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沐浴室工作制度
1.工作员洗手、戴口罩、系围裙。
2.调节室温至 24-28℃,水温约 38-40℃避免烫伤。
3.将新生儿置擦浴台上,解开包被,检查手腕、胸牌。
核对姓名、床号,脱去衣服,除去尿布,测量体温并记录。
4.将新生儿抱至浴盆中,用小毛巾擦净脸部,然后用浴水湿润头发和全身,在抹沐浴露于新生儿身上,先擦洗头部、颈部,然后洗上肢、腋下、躯干,最后擦洗腹股沟、臀部、下肢、注意洗净皮肤褶皱处,用温水冲净,防止浴水误入新生儿鼻、耳内及沾湿脐部。
5.洗毕,将新生儿包至擦浴台上,用浴巾擦干全身,在颈部、腋下和腹股沟等处扑婴儿爽身粉,脐部先擦 3%双氧水,再擦0.5%的碘伏,臀部擦 10%的鞣酸软膏,穿衣,兜好尿布,检查手腕、胸牌字迹是否清晰,脱落者及时补上,严防包错抱错,裹好包被由医务人员送回病房,核对母亲姓名、床号与新生儿胸牌无误后交新生儿监护人。
6.整理用物。
7.注意事项:
1)严格控制进入沐浴室人数,家属及其他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新生儿沐浴室。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所有沐浴用品一英一用,防止交叉
感染。
3)勿使浴水流入耳、鼻内,防止中耳炎、避免扑粉进入眼内和吸入呼吸道,注意皮肤有无感染,常规检查脐部,如发现有感染应及时处理。
4)沐浴过程动作应轻捷,防止受凉和损伤,随时注意观察新生儿病情、全身皮肤、肢体活动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沐浴,并报告医生给予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