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一、时间(一)田径、乒乓球、羽毛球:2018年11月13-16日。
(二)游泳、飞镖、轮椅健身操:2018年11月6-9日。
二、地点福建省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
三、参赛单位以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为单位各自组成代表团。
四、项目设立5个竞赛项目和1个展示项目。
竞赛项目分别为: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飞镖;展示项目为轮椅健身操。
五、参赛资格(一)具有本辖区户籍的残障人士;由本辖区发现、培养的本省外地市的残障人士,可优先代表培养辖区;注册我省的现役残疾人运动员。
(二)符合各项目最新比赛规则中规定的最低分级标准。
(三)报名前6个月内,经县级以上(含)医院检查,证明身体健康状况适合参加所报项目的比赛。
(四)参赛运动员的残疾类别为:肢体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
(五)报名参赛人员必须办理个人意外保险。
六、参赛办法(一) 以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为单位报名参加,每单位限报1团。
(二)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飞镖参赛运动员每团限报25人,轮椅健身操参赛人员每团限报10人。
(三)各代表团设团长和团长助理各1人。
轮椅健身操限报工作人员2人,其他项目工作人员与运动员的比例为1:3,其比值如有余数,可增加1人;每3名重度残疾运动员(田径11级,游泳S1、S2、S3、S11级,乒乓球TT1、TT2级),可另增加1名工作人员。
(四)双人及团体项目允许跨单位组队参赛。
(五)代表团成员需统一着装。
(六)各代表队允许冠名。
七、竞赛办法(一)各竞赛项目按照中国残奥委员会、中国聋人体育协会最新审定的残疾人体育项目竞赛规则执行。
(二)每名运动员限报1个大项(不含展示项目);小项限报情况按各单项规则执行。
(三)项目立项原则必须有2个单位(含)3名运动员(含)以上。
第一次报名后,主办单位将公布立项情况及测试达标成绩。
如运动员所参赛项目未立项的,则允许参赛单位第二次报名时在立项范围内调换运动员1次。
(四)第二次报名后,如运动员所参赛项目未立项,将采取合并级别、达标测试等方式参赛,具体按各单项规程执行。
(五)运动员在报名前,应取得经确认的参赛项目级别。
(六)报名后无故弃权,将取消该运动员后续所有项目比赛。
八、奖励办法(一)各竞赛项目中每一小项录取前六名,参赛人数6人(队)以下(含)减1录取。
(二)获得各竞赛项目比赛前三名,颁发金、银、铜牌和获奖证书;获得其它名次的将颁发获奖证书。
(三)展示项目设一、二、三等奖,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
(四)公布比赛成绩。
(五)设“体育道德风尚奖”。
九、技术代表、仲裁、裁判员、分级员技术代表、仲裁、裁判员、分级员均由主办单位委派。
十、经费(一)各代表团往返差旅费(赛会期间不安排接送站)、服装、装备、保险、医疗等费用自理。
赛会期间,各代表团在规定人数内的人员,食宿等费用由组委会承担,超编人员及提前抵达或推迟离会的人员费用自行解决。
(二)技术代表、仲裁、裁判员、分级员及大会其他指派人员从正式报到至离会期间,由组委会承担其食宿、交通、工作补贴等相关费用。
十一、报名事宜(一)第一次报名。
1. 截止时间:2018年10月15日。
2. 报名提交材料:福建省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报名汇总表、各单项第一次报名表。
3. 报名方式:电子文档。
(二)第二次报名。
1. 截止时间:2018年10月22日。
2. 报名提交材料:福建省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报名汇总表、各单项第二次报名表;运动员资格审查材料(身份证或户口本复印件;本省外地户口需提供户口所在地残联同意报名证明)。
3. 报名方式:加盖公章的汇总表、报名表原件一式两份;资格审查材料1份;汇总表、报名表另需提交电子版及扫描版。
(三)《福建省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各单项竞赛规程、报名汇总表、各单项报名表可从省残联“残疾人在线”网站()下载。
(四)各代表团应严格遵守报名时间,认真填写各项报名资料,如有错报和漏报,责任自负;逾期报名不予受理。
十二、报到(一)时间田径、乒乓球、羽毛球项目:11月13日上午报到,11月14日至15日比赛,11月16日上午离会。
游泳、飞镖、轮椅健身操项目:11月6日上午报到,11月7日至8日比赛,11月9日上午离会。
(二)地点:福建省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三)报到应携带个人身份证(或户口本)、体检材料、人员保险复印件。
十三、团旗各代表团团旗自备,颜色自定,规格为2×3米,除规程规定的参加单位名称外,团旗上不得出现其他标志。
十四、联系方式联系人:易曙滨联系电话:5传真:6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东大路73号一号楼二层218室邮编:350001邮箱:十五、本规程修改权、解释权属主办单位。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福建省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田径比赛竞赛规程一、时间2018年11月13-16日。
二、地点福建省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
三、参赛单位以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为单位组成代表队。
四、竞赛分组(一)视力残疾组。
(二)智力残疾组。
(三)肢体残疾组。
(四)听力残疾组。
五、竞赛项目见附件1。
六、参赛办法(一)参赛运动员必须符合竞赛规程总则第五条中有关规定。
(二)每队参赛运动员不少于5人,智力残疾组运动员不超过2人;其他工作人员、运动员人数按竞赛规程总则要求执行。
参加100米-1500米的T11级运动员每人最多可报1名盲人领跑员,盲人领跑员不占工作人员、运动员指标。
(三)每人限报3项(接力除外),每项限报3人,接力比赛每单位每项限报男、女各1队,允许跨单位组队。
七、竞赛办法(一)竞赛规则和分级。
按照国际田联(IAAF)和国际残奥田径委员会(WPA)最新《田径竞赛规则》和分级规定执行。
(二)竞赛规定。
1.第一次报名后,运动员所参赛项目未立项的,可换人换项;运动员所参赛的部分项目未立项,如换人换项目,不得影响原立项情况。
2. 第二次报名时,运动员所参赛项目未立项时,参赛单位应明确选择达标测验或合并级别比赛。
合并级别按重往轻并原则,未立项项目为同类最轻级别,仅可选择达标测验。
3. 报名截止后,无故不参加比赛者,将取消所有后续项目的比赛资格和已取得的成绩,并取消该运动员和所在单位“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资格。
4. 运动员在报到前因伤病请假,应提交书面材料并附医院证明;在报到后因伤病请假,应有组委会医生证明及领队签字,并报技术代表批准同意。
5. 运动员比赛时必须穿着统一服装。
(三)技术规定。
1. 比赛所用器材(如:铁饼、标枪、铅球、投掷棒、链球、投掷凳、引跑绳等)统一由组委会提供。
2. 投掷器材重量规定:见附件2。
3. 11级运动员参加比赛时,必须戴不透明眼罩(各队自备,如裁判员检查不合格,则必须配戴组委会准备的眼罩)。
100米-1500米项目中,11级运动员必须配备引跑员;12级运动员如果在比赛中使用引导员,应执行11级引导员的比赛规则,犯规视同运动员犯规。
4. 接力比赛时,T42-47接力采用触摸法,其他接力采用接力棒交接法。
肢残T42-47级组接力时每队最多包括2名T46/47级的运动员;视力残疾T11-13级组接力时每队必须至少有一名11级的运动员参加;脑瘫T35-38级组接力时每队最多只能包含两名T38级运动员。
5. F33-34、F54-57级别运动员在投掷比赛中必须采用坐姿。
坐姿定义如下:(1)运动员的大腿后部(从膝盖后至屁股后)必须接触到座位表面。
(2)运动员在整个投掷过程,必须保持坐姿,直到裁判员标定好投掷器械落地点。
可以用绑带固定大腿。
(3)运动员必须以静止的坐姿开始试投。
(4)如运动员从投掷动作开始至裁判员标定完器械落地点整个过程中(移动)改变了坐姿,本次试投将被判为失败。
6.在田赛远度测验项目中,只进行三次试跳/投。
八、奖励办法(一)各比赛小项录取前六名,参赛人数6人(队)以下(含)减1录取。
(二)获得各项目比赛前三名,将颁发金、银、铜牌和奖励证书;获得其它名次的将颁发获奖证书。
(三)合并级别项目按比赛成绩统一录取,不单独按级别和系数计算排名。
(四)测验成绩达标者,录取名次。
(五)公布比赛成绩。
(六)设“体育道德风尚奖”。
九、本规程的修改权、解释权属主办单位。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附件1田径比赛设项表T46可报T/F47,F45可报F46,F54可报F55,F56可报F57。
附件2投掷器材重量规定备注:按分级级别对应投掷器材重量参赛。
福建省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游泳比赛竞赛规程一、时间2018年11月6-9日。
二、地点福建省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
三、参赛单位以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为单位组成代表队。
四、竞赛分组(一)视力残疾组。
(二)智力残疾组。
(三)肢体残疾组。
(四)听力残疾组。
五、竞赛项目见附件。
六、参赛办法(一)参赛运动员必须符合竞赛规程总则第五条中有关规定。
(二)每队参赛运动员不少于2人,智力残疾组运动员不超过2人;其他工作人员、运动员人数按竞赛规程总则要求执行。
(三)每人限报4项,每项限报3人。
七、竞赛办法(一)竞赛规则和分级。
按照残奥委会游泳委员会制定的《2014—2017游泳竞赛规则》和中国残奥委员会或中国聋人体育协会最新审定的游泳竞赛规则和分级规定执行。
(二)竞赛规定。
1.第一次报名后,运动员所参赛项目未立项的,可换人换项;运动员所参赛的部分项目未立项,如换人换项目,不得影响原立项情况。
2. 第二次报名时,运动员所参赛项目未立项的,参赛单位应明确选择达标测验或合并级别比赛。
合并级别按重往轻并原则,未立项项目为同类最轻级别,仅可选择达标测验。
3. 报名截止后,无故不参加比赛者,将取消所有后续项目的比赛资格和已取得的成绩,并取消该运动员和所在单位“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资格。
4. 运动员在报到前因伤病请假,应提交书面材料并附医院证明;在报到后因伤病请假,应有组委会医生证明及领队签字,并报技术代表批准同意。
5. 运动员比赛时必须着泳装参赛。
男运动员泳装不得高于肚脐,低于膝部;女运动员泳装可连体或分体,但不能覆盖颈部、延伸过肩部、不得低于膝部。
所有泳装材质为透气且不透明的纺织品。
(三)技术规定。
1. 11级运动员参赛,必须配戴黑色的眼罩(各队自备,如裁判员检查不合格,则必须配戴组委会准备的眼罩)。
使用提示棒的引导员,须在赛前填报,100米及100米以上距离的比赛,每名运动员可填报两名引导员,提示棒由运动员自备。
2. 比赛使用50米标准池。
八、奖励办法(一)各比赛小项录取前六名,参赛人数6人(含)以下减1录取。
(二)获得各项目比赛前三名,将颁发金、银、铜牌和奖励证书;获得其它名次的将颁发获奖证书。
(三)合并级别项目按比赛成绩统一录取,不单独按级别和系数计算排名。
(四)测验成绩达标者,录取名次。
(五)公布比赛成绩。
(六)设“体育道德风尚奖”。
九、本规程的修改权、解释权属主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