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十二页例6。
教学目标
1.认识改写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
2.在经历探究改写方法的过程中, 使学生体验到大数改写的必要性,理解改写的方法和依据,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和快乐。
教学重点
掌握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整万数的改写方法和依据。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课件出示我们沧州的特产金丝小枣的图片,问同学们喜欢吃金丝小枣吗?一下子把同学们的注意力拉到课堂上来,然后出示金丝小枣丰收的图片,展示明明家枣园的产量,和红红家枣园的产量。
然后提出疑问,谁家的产量更高一些,怎样读写更方便呢?
今天呀,我们学习的主题就是亿以内数的改写。
(板书课题: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展示明明家和红红家金丝小枣产量的数据,教师提出疑问,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请小组代表回答自己的发现,预设:这几个数的末尾都有4个0,也就是个级全都是0。
2、教师总结概括,像这样的个级全是0的数,我们叫做整万数。
而在生活中,有时需要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这样读、写起来比较方便。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几个人合作试着将这两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先在小组内讨论这两个数的组成,并尝试改写,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发现的规律。
4、老师结合学生的汇报,组织学生总结改写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改写的方法:把整万数末尾的4个0去掉,再添上一个“万”字。
5.引导学生比较改写后数的大小有无变化。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派代表汇报本组的发现,然后老师总结概括:数值的大小没有改变,只是形式发生了改变。
三、课堂练习
1.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250000 =25万
3200000=320万
7580000=758万
请学生到黑板上来板演,其他同学判断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其他学生来订正。
2.读出下面各数,然后把它们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一个人的头发约有80000到90000根。
(8万 9万)
(2)一个人的血管总长约40000000米。
(4000万)
(3)人一年平均眨眼睛约55000000次。
(5500万)
(4)2010 年上海世博会共有约2000000名志愿者,累计参观人数约73080000人次。
(200万 7308万)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以上题目,然后请学生来回答。
四、课堂总结
把整万数末尾的4个0去掉,再添上一个“万”字。
板书设计
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
120000=12万
70000=7万
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把整万数末尾的4个0去掉,再添上一个“万”字。
教学反思
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一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不难,所以整节课在让学生理解了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意义和作用之后,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先是说一说数的组成,认识整万数,不仅可以认识到这些数都是整万数,而且在感悟其特点的同时,为后面探究改写的方法打下了基础,再尝试改写。
这里着重让学生尝试改写,交流改写的具体过程,并在沟通改写前后两个数的联系和区别中,把握改写的关键,最后总结改写的方法。
整节课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一般、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