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数控技术及数控机床试卷2标准答案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成绩:一.填空题(每题2分)1.数控机床是由控制介质、数控装置、伺服驱动装置、辅助控制装置、反馈装置、适应控制装置和机床等部分组成。
2.数控机床加工过程的加工路线是指刀具中心的运动轨迹和方向。
3.三相步进电机的转子上有40个齿,若采用三相六拍通电方式,则步进电机的步距角为 1.50。
4.数控机床的最小设定单位是数控机床能实现的最小位移量,标制着数控机床精度的分辨率,其值一般为0.0001~0.01mm,在编程时,所有的编程单位都应转换成与最小设定单位相应的数据。
5.通常把数控车床的床身导轨倾斜布置,可改善其排屑条件和受力状态。
提高机床的静刚度。
6.数控机床的工作台和刀架等部件的移动,是由交流或直流伺服电机驱动,经过滚珠丝杠传动,可减少进给系统所需要的驱动扭矩,提高定位精度、运动平稳性。
7.对步进电机施加一个电脉冲信号时,步进电机就回转一个固定的角度,叫做步距角,电机的总回转角和输入脉冲数成正比,而电机的转速则正比于输入脉冲的频率。
8.位置检测装置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闭环系统中,它的主要作用是检测位移量,并发出反馈信号与数控装置发出的指令信号进行比较,如有偏差,经放大后控制执行部件,使其向着消除偏差方向运动,直至偏差等于零为止。
9.刀具半径补偿功能的作用就是要求数控系统根据工件轮廓程序和刀具中心偏移量,自动计算出刀具中心轨迹。
10.伺服系统的输入是插补器发出的指令脉冲,输出是直线或转角位移。
11.数控机床工作台和刀架等部件的移动,由交流或直流伺服电机驱动,经过滚珠丝杠传动,减少了进给系统所需要的驱动扭矩,提高了定位精度和运动平稳性。
12.光栅依不同制造方法有透射光栅和反射光栅两种。
数控机床中常用透射光栅做位置传感器。
二.选择题(每题2分)1.闭环伺服系统使用的执行元件是(1,2)(1)支流伺服电机(2)交流伺服电机(3)步进电机(4)电液脉冲马达2.步进电机的角位移与(4)成正比。
(1)步距角(2)通电频率(3)脉冲当量(4)脉冲数量3.数控机床CNC系统是(3)(1)轮廓控制系统(2)动作顺序控制系统(3)位置控制系统(4)速度控制系统4.采用DDA法加工第一象限的斜线,若偏差函数值大于零,规定刀具向(1)方向移动。
(1)+X (2)-X (3)+Y (4)-Y5.数控机床有不同的运动形式,需要考虑关键与刀具相对运动关系和坐标系方向,编写程序时,采用(4)的原则。
(1)刀具固定不动,工件移动(2)铣削加工刀具固定不动,工件移动;车削加工刀具移动,工件固定(3)分析机床运动关系后再根据实际情况两者的固定和移动关系(4)工件固定不动,刀具移动。
6.选择刀具起始点时应考虑(1,2)(1)防止与工件或夹具干涉碰撞(2)方便工件安装测量(3)每把刀具刀尖在起始点重合(4)必须选在工件外侧。
7.数控机床伺服系统是以(2)为直接控制目标的自动控制系统。
(1)机械运动速度(2)机械位移(3)切削力(4)切削用量8.指出下列哪些误差属于系统的稳态误差(1)。
(1)定位误差(2)跟随误差(3)轮廓误差(4)定位误差和跟随误差三.简答题(每题5分)1.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有何特点?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采用交流调速电动机或直流调速电动机,可实现无级调速,转速高,功率大,变速范围大,变速迅速可靠,以适应高速、大功率切削以及加工中采用合理的切削用量。
2.试论述数控机床的进给伺服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分别的作用如何?伺服系统常用的驱动元件是什么?由伺服驱动电路、伺服驱动装置、机械传动机构及执行部件四部分组成。
它的作用是:接收数控系统发出的进给速度和位移指令信号,由伺服驱动电路作转换和放大后,经伺服驱动装置(直流、交流伺服电机,功率步进电机,电液脉冲马达等)和机械传动机构,驱动机床的工作台、主轴头架等执行部件实现工作进给和快速运动。
伺服系统常用的驱动元件是步进电机、直流伺服电机和交流伺服电机。
3.简述数控车床采用钢板焊接床身的原因。
采用钢板焊接床身结构可采用最有利于提高刚度的筋板布置形式,能充分发挥壁板和筋板的承裁及抵抗变形的作用;焊接结构还无需铸造结构所需的出砂口,有可能将基础件做成完全封闭的箱形结构;钢板的弹性模量E比铸铁的弹性模量E大几乎相差一倍。
因此,在结构相同时,E值大的材料刚度则高。
四.计算题(每题9分)1.若加工第一象限直线OE,起点为O(0,0),终点为E(7,4),设累加器为3位,试按DDA法进行插补计算,并绘出插补轨迹图。
解:将X e=7及Y e=4化成二进制数X e=111B及Y e=100B存放在Jvx及Jvy 中,选寄存器容量为三位,则累加次数m=23=8。
插补运算过程如下表所示,插补轨迹见图3-24所示。
2.步进电机转子有80个齿,采用三相六拍通电方式,经丝杠螺母传动副驱动工作台做直线运动,滚珠丝杠导程为5mm ,工作台移动最大速度为6mm/s ,求:● 步进电机的步距角θ● 工作台的脉冲当量δ● 步进电机的最高工作频率f答五.论述题(每题9分)1.为什么要对工件廓形进行拟合?答:由于大多数数控机床上只具备直线和圆弧插补,所以在连续控制系统的数控机床上加工成形轮廓的工件时,都先要对工件廓形曲线进行拟合,代替原来的轮廓曲线,然后才能使用数控机床的G 功能加工出所需的廓形曲线。
2.试画出框图说明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
答: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首先将零件图纸的形状、尺寸和技术条件、加工工艺等按照规定的格式和代码,记录在输入介质上(例如穿孔带、磁带和软磁盘等),并输入数控装置。
数控装置由输入、信息处理和输出三部分构成。
输入介质通过输入单元(例如光电读带机)后,转换成可以识别的信息,由信息处理单元加以处理,再通过输出单元发出位置、速度等指令(脉冲信号)给伺服系统。
伺服系统的作用是将来自数控装置的各种指令,转换成机床移动部件运动。
反馈系统再将机床的实际位置、速度等参数检测出来,转换成电信号,输送到数控装置,使数控装置能够校核该机床实际位移情况是否与指令一致,并发出指令纠正所产生的误差。
对于一些高效率和加工精度较高的数控机床还有适应控制系统,以补偿加工环境参数的变化。
Hz v f plus mm L mkz 60001.06/01.036075.0*5360*75.080*2*336036000000========δθδθ=3(3) 动态响应速度快;(4) 高的位移情度;(5) 能够频繁地启动;、计算题 1、 插补第一象限直线OE ,起点为O (0,0),终点为E (5,3),写出插补过程并画出轨迹运动图。
解:因终点最大坐标值为5,取累加器、被积函数寄存器、终点计数器均为三位二进制寄存器,即N=3。
则累加次数823==n 。
插补运算过程见表5—3,插补轨迹见图5—9。
表5—3 插补过程表1 填空题 1、数控机床程序编制的方法分为 手工编程 、 自动编程 两种。
2、数控系统只能接受 数字 信息,国际上广泛采用两种标准代码为 G 、 M 。
3、在铣削零件的内外轮廓表面时,为防止在刀具切入、切出时产生刀痕,应沿轮廓___切向____方向切入、切出,而不应__法向_____方向切入、切出。
4、F 指令用于指定 进给速度 ,S 指令用于指定 主轴转速 ,T 指令用于指定 刀具 ;其中F100表示 进给速度100mm/min ,S800表示 主轴转速800r/min 。
5、编程常用指令中绝对尺寸用 G90 指令,增量尺寸用 G91 指令。
6、数控系统中指令G40、G41、G42含义分别是 取消刀具补偿 、 左刀补 、 右7、数控系统中指令顺圆插补指令是G02 ,逆圆插补指令是G03 。
8、数控机床程序编制的方法有手工编程、自动编程。
9、数控系统中M01、M02、M03指令的的功能分别是、主轴停止、主轴正转。
10、数控系统中G02、G03、G04指令的的功能分别是顺圆插补、逆圆插补、。
11、程序段 G97 M03 S800的含义是主轴正转转速800r/min。
12、数控机床的三个原点是指机床、工件、参考。
13、在数控车床上,如刀具当前位置在点A(10,-20),执行程序段G98 G01 U20.0 W50.0 F100后刀具将位于点B,则B点的绝对坐标为( 30, 30);该程序段中F100表示的意义是:进给速度100mm/min 。
14、M98、M99的含义分别是调用子程序、子程序结束。
15、数控系统S1500、T0200指令含义分别是主轴转速1500r/min、0号刀具02号补偿。
16. 数控机床按控制运动轨迹可分为点位控制、直线控制和三维轮廓控制几种。
17. 在轮廓控制中,为了保证一定的精度和编程方便,通常需要有刀具长度和半径补偿功能。
18. 数控机床实现插补运算较为成熟并为大多机床所具有的是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功能。
19. 与机床主轴重合或平行的刀具运动坐标轴为z 轴,远离工件的刀具运动方向为正方向。
20.光栅依不同制造方法有反射和透射两种。
2、在题图2-4中,当不考虑刀具的实际尺寸加工下面轮廓形状时,试编写加工程序。
题图2-4O0000N10 G50X200Z100N20 G00X132Z82M03S800N30 G71P 40 Q 80 U4W2D7F3.0S500N40 G00X80Z82S800N50 G01X100Z55F1.5N70 G02X132Z10R8 N80 G01Z0N90 G70P40Q80N100 G00X200Z100 N110 M02N120 M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