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锈润滑剂-MSDS

防锈润滑剂-MSDS

致突变性:
中枢神经系统受抑 :征兆/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嗑睡、缺乏协调、反应迟钝、说话含糊、眩晕和意识丧失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用作销售的产品在危害物质处理设备中处理废产品。设备必须能处理喷雾罐 。
废弃处置的特殊指导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CN21057
UN编号:
1950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运输注意事项:
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损坏。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防高温。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2月国务院发布)
物质安全资料表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防锈润滑剂
化学品英文名称:
rust inhibiting lubricant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
CAS No.:
分子式:
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其他信息:
食入:
不要催吐,除非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这样做。给患者两杯水, 不要给已失去知觉的人口服任何东西就医治疗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密闭容器接触火源的热量可能产生压力和爆炸。蒸气可能沿着地面移动很远的距离,到达点火源处。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适用的灭火剂:使用B类灭火剂(例如:化学干粉,二氧化碳)
呼吸系统防护: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喷雾。
根据污染物在空气中的浓度并遵守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署(OSHA)的规定,选择一种下列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研究所(NIOSH)认可的呼吸器:半遮面或全遮面供气式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
单一或结合起来穿下列防护品,以避免眼睛接触。
1.戴有侧翼保护片的安全眼镜
2.戴通气护目镜。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74
引燃温度(℃):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溶解性:
主要用途: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稳定
禁配物:
避免接触的条件:
避免撞击或磨擦电火花或火焰、高切削和高温条件
灭火程序:水可能无法有效灭火但能冷却接触火的容器和表面以防爆炸。佩戴全套防护设备(Bunker Gear)和自供式呼吸器(SCBA).
消防的特殊指导:加压喷雾罐中含有易燃性物质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个人预防措施:参考物质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其他章节以了解物理和健康的危害、呼吸防护、通风和个人防护设备等资料。
身体防护:
避免皮肤接触。穿防护工作服
手防护:
建议使用由下列材料制成的手套:丁腈橡胶
其他防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液化石油气、煤油、溶剂脱蜡、蒸馏液(石油)
外观与性状:
黄色液体,具有油和推进剂的气味
pH:
熔点(℃):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1.溢出应急处理:密封容器。
2.未防护的人员从危害现场撤离。
3.熄灭所有点火源。
4.用新鲜空气通风工作场所
5.将溢出物收集于容器内。
6.将泄漏的容器放在通风罩下。
7.用专业人员选择的适当的吸附材料来清理此产品残余物。用新鲜空气来
8.通风操作场所。阅读和遵照溶剂标签和安全技术说明书上的安全防护指导来使用此产品。将产生的含有残余物的溶液收集起来 置于金属容器。
4.处理该物质时禁止吸烟。
5.不要在火焰或白热物质附近喷洒。
6.防爆:远离热,电火花,明火和其他点火源保存。
7.防静电:避免静电释放。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前苏联MAC(mg/m3):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建议通风:采用通常的稀释通风和局部排气通风来控制蒸汽或喷雾在空气中的接触浓度低于职业接触限值,如果通风不足,要佩戴防毒面具
9.尽快废弃处理收集起来的物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1.保持容器密闭。
2.不要将容器刺破或焚烧即使是使用完毕。
3.仅作工业或专业之用。
4.避免接触氧化剂
储存注意事项:
1.不要将储存容器偏一边存放。
2.不相容的物质:远离酸储存。远离热源储存。远离阳光直射处储存。远离氧化剂存放
3.防火:在更换材料时,稳固地将容器置于地上,并穿上低静电或适当接地的鞋。
聚合危害:
不会出现危害的聚合反应
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无资料;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轻度眼睛刺激:征兆/症状包括充血、肿胀、疼痛和流泪。
致敏性:
在有危害的量的接触下可能通过皮肤吸收。中等皮肤刺激:征兆/症状包括发红、肿胀、骚痒和干燥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16483-2000)
特殊法规资料
根据欧洲法规来分类:F+代表极易燃;N代表对环境有危害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环境危害:
对水生生物有毒,对水生环境可能引起长期有害作用
燃爆危险:
极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被玷污的衣服和鞋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皮肤。就医治疗重新使用前将被玷污的衣服和鞋子洗干净
眼睛接触:用大量的水冲洗ຫໍສະໝຸດ 睛如果症状持续,就医治疗吸入:
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如果症状加剧,就医治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