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单元检测十八 世界地理(含解析)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单元检测十八 世界地理(含解析)

单元检测十八世界地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2019·四川宜宾二诊)大翅鲸有相对固定的捕食区、繁殖区和洄游路线。

捕食时节大翅鲸生活在南极大陆附近海域,捕食那里丰富的磷虾群和鱼群,当海水大面积冻结时则前往汤加群岛海域繁殖,其间全程都不会进食。

下图示意“大翅鲸洄游线路”。

据此完成1~2题。

1.大翅鲸洄游到汤加海域的时间最可能是()A.2月B.5月C.8月D.11月2.南极大陆附近海域大翅鲸食物丰富的主要原因是()A.上升流B.寒暖流交汇C.水质好D.人类活动少答案 1.C 2.A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当南极附近海域的海水大面积结冰时,大翅鲸会前往汤加海域。

南极周围海域大面积结冰时为南半球冬季,因此应为8月,C正确。

第2题,南极大陆受极地高压控制,风由大陆内部吹向海洋,为离岸风,因此沿海附近形成上升流,将海底深处的营养物质带到海洋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磷虾、鱼类资源丰富,A正确。

南极大陆附近没有寒暖流交汇,B错误。

水质好与浮游生物生长关系不大,C错误。

并不是人类活动少的地区浮游生物资源就一定丰富,D错误。

(2020·郑州模拟)基瓦利纳是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一座小镇,它位于一条狭长的沙坝上,海拔1.8~3米。

历史上,在一年中的大多数日子里,基瓦利纳几乎被厚厚海冰包围,每到秋冬多暴风雪发生。

近50年来,由于全球变暖,海水侵蚀使得基瓦利纳小镇岛屿面积急剧缩小,预计到2025年,该小镇将会彻底沉入海底。

读图,回答3~5题。

3.形成狭长沙坝的地质作用是()A.冰川堆积B.海浪堆积C.珊瑚堆积D.火山喷发4.当基瓦利纳小镇处于一年中冰雪融化最多的时候,该区域()A.出现极夜现象B.暴风雪频发C.河流从东面冲刷岛岸D.受温暖西风影响5.近50年来,基瓦利纳小镇岛屿面积急剧缩小的最主要原因是()A.暴风频率增加,风浪侵蚀海岸加剧B.海平面上升,岛屿沿岸低地被淹没C.植被遭破坏,抵抗侵蚀的能力下降D.海冰消融,失去海冰对岛岸的保护答案 3.B 4.C 5.D解析第3题,狭长沙坝主要由沙构成,与冰川堆积物、珊瑚堆积物、火山喷发的特征不符,A、C、D错误;读图可知,该地为潟湖,其是河流和海浪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B正确。

第4题,由材料和图示可知,基瓦利纳小镇位于北半球,一年中冰雪融化最多的时候是夏季,而出现极夜现象是在冬季,A错误;由材料可知,暴风雪频发季节是秋冬季节,B错误;夏季东部河流进入汛期,流量较大,因此会从东面冲刷岛岸,C正确;西风带在夏季会北移,但只能移至65°N,且西风会带来降水,与冰雪融化无关,D错误。

第5题,材料没有表明该区域暴风频率增加,排除A;材料也没有提示该地区原本植被丰富或者植被遭破坏,排除C;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纬、高山地区冰雪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确会淹没低地,但是近100年以来,由于气候变暖,全球海平面只上升了12 cm,说明该岛屿面积急剧缩小的最主要原因不是海平面上升,而是海冰消融后失去对岛岸的保护,进而导致其面积急剧减少,排除B,故选D。

(2019·四川成都二诊)幼发拉底河89%的流量来自上游。

底格里斯河流经巴格达后,所挟带的泥沙绝大部分不能到达波斯湾。

下图为“两河流域大型水坝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6~8题。

6.幼发拉底河的汛期主要集中在()A.春夏季B.夏秋季C.秋冬季D.冬春季7.底格里斯河流经巴格达后,所挟带的泥沙绝大部分不能到达波斯湾的主要原因是() A.水库拦截B.气候干旱C.地势平坦D.下渗严重8.巴格达附近大型水坝分布密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水量需求B.水能蕴藏C.航运需求D.筑坝技术答案 6.D7.C8.A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幼发拉底河上游是地中海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区,冬季受西风影响,产生降水,春季气温回升,季节性积雪融化,所以幼发拉底河的汛期在冬、春季,故选D。

第7题,底格里斯河流经巴格达后,下游地区几乎没有水库修建,A错。

气候干旱及下渗严重是河流流量小的原因,与河流挟带泥沙能力关系不大,而下游地区地势平坦,导致流速降低,泥沙在河道沉积,所以大部分泥沙不能到达波斯湾,故选C。

第8题,巴格达附近水库密集主要是沿岸地区城市及人口分布密集,需水量大,A对;水能资源一般蕴藏在落差大的河段,巴格达位于下游地区,落差较小,B错;修建大量水库不利于航运,C错;筑坝技术不会影响水库密度,D错。

故选A。

(2019·河北张家口模拟)1930年6月25日开始运行的瑞士冰川快车是世界著名的观光列车,列车将圣莫里茨和采尔马特这两个著名的高山滑雪度假区连接在一起。

从采尔马特到圣莫里茨,全程300千米,历时7.5小时。

一路上,冰川快车穿越陡峻的峭壁、清澈的湖泊和如画的乡村,走过291座桥,穿过91条隧道,被称为“世界上最慢也是最有名的快车”。

下图示意瑞士冰川快车线路。

据此完成9~11题。

9.瑞士冰川快车穿行的山脉是()A.亚平宁山脉B.斯堪的纳维亚山脉C.阿尔卑斯山脉D.巴尔干山脉10.瑞士冰川快车行驶速度缓慢的主要原因有()①机车设备老化②沿途多隧道和桥梁③沿途观光需要④气候环境恶劣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1.瑞士冰川快车之所以称为快车,主要是指其速度快于穿行于陡峻峭壁的()A.航空交通B.公路交通C.雪橇交通D.马车交通答案9.C10.D11.B解析第9题,瑞士位于阿尔卑斯山区,C正确。

第10题,沿途经过291座桥梁,91条隧道,为保证安全,行车速度慢;沿途风景如画,为保障游客观光需求,运行速度慢,D正确。

第11题,雪橇用于极地地区,山区不可能有马车,航空快于铁路,B正确。

(2019·湖南醴陵二中月考)卫星图像显示,格陵兰岛西南部德尔塔省一条季节性入海河流的三角洲面积在逐年增长,且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

读图,完成12~14题。

12.格陵兰岛的环境特征是()A.森林葱郁水网密B.草原辽阔稀树高C.黄沙漫漫风怒号D.茫茫冰原人烟少13.对格陵兰岛环境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A.纬度B.地形C.寒流D.大气环流14.推测图中季节性河流河口三角洲面积增大的主要原因是()A.耕地遭到破坏B.冰雪融水增加C.地表土质疏松D.海洋沉积加剧答案12.D13.A14.B解析第12题,从图中可知,格陵兰岛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极圈内,纬度高,气候寒冷,不可能森林葱郁水网密,也不可能草原辽阔稀树高,A、B错误;这里地表终年为冰雪覆盖,大陆冰川广布,生存条件恶劣,茫茫冰原人烟少,不可能黄沙漫漫风怒号,C错误,D正确。

第13题,格陵兰岛自然环境的最大特征就是茫茫冰原人烟少,而造成这个特征的最主要原因是格陵兰岛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极圈内,纬度高,气候寒冷,A正确;地形、寒流、大气环流虽然也有一定作用,但都不是最主要因素,B、C、D错误。

第15题,全球变暖导致冰雪融水增加,河流挟带物增多,且部分近海区域地表有可能裸露,导致季节性河流河口三角洲面积增大,B正确。

(2019·湖北宜昌调考)世界“潜水天堂”美娜多周边海域鱼类、珊瑚虫等海洋生物资源极为丰富,该海域珊瑚礁群的面积占到全球的15%,珊瑚虫以海中的浮游生物为食,其生长发育受水温、水质、地质构造、地貌形态和盛行风向的影响。

下图示意美娜多位置及潜水景观。

读图,完成15~16题。

15.美娜多的珊瑚礁多呈东北—西南走向分布,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A.水温B.水质C.地貌D.盛行风向16.美娜多被誉为世界“潜水天堂”的自然原因是()①纬度低,水温高,全年适宜潜水的时间长②风浪大,适宜潜水③海水水质好,能见度高④海洋生物丰富,景观独特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15.D16.C解析第15题,根据材料可知,珊瑚虫生长发育受水温、水质、地质构造、地貌形态和盛行风向影响,图示海域位于北半球,水温大致由南向北递减,A错。

同一海域水质没有明显差异,B错。

单从图上看,地貌东北—西南走向并无明显差异,但从图中经纬度位置看,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该地受东北信风控制,夏季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风,造成东北—西南方向上珊瑚获得营养物质较多,C错,D对。

第16题,美娜多被誉为世界“潜水天堂”的自然原因是纬度低,水温高,全年适宜潜水的时间长,①对。

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风浪小,适宜潜水,②错。

海水水质好,能见度高,③对。

鱼类、珊瑚虫等海洋生物丰富,景观独特,④对。

故选C。

(2019·赣湘粤三省六校联考)亚历山大群岛位于阿拉斯加东南部沿海,邻近阿拉斯加渔场。

该群岛由1 100个大小岛屿组成,是地壳下沉、海水淹没陆地、山顶露出海面而成。

该群岛年降水量超过2 000毫米,且全年分配均匀,岛上有陡峭的海岸和茂密常绿的温带雨林(温带雨林在某些方面与热带雨林相似,例如都有高大的乔木、茂盛的灌木和众多的附生植物,以及大量的野生动物)。

下图是“亚历山大群岛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17~18题。

17.亚历山大群岛海岸陡峭的主要原因是()①断层发育形成岛屿②长期受海浪侵蚀③风力侵蚀作用明显④山顶露出海面形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8.亚历山大群岛分布着茂密常绿的温带雨林,主要是由于()A.受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B.全年气候温和,位于西风带迎风坡,降水丰富C.地处中纬度地区,温度适宜D.夏季白昼时间长,光照条件充足答案17.D18.B解析第17题,从材料可知,亚历山大群岛是地壳下沉、海水淹没陆地、山顶露出海面而成,并非断层所致,①错误,④正确。

群岛长期处于海洋之中,肯定会受海浪侵蚀,但受风力侵蚀作用不太明显,②正确,③错误。

选择D。

第18题,有温带雨林分布,主要说明该地降水较为丰富。

亚历山大群岛处于55°N附近的大陆西岸,位于西风带迎风坡,降水丰富,全年气候温和,分布着茂密常绿的温带雨林,B对;沿岸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但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地处中纬度地区,温度适宜,但不是主要原因,C错误;夏季白昼时间长,光照条件充足,但对降水影响小,D错误。

(2019·江苏苏锡常镇四市教学调研)从开罗到开普敦,穿越整个非洲大陆的梦幻之旅,途经距赤道最近的雪山——肯尼亚山。

某旅行者在日记中写道:“再向前行,树木越加稀疏,植被逐渐稀少,越来越多裸露的岩石将你带到漫无边际的沙漠……”图a为“非洲梦幻之旅路线图”,图b为“肯尼亚山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

据此回答19~20题。

19.与旅行者日记描述相符的路段是()A.甲B.乙C.丙D.丁20.该线路途经距赤道最近的雪山——肯尼亚山,关于肯尼亚山说法正确的是()A.山地雨林受赤道低压影响,降水多B.M坡为东北信风迎风坡,降水多C.①②植被分别为森林、灌丛D.山坡草甸比山麓草原湿润答案19.C20.D解析第19题,旅行者日记描述的是从热带草原到热带荒漠的景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