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考试类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祝同学们考得一个好成绩,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质量知识竞赛题库及含答案一、单选题1.质量意识,就是对质量的认知及态度。
公司需要( B )具备质量意识。
A.管理者B.公司全体员工C.质检人员D.生产部员工2.无论是产品的质量,还是过程的质量,决定其合格与否的都是( D )。
A.材料的因素B.机器的因素C.环境的因素D.人的行为因素3.PDCA循环模式中的P、D、C、A分别指( A )。
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B.实施、检查、计划、处理C.检查、计划、处理、实施D.检查、处理、计划、实施4.PDCA循环可以上升、前进的关键阶段是( D )。
A.P阶段B.D阶段C.C阶段D.A阶段5.质量改进项目始于质量改进机会的( B )。
A.组织B.识别C.实施D.计划6.国际标准化组织英文缩写为( D )。
A.CECCB.IECC. CMCD.ISO7.全面质量管理要求以( C )为中心。
A.产量B.利润C.质量D.效益8.标准作业指导书SOP文件,属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的几级文件?( C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9.把办桌上各种文件进行清理,分类存放,属于5S中的( A )。
A. 整理B. 整顿C. 清扫D. 素养10.在进行5S整顿工作时,要将每项物品放在一个特定的位置,其目的是( D )。
A.使工作场所一目了然B.营造整齐的工作环境C.清楚过多的积压物品D.缩短物品的寻找时间11.公司什么地方需要整理、整顿?( C )A. 工作现场B. 办公室C. 全公司的每个地方D. 仓库12.标识和可追溯性的主要目的是( D )。
A.识别不同的产品B.识别产品的状态C.防止不合格品流转D.A+B+C13.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不包括( C )。
A.全员参与B.领导作用C.质量改进D.过程方法14.在某公司的质量例会上,听完质量经理汇报后,就质量应该涉及的领域发生了争论,你认为哪个是不正确的?( B )A.所有的有形产品或服务B.质量就是质量部的事C.是各部门和全体人员的共同责任D.新员工也要有质量意识15.我国于1978年从( A )引进全面质量管理。
A.美国B.日本C.德国D.法国16.“顾客满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指顾客对其(A )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A.要求B.期望C.需求D.希望17.过程应该是( B)的,一个过程若对顾客和组织没有任何价值,这个过程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A.受控B.增值C.可测量D.描述18.质量改进有利于公司各部门( B)。
A. 发挥质量职能B. 提高工作质量C. 保证产品质量D. 杜绝不合格品19.质量改进与质量控制的关系是( D)。
A.目的相同B.质量控制是改进的基础C.两种互不影响的活动D.互相关联的20.当代质量管理的思想基础是( C )。
A.全面质量管理B.朱兰博士的质量理论C.八项质量管理原则D.预防为主21.理解质量的定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特性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B.特性是针对产品而言的C.某产品的赋予特性不可能是另外产品的固有特性D.对特性的要求均应来自于顾客22.我国标准可划分为国家标准、( A )四级。
A.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B.专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C.部门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产品标准D.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产品标准23.日本的川喜田二郎(KJ)法就是根据( C )创造出来的。
A.流程图法B.调查表法C.头脑风暴法D.因果图法24.排列图/柏拉图的作用之一是识别( D )的机会。
A.质量管理B.质量进步C.质量控制D.质量改进25.有关产品质量的基本法律是( B )。
A.《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6.我国于( A )建立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制度。
A.1985年B.1995年C.2000年D.2008年27.《产品质量法》规定( A )应承担产品质量责任。
A.产品生产者、销售者B.消费者C.消费者协会D.检验人员28.《产品质量法》规定质量损害的诉讼有效期为2年,请求权期限为( D )。
A.2年B.3年C.5年D.10年29.产品标识的目的是( D )。
A.便于检索B.保护产品C.为了可追溯性D.防止混淆30.GB/T19001-2008标准中有六处“应编制形式文件的程序”,意味着应该有( D )程序文件。
A.6个B.至少6个C.越多越好D.不限数量31.《产品质量法》规定,伪造产品产地的,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有违法所得的,( B );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A.并处违法所得两倍以下罚款B.并处没收违法所得C.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D.并处违法所得一倍罚款32.贯彻( A )是现代质量管理的核心与精髓。
A.预防原则B.质量体系认证C.产品质量监督检查D.严格质量检验33.寻找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可以利用的质量工具有( D )。
A.直方图B.质量机能展开C.控制图D.因果图34.质量检验的作用包括( D )。
A.监督B.保证C.预防D.以上都是35.( C )对产品质量特性无直接影响。
A.产品开发人员B.产品制造人员C.产品检验人员D.工艺设计人员36.指出下列产品中的非硬件产品( D )。
A.汽车B.零件C.原材料D.物流服务37.(D )是顾客接受产品和服务的实际感受与期望值比较的结果。
A.顾客感受B.顾客满意度C.顾客满意D.顾客期望38.第三方认证中的第三方是指( D )。
A.顾客B.公司内审员C.供应商D.认证机构39.根据GB/T19001-2008标准,不合格品控制的目的是( D )。
A.防止不合格品的发生B.防止类似不合格品的再次发生C.防止不合格品出厂D.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40.根据GB/T19001-2008标准7.4.3条款的要求,组织应确定并实施必要的验证活动,以确保( C )。
A.采购的产品价格最优B.采购产品到货及时C.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D.以上都包括41.以下属于第二方审核的是( B )。
A.集团公司内一个分公司审核另一分公司B.认证机构代表某集团公司对其供方的审核C.集团公司对其下属分公司审核D.认证机构代表政府主管部门对其行业内组织的评优审核42.(A )是为了对发生频次从最高到最低的项目进行排列而采用的简单图示技术。
A.柏拉图/排列图B.直方图C.树图D.亲和图43.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是以( B )为中心。
A.顾客B.质量C.过程D.全员参与44.记录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记录的(B ),以便在保存期限内检索到所需要的记录以提供证据。
A.有效性B.可追溯性C.独立性D.有序性45.不合格与缺陷的定义( C )。
A.完全相同B.完全不同C.不合格包含了缺陷D.缺陷是严重不合格46.QC小组人数一般以( A )为宜。
A.3-10人B.3-8人C.5-10人D.10-15人47.GB/T19001标准中要求的质量手册可以不包括( D )。
A.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B.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包括任何删减的细节与合理性C.为质量管理体系编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D.质量方针、质量目标48.GB/T19001-2008 Idt ISO9001:2008,Idt的意思是( B )。
A.等效采用B.等同采用C.参考采用D.转化采用49.给出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的适当信息是( C )过程的结果。
A.设计验证B.设计评审C.设计输出D.设计确认50.从发生的时间顺序看,下列四种管理职能的排列方式,哪一种更符合逻辑?( D )A.计划、控制、组织、领导B.计划、领导、组织、控制C.计划、组织、控制、领导D.计划、组织、领导、控制5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的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范围包括( B )。
A.企业中用于检验产品的计量器具B.供汽锅炉上的压力表C.用于测量仓储温湿度监测的计量器具D.以上都属强制检定范围52.( B )是研究成对出现的两组数据之间关系的图示技术,帮助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A.直方图B.散布图C.趋势图D.排列图/柏拉图53.产品质量的主体责任单位是( A )。
A.生产单位B.监督单位C.公司领导D.上级主管部门54.质量是一组( C )满足()的程度。
A.固有特性,标准B.特性,固有要求C.固有特性,要求D.特性,标准55.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的是( A )。
A.菲根堡姆B.休哈特C.朱兰D.戴明56.PDCA循环是( B )提出的。
A.休哈特B.戴明C.朱兰D.石川馨57.我们公司( C )年首次通过三标管理体系认证。
A.2009年B.2010年C.2011年D.2012年58.人力资源管理应保持哪些方面的记录?( D )A.教育和培训B.技能C.经验D.以上皆是59.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是( B )。
A.产品B.过程C.程序D.质量60.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的目的是( C )。
A.区分不同产品B.进行定置管理C.防止产品混淆或使用D.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61.组织建立、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是( C )。
A.提高组织在社会上的声誉B.强调质量管理的重要性C.使生产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达到顾客满意D.管理过程标准化62.产品防护不包括( C )。
A.产品的防护标识B.产品交付到预定地点期间的保护C.对生产产品的设备的保护D.产品包装63.物流规划的输出可以是( D )。
A.平面布局图B.设备及人员测算书C.包装规范D.以上都是64.下列条款中的要求最能体现“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原则是( D )。
A.纠正措施B.文件控制C.管理评审D.内部沟通65.顾客财产不包括( B )。
A.知识产权B.顾客指定采购的配套件C.顾客的个人信息D.顾客提供的原材料66.设计验证的目的是( A )。
A.确保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B.确认评审结果的有效性C.确保满足法律法规要求D.A+B+C67.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应在组织向顾客作出提供产品的承若( D )。
A.之后进行B.之前之中之后进行C.之中进行D.之前进行68.GB/T19001-2008标准6.3中的基础设施是( D )。
A.生产设备B.生产场所及设施C.信息系统和通讯技术D.以上都是69.与物流服务有关的要求的评审应确保( A )。
A.物流服务要求得到规定B.应填写合同评审表C.提交标书后能满足顾客的要求D.根据生产能力对订单适当更改后与顾客进行沟通70.监视顾客关于组织是否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方法包括( D )。
A.流失业务分析B.顾客赞扬C.索赔D.以上全是71.质量管理评审的输出不包括(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