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一难蒙差揭谛皈依旨谨记唐僧难数清金蝉遭贬第一难出胎几杀第二难满月抛江第三难寻亲报冤第四难出城逢虎第五难折从落坑第六难双叉岭上第七难两界山头第八难陡涧换马第九难夜被火烧第十难失却袈裟十一难收降八戒十二难黄风怪阻十三难请求灵吉十四难流沙难渡十五难收得沙僧十六难四圣显化十七难五庄观中十八难难活人参十九难贬退心猿二十难黑松林失散二十一难宝象国捎书二十二难金銮殿变虎二十三难平顶山逢魔二十四难莲花洞高悬二十五难乌鸡国救主二十六难被魔化身二十七难号山逢怪二十八难风摄圣僧二十九难心猿遭害三十难请圣降妖三十一难黑河沉没三十二难搬运车迟三十三难大赌输赢三十四难祛道兴僧三十五难路逢大水三十六难身落天河三十七难鱼篮现身三十八难金兜山遇怪三十九难普天神难伏四十难问佛根源四十一难吃水遭毒四十二难西梁国留婚四十三难琵琶洞受苦四十四难再贬心猿四十五难难辨猕猴四十六难路阻火焰山四十七难求取芭蕉扇四十八难收缚魔王四十九难赛城扫塔五十难取宝救僧五十一难棘林吟咏五十二难小雷音遇难五十三难诸天神遭困五十四难稀柿衕秽阻五十五难朱紫国行医五十六难拯救疲癃五十七难降妖取后五十八难七情迷没五十九难多目遭伤六十难路阻狮驼六十一难怪分三色六十二难城裏遇灾六十三难请佛收魔六十四难比丘救子六十五难辨认真邪六十六难松林救怪六十七难僧房卧病六十八难无底洞遭困六十九难灭法国难行七十难隐雾山遇魔七十一难凤仙郡求雨七十二难失落兵器七十三难会庆钉钯七十四难竹节山遭难七十五难玄英洞受苦七十六难赶捉犀牛七十七难天竺招婚七十八难铜台府监禁七十九难凌云洞脱胎八十难路经十万八千里圣僧历难簿分明◎为完九九归真之数,观音菩萨看完唐僧灾难簿后,命揭谛赶上八大金刚,还生一难。
西游记谚语,歇后语1.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没有不能达成的事,只要有决心去做,必能完成。
2. 赊三不敌见二:比喻空许的好处比不上现有的。
3. 一客不犯二主:一件事由一个人承当到底,不麻烦第二个人。
:4.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比喻人也有走好运的时候,不会永远屈居下位。
5. 马流:猴子。
6.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向人借东西或借钱,能守信用按期归还,以后再借就容易了7. 君子不念旧恶:不计较过去的过错。
8. 虎毒不吃儿:老虎虽然凶猛,尚且不吃虎子。
比喻人不论如何狠毒,也不会伤害自己的孩子。
9. 龙游浅水遭虾戏:比喻能人处於困境,难以发展,反受庸人的欺凌。
10. 虎落平原被犬欺:比喻英雄在失势时,容易遭到小人的欺侮。
11. 当家才知柴米价:主持其事的人,才知道事情的难。
12. 上门的买卖好做:别人找上门来的容易应付。
比喻以逸待劳,容易成功。
13. 请将不如激将:请人做事,正面的请求不如反面的激发来得有效。
14.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只要做了你一天的老师,就得终身视之为父辈。
15. 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不经过一番艰苦磨练,便成不了大器16.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抬高对方,助长对方的声势,而低估自己的?0?7?0?5,贬低自己。
17.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他人一命,远胜为寺庙建造七层佛塔。
比喻救人活命,功德无量。
18. 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比喻纵使是亲人,三年不见,也会变得生疏、陌生。
19. ?0?3看僧面看佛面:?0?3看本人的情面,也看第三者的情面。
指总要给点面子。
20. 强龙不压地头蛇:比喻即使强大有力者也无法压制地方上蛮横凶恶的人。
21. 鸡儿不吃无工之食:比喻人不能无缘无故接受优待或赠与。
22.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对事物的了解不够澈底、完整。
23. 得胜的猫儿欢似虎:形容因胜利而得意忘形。
24. 好死不如恶活:只要活著,即使要忍受屈辱折磨,总比死了还好。
25. 放了屁儿却使手掩:饰非的意思。
26. 禽有禽言,兽有兽语:比喻各有彼此沟通了解的方法。
27. 曾著卖糖君子哄,如今不信口甜人:比喻曾经吃亏上当,从此不再轻易相信他人的花言巧语。
28. 远来的和尚好看经;比喻外来的人较受重视。
29.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好事情不容易传扬,坏事情却往往传得很快。
30. 放屁添风:比喻力量虽小,却也有帮助。
31. 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比喻群众失去首领,即不能有所行动。
32. 莫信直中直,须防人不仁:不能只信任对方表面的正直,要提防对方会下毒手。
33. 告人死罪得死罪:诬告他人反而自己受罚。
劝诫不可诬陷他人。
34. 明人不做暗事:心地光明的人不在暗地里做见不得人的事。
指为人处事光明正大。
35. 手插鱼篮,避不得腥:比喻既然要做这事,就不要有顾虑。
36. 画虎?0?3成反?0?6狗:描绘?0?2虎的样子却画得?0?3像,反倒画成一条威猛尽失的狗。
比喻人好高骛远,但能?0?7?0?3足,仿效失真,变得?0?3?0?0?0?3?0?6。
37. 泰极还生否,乐处又逢悲:事情发展到了极限,就转化为相反的一面。
指乐极生悲。
38. 起头容易结梢难:事情开头容易,但要有令人满意的结果却很难。
39. 孙猴子一个筋斗翻了十万八千里,也翻不出如来佛的掌心:比喻虽然有很大的能耐,但始终逃不出对方的控制。
40. 孙悟空神通广大,也不得不拜当方土地神。
41. 取到佛经,是唐僧的功劳;惹了祸,就是孙猴子倒楣。
西游记歇后语1. 孙悟空的毫毛:(1) 随变(便) ---喻不加限制,怎麼方便就怎麼作 (2)神通广大。
形容本领或手段极高强。
西游记第二回:这猴王自从了道之后,身上有八万四千毛羽,根根能变,应物随心。
2. 和孙猴子比跟斗:差著十万八千里。
孙悟空一个跟斗可翻过十万八千里。
形容差距很大。
3. 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大能小。
喻大小随意,不加限制。
西游记第三回中,孙悟空从东海龙王那取来一根「如意金箍棒」,可随心意变大变小。
4. 孙悟空闹地府:勾他的生死簿。
西游记第三回中,孙悟空学道后,曾大闹地府,威胁地府十王把生死簿上猴类的名字全勾掉,以为这样就能永生。
(是我显神通,直嚷到森罗殿,与那十王争吵,将我们的生死簿看了,但有我等名号,俱是我勾了,都不伏那?P所辖也。
)5. 叫他当了弼马温:表面上是封了官,实质上是架空了。
西游记第四回中,太白金星奉玉帝招安圣旨,请孙悟空上天,拜受仙籙,玉帝仅封他为『弼马温』,是个没有品从的官。
这样的官,最低最小。
6. 孙悟空守蟠桃园:坏事。
谓出了差错或变故:喻指情况不妙了。
西游记第五回中,玉皇大帝封孙悟空为「齐天大圣」,因孙悟空被封后,在天庭无所事事,变叫他看守蟠桃园。
孙悟空趁机大量偷吃蟠桃。
7. 孙悟空赴蟠桃会:不请自来。
西游记第五回中,王目娘娘设宴,大开宝阁,做『蟠桃大会』,并未邀请孙悟空,孙悟空即暗自赴会。
8. 不管你怎样变,也露出条尾巴来:任你如何狡猾善变,也会露出马脚。
西游记第六回中,二郎真君斗孙悟空,二人变化无穷,后来孙悟空变作一座土地庙,张著口似个庙门,牙齿变作门扇,舌头变菩萨,眼睛变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作一根旗竿。
以致被二郎真君识破。
9. 如来佛捉孙大圣:易如反掌。
形容办事毫不费力,轻而易举。
西游记第七回中,孙悟空尽管本领高强,却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10. 孙猴子压在五行山下:背上越来越重。
喻生活越艰难或负担越来越沉重。
西游记第七回中,孙悟空虽然法力强大,但最终受制於如来佛,未能跳出如来摩手掌心。
如来佛翻掌一推把孙悟空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即五行山,把孙悟空镇压住,直至五百年后唐僧取经路过,才把他稍出来收为徒弟。
11. 像紧箍咒那样:可以管得住孙悟空。
指用这种方法可以制服他。
西游记第十四回中,观音菩萨授唐僧『紧箍儿咒』,若孙悟空不服唐僧使唤,就默念此咒,孙悟空再不敢行凶,不敢无礼了。
12. 孙猴的帽子:紧得很。
(1).指时间紧迫 (2). 喻约束很严。
西游记第十四回中,孙悟空的头上被戴著头箍,只要唐僧念紧箍咒,头箍就会变紧。
13. 猪八戒初进高家庄:假装好汉子。
比喻冒充英雄好汉。
西游记第十八回中,猪八戒被逐出天庭后,错投猪胎。
但为了取到高家庄的民女,变成俊和模样,假装勤劳能干。
14. 招亲招来了猪八戒:自找难看(堪)。
西游记第十八回中,高老要招个女婿,猪八戒变成俊和模样,高老招了他。
「初来时,是一条黑胖汉,后来就变作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呆子,脑后又有一溜鬃毛,身体粗糙怕人,头脸就像个猪的模样。
」15. 猪八戒吃人?0?7果;(歇后语)全?0?3知滋味。
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中,猪八戒曾在五观庄吃人?0?7果,囫囵吞下,?0?3知其滋味。
藉此讽?0?1人对事物一无所知。
16. 白骨精给唐僧送饭:虚情假意。
比喻并非是真心实意。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中,白骨精扮成村姑来为唐僧送饭,非为行好事;时是为了抓住唐僧,以便吃他的肉,求取长生不老罢了,所以说是不安好心。
17. 白骨精骗孙悟空:哄不住。
喻蒙混不了无法欺骗。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中,白骨精为得到唐僧,曾三次变化形象,都被孙悟空识破。
18. 猪八戒战白骨精:太自不量力。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中,白骨精变成美女前去诓骗唐僧师徒。
猪八戒见色起心,不知对方是本领高强的妖精。
19. 乍入?0?3圩---?0?3知深浅。
比喻新到一个地方,对当地情形还?0?3熟悉。
游记第三十二回:「常言道:『乍入?0?3圩,?0?3知深浅。
』——倘或被妖魔?0?8去,却?0?3又要?0?2孙费心?」20. 皮笊篱---捞个磬尽。
笊篱捞物时往往将水和物品一块捞起,所以皮笊篱有取走全部东西的意思。
西游记第三十九回:21. 单丝?0?3线--- 孤掌难鸣。
一条丝纺?0?3成线。
比喻单独一个人的?0?7?0?5?0?3能成大事。
西游记第四十四回:?0?0者暗自喜道:「我欲下去与他混一混,?0?3何单丝?0?3线——孤掌难鸣。
且回去照顾八戒?1?0沙僧,一同?0?5耍耍。
」22. 磨砖砌的喉咙--- 又光又?0?1。
磨砖,一种表面光?0?5的砖块。
全?0?7比喻人吃饭速?0?3很快,一吞即下。
西游记第四十七回:那小的们,又端?0?4碗,盛一碗递与八戒。
呆子幌一幌,又丢下口去就?0?4?0?4。
众僮仆?0?2?0?4道:「爷爷呀!你是磨砖砌的喉咙,著实又光又?0?1。
」23. 牛魔王(罗刹女)的扇子---越煽火越大。
比喻某种言行引起更大的不满或怨气。
西游记第五十九回中,牛魔王(罗刹女)藏有控制火焰山的两把扇子,一把可以灭火,一把可以将火煽旺24. 铁扇公主的芭蕉扇:能大能小。
(1). 喻事情的大小可以因人而定。
(2). 喻人手段灵活,无论大小事都能应付自如。
西游记第六十回:铁扇公主所有的芭蕉扇根据不同的口诀可变大、变小。
25. 没底竹篮汲水(竹篮儿打水) :一场空。
竹篮多隙缝,盛水必?0?8,故比喻徒?0?7无功。
西游记第六十四回:26. 滚汤泼?0?2鼠(滚汤泼?0?2鼠,一窝都是死)---皮?0?1毛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