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8)沪民终37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执行案外人):李忠文,男,1971年2月18日出生,汉族,住浙江省温州市。
上诉人(原审原告、执行案外人):李卫东,男,1970年10月15日出生,汉族,住浙江省温州市。
以上两上诉人共同委托诉讼代理人:刘定邦,北京炜衡(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申请执行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嘉定支行,地址上海市嘉定区。
负责人:周捷,行长。
委托诉讼代理人:盛晓玲。
委托诉讼代理人:潘晔。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被执行人):上海超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嘉定区。
法定代表人:杨德凤。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被执行人):杨德凤,女,1972年4月22日出生,汉族,住福建省。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被执行人):张月生,男,1967年4月12日出生,汉族,住福建省。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被执行人):张雅玲,女,1992年2月22日出生,汉族,住福建省。
被上诉人(原审第三人、被执行人):上海国际机电五金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嘉定区。
法定代表人:杨德凤,经理。
上诉人李忠文、李卫东因与被上诉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嘉定支行(以下简称建行嘉定支行)、上海超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超强公司)、杨德凤、张月生、张雅玲、上海国际机电五金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机电公司)案外人执行异某之诉一案,不服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17)沪02民初817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
本院于2018年2月5日立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
上诉人李忠文、李卫东共同委托诉讼代理人刘定邦,被上诉人建行嘉定支行委托诉讼代理人盛晓玲、潘晔到庭参加诉讼。
被上诉人超强公司、杨德凤、张月生、张雅玲、机电公司经本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
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李忠文、李卫东上诉请求:(2017)沪02民初817号民事判决没有法律与事实依据,应予撤销,并终止对嘉定区安亭镇方德路XXX号XXX-XXX号第2层房产(以下简称系争房产)的执行。
事实理由:1、两上诉人与机电公司就系争房产存在真实的买卖关系。
首先,李阿木依据联建商用房协议(以下简称联建协议),从机电公司处取得13-14号整幢房产,后又与两上诉人协商,将14号1层、13-14号2层改由李忠文、李卫东购买。
其次,该房产虽然有四个独立产证(13号1层、14号1层、13-14号2层、13-14号3层),但结构上2层与3层不能独立进出,只能整幢购买。
除13-14号2层之外,其他三处均已办出产证,根据办理产证通知记载,要求预售合同、购房发票、完税证明齐备,故系争房产也有合同、发票、完税证明,当初办理产证时,两上诉人已将上述材料交给机电公司。
最后,交房接洽单和租赁协议也已证明系争房产出让给两上诉人属实。
2、系争房产未办理过户手续,源于原始密码错误,之后机电公司管理层又发生了变更,并非一审法院认为系两上诉人怠于行使权利的原因。
两上诉人在庭审期间提交“责令提交证据申请书”,申请本院要求机电公司提供申请书所列材料。
建行嘉定支行辩称:一审法院判决适用法律与事实认定正确,应予维持,两上诉人的上诉请求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某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执行异某复议规定)相关规定。
理由如下:1、建行嘉定支行依据其与机电公司金融借款案的生效裁判,查封登记于机电公司名下的系争房产,应受法律保护。
2、联建协议的签约人系李阿木,涉系争房产的抵押贷款合同、回购协议的签约人也为李阿木及其配偶林美英。
3、系争房产的物业管理费、市场管理费等都是李阿木缴纳。
4、系争房屋首付款支付人系陆兴云,其也曾购买机电公司的其他商铺,结合支付款项与首付款的不一致、购房发票记载的金额也少于联建协议约定的房屋价款,两上诉人并未支付全部房款。
5、系争房屋查封后,两上诉人在三年多时间里不采取相应措施,从系争房产2007年可办理产证距起诉已超过10年,是因自身原因没办理过户登记。
李忠文、李卫东向一审法院起诉请求:确认系争房产为李忠文、李卫东所有,并停止对该财产的执行。
一审法院认定以下事实:1、案件由来。
2015年4月21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二中院)作出(2015)沪二中民六(商)初字第5号民事调解书,确认超强公司结欠建行嘉定支行借款本金人民币31,965万元(以下币种相同)及相关利息,机电公司、杨德凤、张月生、张雅玲对超强公司所负债务承担共同还款责任等。
该案审理过程中,二中院于2015年1月21日诉讼保全查封了机电公司名下系争房产。
因未按期履行还款义务,产生了后续的(2015)沪二中执字第571号案。
而后李阿木、李忠文、李卫东就执行提出案外人异某,(2017)沪02执异55号执行裁定书,裁定驳回三人的异某请求,李忠文、李卫东遂提起本案异某之诉。
2、系争房产的购买情况。
2004年4月15日,机电公司(甲方)与李阿木、李卫东(乙方)签订联建协议,约定双方联建包括系争房产在内的13-14号房产,总价869,440元;并约定了分期付款期限,还约定甲方帮助乙方落实每间10万元以内的银行借款。
该协议乙方落款为李阿木一人。
2005年12月14日,机电公司向上海旺凯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签发《交房接洽单》,该接洽单记载,“李阿木业主购方德路XXX弄XXX-XXX号+贰-叁楼贰(套/间)房款已交清,天然气不给开通,请给予办理交房手续”。
财务审核签章一栏加盖“房款核讫”印章,并注明“该业主房款贷款尚未到账”。
2007年5月28日,机电公司向李阿木开具13号1层、13-14号3层的购房发票,向李忠文、李卫东开具14号1层的购房发票。
2007年6月5日,李阿木取得13号1层、13-14号3层房地产权证,李卫东、李忠文取得14号1层房地产权证。
现系争房产还登记在机电公司名下。
3、系争房屋使用情况 李阿木与机电公司签订《二期商用房代理租赁协议》,约定李阿木委托机电公司出租13-14号的商用房,底层商铺2间,建筑面积96平方米,二三层商铺2间,建筑面积192平方米。
委托招商期限自2005年12月14日起至2006年6月30日止。
2006年3月27日,李阿木与深圳发展银行上海嘉定支行、机电公司签订《房地产买卖抵押贷款合同》,以其13-14号3层商铺作抵押,向该银行贷款10万元。
4、其他情况 (2017)沪02执异55号执行裁定书认定,李阿木与机电公司签订联建协议,约定机电公司向李阿木出让包括系争房产在内13-14号房产,实为房屋买卖合同。
另外,李忠文、李卫东提供加盖“上海国际机电五金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印章的证明,以证明李阿木已经支付了上述4套房产的全部房款,机电公司亦开具了4张发票,涉案房产未办出产证是机电公司原始密码错误所致。
机电公司否认出具过该证明。
一审法院认为,案外人执行异某之诉审查的内容应为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的实体权利是否足以排除执行。
现涉案房产登记在机电公司名下,不动产登记簿是物权归属和内容的根据,故李忠文、李卫东要求确认涉案房产归其所有,本院不予支持。
又,与机电公司签署联建协议的是李阿木,李阿木与李忠文、李卫东协商,将14号1层、13-14号2层改由李忠文、李卫东购买后,三方也没有与机电公司重新签订购房合同。
(2017)沪02执异55号执行裁定书,驳回李阿木、李忠文、李卫东的异某请求后,由李忠文、李卫东提起案外人执行异某之诉。
现无证据证明李忠文、李卫东与机电公司就涉案房产签订过购房合同,其基于李阿木与机电公司签订的联建协议主张不动产买受人的物权期待权,要求排除建行嘉定支行的执行,不符合执行异某复议规定第二十八条的规定。
再,联建协议履行过程中,李阿木、李忠文和李卫东陈述,系争房产因原始密码错误无法办理过户手续,但从2012年取得重置密码至2015年1月被法院查封的2~3年的时间里,没有证据证明李阿木、李忠文和李卫东催促机电公司办理房产过户手续,该三人也未通过诉讼等法律途径主张权利,属怠于行使权利,对涉案房产未办理过户登记负有过错。
据此,一审法院判决:驳回李忠文、李卫东的诉讼请求。
本院二审期间,当事人均未提交证据,本院对一审查明事实予以确认。
另外,本院向机电公司寄送了两上诉人提交的“责令提交证据申请书”,也已被签收,但机电公司既未参加庭审也未提供申请书所列材料。
本院认为,两上诉人提起案外人执行异某之诉,目的在于阻却对系争房产的执行行为,依据是其对该房产有足以排除查封的实体权利。
本院对此不予认可,结合各方诉辩意见阐述如下: 第一,建行嘉定支行作为生效裁判确定的债权人,因系争房产仍登记在机电公司名下,法院依其申请对债务人机电公司之责任财产-系争房产采取执行措施,并无不当。
第二,两上诉人未证明对系争房产享有对抗执行的实体权利。
首先,两上诉人主张对系争房产享有对抗执行的物权期待权,但并未提供充分证据证明。
两上诉人提出13-14号结构上具有整体性,应整体出售,但亦指出13-14号房产同时有四份产证。
同时两上诉人也提出,其与机电公司就系争房产有预售合同、完税凭证、购房发票,现被机电公司保存,但本院注意到,获得13-14号房产依据之一“联建协议”的签约人是李阿木,不是两上诉人。
而后再改由分割出售的13号1层、13-14号3层、14号1层也有对应完备的预售合同、购房发票等。
虽然两上诉人强调一起合并出售的涉系争房产,其预售合同、购房发票等由机电公司保管,并没有相关证据印证,且上述证据材料通常为多联并非单联。
一审法院综合考虑上述情形,没有直接认定两上诉人对系争房产享有物权期待权并无不妥。
其次,即便两上诉人享有物权期待权,也没有产生足够的公示效力。
即使两上诉人对系争房产享有物权期待权的主张成立,毕竟还属物权的预备阶段,需要足够的公示才能对抗其他债权,进而阻却其他债权人对系争房产的执行行为。
像两上诉人所言,李阿木通过联建协议购入13-14号整幢房产,又因资金问题转给两上诉人,系争房产的购买情况具有复杂性、内部性,应具备更充分的公示条件才能对抗其他债权的执行。
本院也注意到无论系争房产的物业管理费,还是市场管理费支付凭证,记载的付款人都是李阿木。
即使不考虑系争房产所登记的权利人因素,两上诉人也未采取足够且充分的形式向外公示其对系争房产的权益。
且从2007年至2015年法院查封系争房产,两上诉人也一直未采取必要措施督促机电公司办理系争房产产权登记。
一审法院认为两上诉人对系争房产权利不能对抗执行,亦具有合理性。
综上所述,李忠文、李为东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
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一百七十四条的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