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经济学(二)模拟试卷四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二)模拟试卷四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二》模拟试卷四一、【单项选择题】1、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引起( B )。

[A] 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不变[B] 国民收入增加,同时消费水平提高[C] 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D] 国民收入增加,储蓄水平下降2、宏观经济学家在研究消费问题时,所关心的是( B )[A] 消费者具体购买的是什么[B] 消费者的各种支出进行加总而得到一个总量[C] 消费者的具体需求能否得到满足[D] 消费者的总群体的大小3、“滞胀”理论不符合( B )的观点。

[A] 货币主义[B] 凯恩斯主义[C] 理性预期学派[D] 供给学派4、投资往往是易变的,其主要原因之一是( A )。

[A] 投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预期[B] 消费需求变化得如此反复无常以致影响投资[C] 政府开支代替投资,而政府开支波动剧烈[D] 最优资本存量将上升5、如果国民收入在某个时期内保持稳定,则净投资很可能( A )。

[A] 为零[B] 持续增加[C] 持续下降[D] 不稳定6、在四部门经济中,若投资I、储蓄S、政府购买G、税收T、出口X和进口M同时增加,则均衡收入( A )。

[A] 不变[B] 趋于增加[C] 趋于减少[D] 变化的趋势不能确定7、下列( A )项命题不正确。

[A] 国民生产净值(NNP)减直接税等国民收入(NI)[B] 国民生产净值(NNP)加资本消耗(折旧)等于GNP[C] 总投资等于净投资加折旧[D] 个人收入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加直接税8、在美国,绝大部分狭义的货币供给是( C )。

[A] 钞票[B] 通货[C] 活期存款[D] 其他支票存款9、当利率降得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会( B )。

[A] 变得很小[B] 变得很大[C] 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D] 不发生变化10、某国对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减少,可能是由于( B )。

[A] 通货膨胀上升[B] 利率上升[C] 税收减少[D] 总产出增加11、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超额储备,是因为( D )。

[A] 吸收的存款太多[B] 未找到那么多合适的贷款对象[C] 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D] 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12、货币乘数大小与多个变量有关,这些变量是( D )。

[A] 法定准备率[B] 现金存款比率[C] 超额准备率[D] 以上都是13、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间的关系是(A )。

[A] 他们的和等于1 [B] 他们之间的比率表示平均消费倾向[C] 他们的和等于0 [D] 以上说法都不对14、如果在某一时期内国民收入增加,则净投资肯定是(C)。

[A] 持续增加[B] 持续减少[C] 大于零[D] 小于零15、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A )。

[A] 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 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C] 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 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二、【多项选择题】16、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的关系是(AC ) 。

[A] APC+APS=1 [B] APC+APS=2[C] MPC=1-MPS [D] MPC=1/1-MPS)17、乘数的公式表明( BC )。

[A] 边际消费倾向超高,乘数就越小[B] 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就越小[C] 边际消费倾向超高,乘数就越大[D] 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就越大18、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导致失业的原因,而有效需求的不足是三大基本心理规律起作用的结果,这三大基本心理规律是(ACD )。

[A]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B]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C] 流动偏好规律[D]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19、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CD )。

[A] 总需求曲线是反映总需求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B] 总需求曲线上的点表明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C] 总需求曲线是表明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D] 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内,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20、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 CD ) 。

[A] 水平的直线被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B] 水平的直线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C] 垂直的直线被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D]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21、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可以直接决定( AC )。

[A] 国民收入[B] 投资[C] 价格水平[D] 利息率22、按照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减少会使国民收入减少,这种情形的总供给曲线应是(AC )。

[A] 短期总供给曲线[B] 长期总供给曲线[C] 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D] 垂直的总供给曲线23、总需求和总供给决定的均衡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C )。

[A] 产品市场处于均衡[B] 货币市场处于均衡[C] 劳动市场处于均衡[D]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处于均衡而劳动市场处于非均衡24、假如经济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受害者将是(ACD )。

[A] 债权人[B] 债务人[C] 领取固定工资者[D] 持现款的人25、下述那些因素可造成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AB )。

[A] 过度扩张性的财政政策[B] 过度扩张性的货币政策[C] 农业的歉收[D] 劳动生产率的突然降低三、【判断题】26、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有助于缓和经济的波动。

(T )27、从短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0时,消费支出也为0。

(F )28、消费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T )29、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我们就可以说,发生了通货膨胀。

(F)30、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

(F )四、【简答题】31、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为什么能稳定经济?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自动地发生作用,调节经济,无需政府作出任何决策具有内在稳定器功能的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三种:1.自动改变的累进税收制度,采用这种制度,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和公司利润税自动下降,个人和公司保留的可支配收入增多,从而使消费和投资增加,导致总需求下降,克服危机;而在经济上升时,个人和公司收入增加,政府征收的所得税率也自动-上升,使个人和公司的消费和投资受到抑制,物价上涨得到控制,经济趋于稳定。

2.失业补助和其他福利支付。

在经济萧条时,工人失业增加,政府的失业补助及其他福利开支则自动增加,从而维持了失业工人的支出,有利于克服生产过剩;在经济上升时期,失业减少,从而失业救济及其他补助也自动减少,而征收作为失业补助的资金来源的税收却自动增加。

3.私人储蓄和公司储蓄。

一般家庭在短期内收入下降时,一般不减消费,而是动用过去的储蓄;在收入增加时,也不立即增加消费,而是增加储蓄,使消费保持相对的稳定。

公司也是如此,在收入减少时,不轻易减少股息,而是减少保留利润;在收入增加时,也不轻易增加股息,而是增加保留利润。

32、简要回答凯恩斯学派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

通过货币供给M的增减影响利率r,利率的变化则通过资本边际效益的影响使投资I以乘数方式增减,而投资的增减会进而影响总支出E和总收入Y.用符号可表示为: M→r→I→E→Y在这个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主要环节是利率:货币供应量的调整首先影响利率的升降,然后才使投资乃至总支出发生变化.上述分析,在初期阶段,凯恩斯学派称之为局部均衡分析,只显示了货币市场对商品市场的初始影响,而没有能反映它们之间循环往复的作用.考虑到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的相互作用,遂有进一步分析,凯恩斯学哌称之为一般均衡分析.1.假定货币供给增加,如果产出水平不变,利率会相应下降;下降的利率刺激投资,并引起总支出增加,总需求的增加推动产出量上升.这与原来的分析是一样的.2.但产出量的上升,提出了较原来为大的货币需求;如果没有新的货币供给投入经济生活,货币供求的对比就会使下降的利率回升.这是商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作用.3.利率的回升,又会使总需求减少,产量下降;产量下降,货币需求下降,利率又会回落.这是往复不断的过程.4.最终会逼近一个均衡点,这个.在这个点上,可能利息率较原来的均衡水平低,而产出量较原来的均衡水平高. 对于这些传导机制的分析,凯恩斯学派还不断增添一些内容.主要集中在货币供给到利率之间和利率到投资之间的更具体的传导机制以及一些约束条件.凯恩斯学派传导机制理论的特点是对利息这一环节的特别重视. 点同时满足了货币市场供求和商品市场供求两方面的均衡要求33、按照凯恩斯学派的现代货币理论,货币供给是怎样对经济产生影响的?货币供给增加,意味着利率下降,使投资和消费增加,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货币供给减少,意味着利率上升,使投资和消费减少,从而使国民收入减少推荐你看一下IS-LM模型货币供给主要就是LM模型以下也是MBA智库百科摘的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为m=L,所以货币需求水平和货币供给水平的变动都会引起LM曲线的移动(如下图所示)。

货币需求变动引起的LM曲线移动:货币需求增加,均衡利率水平上升,而利率上升又使投资和消费减少,从而使国民收入减少,故LM曲线向左移动。

货币需求减少,均衡利率水平下降,投资和消费增加,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故LM曲线向右移动。

货币供给变动引起的LM曲线移动:m 增加,r 就下降,使投资和消费增加,从而使 y 增加,故 LM 曲线右移;m 减少,r 就上升,使投资和消费减少,从而使 y 减少,故 LM 曲线左移;m 变动对 LM 曲线的影响值得特别注意,因为m是可以控制的。

若IS曲线不变,LM曲线右移,使均衡收入增加,均衡利率下降;LM曲线左移,使均衡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