现代化陶瓷生产的发展。

二、陶瓷烧成在我国,日用陶瓷工业的烧成工艺大都沿用传统的一次隔焰烧成工艺,所用的燃料主要为煤和重油(重油约占30%),烧成设备主要为倒焰窑和隧道窑,烧成制度人工控制,效率很低,烧成质量差。

而在国外(如日本、英国、意大利等),目前已普遍采用气体燃料,采用明焰快速烧成制度和二次烧成,窑炉已基本实现微机自动化控制,热效率和烧成质量都很高。

第二章市场分析2.1 市场规模近两年陶瓷制品业发展迅速,2009年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295亿元,增长率为16.55%。

金融危机过后,预计2010年陶瓷制品业的销售收入增长率有望保持在20%左右,将达到1550亿元。

表2-1 陶瓷制品业市场规模2.2 市场结构在陶瓷制品业的四个子行业中,“日用陶瓷制品业”销售收入所占比重最大,为整个行业的38.53%;其次是“特种陶瓷制品业”33.20%。

具体销售情况见下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3 进、出口情况2.3.1 进口一、进口额2009年我国陶瓷制品进口额为4.18亿美元,同比下降6.71%,随着国内外经济的进一步好转,国内对陶瓷的进口将有所增加,预计2010年进口增长速度为6.5%,进口总额将达到4.45亿美元。

二、进口产品结构2009年我国进口的陶瓷制品主要以高科技用陶瓷及其它未列明陶瓷为主,占86.4%,其他制品占比均较小,卫生陶瓷占8.2%,日用陶瓷占4.3%,艺术陶瓷占1.1%。

三、进口国家2009年我国陶瓷制品的主要进口地是欧盟、日本、美国和韩国。

其中从欧盟的进口额约占48.0%%,位居第一,日本占17%,美国占12.4%,韩国占4.7%。

2.3.2 出口一、出口额2009年我国陶瓷制品出口额约64亿美元,约占销售总收入的33.6%。

二、出口产品结构2009年我国陶瓷制品出口的产品中,日用陶瓷(包括艺术瓷及未列明陶瓷)出口额为32.0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0%,占比最大,其次是特种陶瓷及其他,出口额25.3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9.6%,占比最小的是卫生陶瓷,出口额6.67亿美元,占比10.4%。

三、出口国欧盟是我国陶瓷制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

2009年,对欧盟的陶瓷制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19.25%,其次是美国,约占出口总额的13.79%。

另外出口到韩国、日本、俄罗斯、印度等国的陶瓷数量也较多。

2.4 市场竞争2.4.1 业内企业性质中国陶瓷制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

一、企业数量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在我国的2183家规模以上陶瓷企业中,私营企业数量达到1178家,占53.96%,在数量上占比最大,具体分布如下:私营企业:1178家,占行业企业总数量的53.96%;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499家,占22.86%;国有企业:39家,占1.79%;其他企业:467家,占21.39%。

二、销售收入2009年陶瓷制品业销售收入为1295亿元,其中私营企业销售额629亿元,占行业销售总收入的48.58%;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销售额308亿元,占行业销售总收入的23.79%,二者之和占72.37%,其他性质企业占比均较少。

2.4.2 市场集中度我国陶瓷制品业市场集中度较低,业内大部分是投资较小的中小企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5年行业前十企业销售收入72.67亿元,而2005年陶瓷制品业销售总收入为627.38亿元,前十企业仅占11.6%。

另外,2009年广西三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额在陶瓷制品业的排名在前三位以内,而其2009年销售额约为11亿元,结合2009年行业销售收入1295亿元进行推测,2009年行业前十企业市场集中度不到10%。

2.4.3 竞争格局一、企业数量各省分布我国陶瓷企业分布相对较为集中,卫生陶瓷企业主要集中河南和广东,日用陶瓷企业主要集中在湖南、广东和江西,企业分布数量排名前十的省份如下表:二、销售收入各省分布我国陶瓷制品业销售收入排名前列的省是广东、山东、江西、湖南、河南,这五个省的销售收入合计占到了全行业的75.13%,前十省的销售收入合计占到了全行业的93.72%。

第三章国家政策及行业影响因素3.1行业准入政策目前我国对陶瓷制品业并未出台明确的准入制度,进入该行业的政策门槛较低。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是行业自律组织。

另:2007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明确了行业内限制和淘汰的陶瓷生产线,具体如下:限制类:50万件/年以下的隧道窑卫生陶瓷生产线;淘汰类:70万平方米/年以下的中低档建筑陶瓷砖,20万件/年以下低档卫生陶瓷生产线,建筑卫生陶瓷土窑、倒焰窑、多孔窑、煤烧明焰隧道窑、隔焰隧道窑、匣钵装卫生陶瓷隧道窑。

3.2 行业影响因素3.2.1 出口退税率的提高2009年6月1日起,我国上调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其中,多层瓷介电容器提高到17%,玻璃陶瓷制玻璃器皿等,以及实验室、化学或其他技术用瓷器等,提高到13%。

此次出口退税率上调,对于对出口依赖程度极高的陶瓷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

但是此次上调陶瓷出口退税率有多方面影响。

一是促进陶瓷产品出口,加快行业复苏。

二是提高技术陶瓷的出口退税率,可以推动我国陶瓷产业升级步伐,促使陶瓷企业更快地由传统陶瓷向技术陶瓷转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