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 情 备忘录第八集:创新元素(解说词)网络收集

国 情 备忘录第八集:创新元素(解说词)网络收集

CCTV2《国情备忘录》第八集:创新元素(解说词)2001年,北京向国际奥委会承诺,将奥运圣火传递到珠峰,国际奥委会曾表示了担忧:在高海拔、低温、缺氧、大风的环境下,明火很难存在。

实现这个伟大的创意,需要真正的实力,尤其是科技的实力。

2008年5月8日,在世界之巅,那是一次受到世人瞩目的点燃,那一刻的画面传向了全世界:在零下30摄氏度的低温、每秒18米狂风和极度缺氧的环境下,圣火被点燃。

雄峰峻岭、皑皑白雪,燃烧着的红色火苗在世界最高峰昂然跃动。

从体育的角度看,这,意味着人类能够达到勇气和耐力的新高峰,但是,同样让外界印象深刻的还有中国创新的力量和决心。

国情备忘录——创新元素【解说】:这是位于北京南郊一家中国航天工业的核心研究机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这家机构研制生产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从1970年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已成功地发射了70余颗国内外卫星,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确立了我国航天的地位。

1999年11月20日成功发射“神舟一号”无人飞船,2001年1月10日成功发射“神舟二号”。

2002年3月25日成功发射“神舟三号”。

2002年12月30日成功发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成功地将我国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有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将两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实现了宇航员太空行走。

这是一张长长的发射记录,在这里,从来没有以市场换技术的说法,从来没有贴牌加工的产品,但却拥有世界一流的航天核心技术。

我国的航天与航空相比,走的是不同的发展道路。

航天工程由于各种原因,无法靠向国外引进技术来完成,几乎完全靠自主创新。

200余名型号总设计师、总指挥平均年龄只有44岁,月球探测工程研制队伍平均年龄不到40岁。

神七任务中,火箭试验队的科技人员平均年龄不到40岁,飞船试验队人员平均年龄在30到35岁之间。

就是这支队伍,打造出了中国的航天品牌——长征系列火箭。

与航天的成就相比,我国航空工业,特别是民用航空工业,却是另一番景象。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曾经多次尝试与国外飞机制造商合作生产干线飞机。

而外国飞机制造商为了将其产品打入我国市场,也愿意采取某种深度的合作生产方式。

但是在知识产权和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上,包括麦道公司在内的所有外国飞机制造商绝不肯做出丝毫的让步——世界上没有哪个制造商愿意培养出一个自己的竞争对手。

引进,并没有锻造出中国制造大飞机的核心能力。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按照经济学原理,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它取决于四个方面,第一,就是生产要素配置的完善,第二,是投入的增加,第三,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第四,是技术进步。

那我们看,我们这三十年走过的路。

第一,我们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们在城市,进行各种各样的改革,那么我们整个经济体制。

由过去的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

这些我们可以把它归纳到,它解决了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第二,我们再来看投入,我们这三十年,我们的投入不断地增加,所以过去我们三十年的经济增长,很重要的是这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是一连串我国古人创造的记录——贾思勰,科学典籍<<齐民要术>>是世界上被完整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农书;蔡伦,东汉时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发明了用树皮等植物纤维造纸的方法;沈括,宋代科学家,世界上最早发现了磁偏南现象;郑和,成就了世界上最早进行大规模远洋航行的船队。

古代中国创造出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从而奠定了世界科技史中卓越的地位。

但近代和当代,电灯、电话、电视、汽车、飞机、卫星,半导体、电脑网络,这些重大的发明都是外国人做出来的,在世界级的发明家的队伍里边很少能看见中国人的身影。

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袁正光而世界上重大的科学与技术,发现和发明,基本上都出自于前二十的国家,也就是二十名以后的国家,就属于基本上没有创新能力的国家,所以我们还在二十名以后。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丹麦、芬兰、瑞典、韩国、新加坡等。

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

这里是我国最有名的制造业基地¬——广东东莞。

2008年10月16日,我国最大的玩具制造商合俊集团向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提出自行清盘的呈请。

一个庞大的企业在金融危机中轰然倒下。

2009年6月1日,地球的另一端,拥有百年历史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也在金融危机中正式向纽约联邦法庭申请破产保护……但仅仅过了40天,通用汽车公司正式摆脱破产保护,一个新的通用公司诞生了……合俊公司的倒下,震动了整个我国玩具制造业,也震动了每一颗曾为“中国制造”感到自豪的心,人们希望合骏公司也能像美国通用公司那样重新站起来,但直到今天,依然没有……是重新站起来还是只能倒下去,其决定性的力量,是实力,这种实力不仅仅是金钱,还有核心技术和品牌价值,要拥有真正的实力,中国确实需要走一条创新之路。

“东莞塞车,全球缺货”。

这曾经是国人引以为荣的一种说法。

世界工厂的名称也是由此而来。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需要可以吸纳大量就业人口的制造业,但我们制造出的产品大部分利润却不在我国。

这个鼠标生产链中的利益分配是这样的:一只销售价40美元的无线鼠标,苏州的装配厂只得3美元,罗技公司凭拥有品牌得8美元,13美元给掌握芯片技术的零部件供应商,剩下的16美元归渠道商。

从这个利益分配链上可以看到,罗技公司450名员工的薪水要极大地超过苏州那家企业4000名职工的薪水。

也就是说,靠简单装配所分享的利益是最少的。

而反映鼠标核心价值的芯片制造技术,这部分的价值就明显体现了自主创新的价值。

类似这种体现自主创新价值的利益分配,被称为“鼠标现象”。

当“鼠标现象”从产业链上投射到整个制造产业层面上时,我们能看到的是这样一些数字。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的航空市场,但是,我国约2300架民用客机几乎全部来自进口;我国的数码相机年消费量超过1000万台,但是,市场上95%数码相机都是国外品牌;我国每年要花费6000亿元从国外进口重大制造设备,光纤制造装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的85%、石油化工装备的80%、轿车工业设备、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被进口产品占领;而我国制造业GDP 1/3以上是外资或者合资企业完成的。

在庞大的世界经济的大蛋糕中,我国企业生产低端产品,其结果是只能分得“蝇头小利”。

一顶“中国制造”的帽子,在美国可以卖到26美元,我国企业卖给美国人只要1美元。

一件来自我国生产的毛绒玩具德国人售价是20欧元,而在我国出厂价格仅为1. 4欧元。

一台在美国售价为79美元的中国产MP3,我国企业获得的纯利润只有1. 5美元。

我国手表产量占全球80%,每只手表平均出口价格仅为1. 3美元,而一只瑞士手表的平均出口价格是国产手表的300倍。

与此相对应的是,目前全国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科技研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平均比重仅占0.56%,而美国、日本和韩国大多数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其销售收入一般都在4%左右。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通常认为超过70%主要是依靠技术进步来实现增长的,这认为是一个创新国家的重要指标,目前中国只有不到40%是依靠技术进步实现的,而60%以上仍然是靠资金、资源和人力的投入实现的。

我国企业在一些领域并非没有机会。

这是全球第一台vcd机,它产自安徽的万燕公司。

至今仍保持着在家电产品中唯一由我国自己创立的产品纪录的vcd,现在被当成陈列品,存放在安徽现代电视技术研究所的展览室里,一张用打印纸制成的小纸板上赫然写着它的名字——世界上第一台VCD机。

很多人不会知道,万燕公司生产的第一批1000台VCD机,几乎都被国内外各家电公司买去做了样机,并成为解剖的对象。

在随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万燕悄悄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中国人造出了VCD,但以VCD技术为开端的DVD技术,我国企业却不得不面对被众多跨国公司追索专利费的窘境。

2002年2月,美国杜比公司要求我国DVD企业为每台DVD机支付1美元专利费。

2002年4月,6C联盟要求我国DVD企业为每台DVD机支付专利费12美元;2004年4月,法国汤姆逊要求我国DVD企业为每台DVD机支付专利费最低2美元;2005年1月,MPEGLV(动态图像专家组)要求我国DVD企业为每台DVD机支付专利费2. 5美元。

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袁正光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那么你的专利少了,那么你就去买别人的专利,引进别人的技术,就要付给别人的报酬。

创新中的品牌要素,我国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今天的差距也是明显的。

2004年,一个世界权威机构做品牌价值排名,第一名是美国的可口可乐,价值69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我国湖南省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2009年,这个全球品牌排名的第一名是以技术见长的一家美国公司——谷歌,其价值超过1000亿美元。

发明专利是衡量创新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2007年我国已授权的发明专利数为67948件,远远低于日本的164954件。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李正风博士在美国专利局和日本专利局,以及欧盟专利局同时注册并且被授权的这样一些专利,这些专利一般来讲代表着比较高的技术水平,而且在全球市场范围内,他们有比较大的影响力,从某种角度来讲,拥有三方专利数量的多少,反映了一个企业或者是一个国家,技术能力的强弱。

2008年,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当年的发明专利授权量为93706件,其中50%以上是来自外国的公司,大量的是跨国公司。

来自国外的专利申请所集中的领域主要是高科技。

第一位无线电传输,第二位移动通讯,第三位:电视系统、半导体,第四位:西药。

来自国内的专利申请最集中的区域,第一位是中药,第二位是非酒精饮料,第三位食品,第四位是中文输入法。

在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种专利中,国人申请一百件专利,其中发明只有十八件,八十二件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而来自国外的申请,一百件中有八十六件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发明专利。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李正风博士我们可能成为第三大发明大国,但是我们出口当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这些产品,比例比较低,那么研究统计还不到10%,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实际上进行这样一些产品的生产的时候,投入了时间,投入了人力,投入了资源,但是我们相当大一部分利润,实际上是被那些拥有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的一些公司拿走,我们实际上获得的仅仅只是比较小的一部分利润的份额。

缺少核心技术,让我国的企业全球产业链分工中,蛰伏在最低端的环节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