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1单元 第1课 第1框 思维的含义与特征精品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第1单元 第1课 第1框 思维的含义与特征精品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素
研 学
养
议
达
题
标
·
提
固
素 养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
课
识
时
整
分
理
层
巧
作
调
业
用
返 首 页
2
·
素
研 学
养
议
达
题 提
标
逻辑脉络:本单元的基本逻辑关系为:从异同、特征、形态角 固
·
素
双
养 度谈思维的基本内涵;从条件、含义、特征角度谈科学思维的内涵; 基
知 思维的作用、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主要说明树立科学思维的重要性; 课
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
作 业
用
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返 首 页
23
·
素
研 学
养
议
达
题
标
·
提 素
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
固 双
养
基
能动性 识。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错误的思维_歪__曲__
知 识
地反映认识对象
课 时
整
分
理
层
巧
作
调
业
用
返 首 页
·
24
养
议
达
题 提
标
(1)要获得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就要在实践中接触和变革 固
·
素
双
养 事物,占有丰富、真实的感性材料,然后对其进行科学的加工制作, 基
知 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课
识
时
整 理
(2)思维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弄清它是否
分 层
巧
作
调 符合客观实际,能否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巧 调 用
28
能够弥补直接感知的
素
养
不足,克服感性认识的
达
标
·
局限,更深刻、更正确、凭借思维的概括性,人们才能 固 双
更全面地反映客观事 以简驭繁地认识世界,从千差 基 作用
物。这种间接性也可能 万别、纷纭复杂的事物现象中 课
因为感性材料的虚假 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时 分
层
或片面,或加工制作的
作
业
失误,导致认识失真
达
提示:①主人和客人基于同一事实形成的不同判断说明正确的思维 标
·
提
固
素 如实地反映对象,错误的思维歪曲地反映对象。②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 双
养
基
括性,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提建议者正是
知
课
识 因为如实把握了烟囱、木材等相关感性材料并加以判断、推理才把握了 时
整
分
理 巧
其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了正确思维。③主人没听从客人的建议而致大火,
·
素
研 学
养
议
达
题
标
·
提
固
素
双
养
[判一判] (1)思维因能够揭示本质与规律而具有正确性。 ( × ) 基
知
(2)思维促进认识对象的发展进步。
识
整
理
巧 调 用
(×)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
25
·
素
研 学
养
议
达
题
标
·
提
固
素
双
养
3.思维的作用: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_反__作__用__ 基
返 首 页
29
·
素
研 学
养
议
达
题
标
·
提
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两个基本特征。正因为思维具 固
素
双
养
有概括性,人们才凭借已获得的感性材料、经验和知识, 基
联系
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从而抓住内在的、共同的、
知
课
识
本质的属性,思维才体现出间接性的特点
时
整
分
理
层
巧
作
调
业
用
返 首 页
·
30
·
素
研 学
提醒:思维的间接性特征与思维来源于实践并不冲突
33
[思维建模]
素
研 学
审设问 说明类选择题
养
议
达
题 审材料 关键词“据此断定”
·
标
提
固
素
双
养
思维具有间接性,它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 基
·
·
知 识
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 析选项
课 时
整
未知事物的认识。正是通过对地面、房顶湿了这一现象的认 分
理
层
巧 调
识,推测到昨天晚上下过雨,故 B 项符合题意。
·
17
·
2.人,论力气比不上野牛大象,论奔跑比不上羚羊斑马,论攀 素
研 学
养
议 登比不上敏捷的猿猴……然而,通过有思维参与其中的人类社会实 达
题
标
·
提 素
践,看似生灵中弱者的人却成了万物之灵!其原因是(
)
固 双
养
基
A.人有大脑
B.人能直立行走
知 识
C.人有双手
D.人有思维
课 时
整
分
理
层
巧
D [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有思维,这是人所特有 作
课 时
分
理
本知识,初步走入思维世界。 层
巧 调
3.预测与选择:思维的类型。
作 业
用
4.辨析与评价:思维的作用。
返 首 页
·
7
·
素
研 学
养
议
达
题
标
·
提
固
素 养
研学
议题
提素
养
双 基
知
课
识
时
整
分
理
层
巧
作
调
业
用
返 首 页
·
8
·
素
研 学 议
议题一| 思维的含义
养 达
题
标
·
提
固
素
双
养
1.思维的意义:由于有思维 参与其中的人类社会实践,人成了 基
·
·
坚持理性认识从感性认识中来
知 识
联系
课 时
整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因为只有理性认识才 分
理
层
巧 调
是对事物更深刻、更全面、更可靠的反映,只有理性认识
作 业
用
才能指导人们按规律办事,有效地改造世界
返
首 页
13
·
素
研 学
养
议
达
题
标
·
提
固
素
双
养
提醒:从性质上看,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有正确 基
调
A
作 业
用
返 首 页
·
16
·
研
【跟踪训练】
学
素 养
议 题
达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 标
·
提
固
素 养
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这里的“思维”是指(
)
双 基
A.社会意识
B.理性认识
知
课
识 整
C.意识
D.哲学思想
时 分
理
层
巧 调
C [广义的思维与意识同义。]
作 业
用
返 首 页
时 分
理 巧
的,指认识的 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
层 作
调
业
用
返 首 页
·
10
·
素
研 学
养
议 题
4.思维的方式
达 标
·
提 素
(1)类型: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
、
固 双
养
基
底线思维等。
知
课
识 整
(2)意义:认识事物本质、把握事物规律的重要的思维方式,是
时 分
层
巧
作
调
业
用
返 首 页
·
22
2.思维的共同特征
研 学
特征
议
素
内涵
养
达
题
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 标
·
提
固
素 养
间接性
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 本质和规律 ,实现对未知事
双 基
·
·
物的认识
知
课
识
时
整
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 分
理
层
巧 调
概括性
的、非本质
业
用
返 首 页
·
6
·
学习任务
核心素养
研 1.描述与分类:思维风格具有差异
学
素 养
议 题
性,思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思维
达 标
·
提
素 养
的方式具有多样性。
1.科学精神:正确认识思维的 固 双 基
共同特征,明确思维的方式。
2.解释与论证:思维有共同特征,
知
识 整
思维的意义,思维的作用。
2.公共参与:了解思维的基
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
双 基
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 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