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头基本母猪自繁自养场的设计性质和规模:100头基本母猪规模,年出栏2000头肥猪的小型自繁自养商品猪场,品种为TOPIGS父母代种猪或大长二元母猪和杜洛克公猪。
生产周期:配种到上市=41周(怀孕16周+哺乳4周+保育5周+育肥16周)猪群构成及设备数量计算:1、怀孕定位栏:100头母猪,每2周产仔9窝,从配种到分娩前一周的怀孕母猪66头,需66个定位栏。
2、空怀母猪栏:分娩率80%,断奶到配种1.5周/80%×4.4头/周+1(后备)=9头,每3头一个栏需3个栏。
3、种公猪栏:单栏饲养需4个栏和一个配种间。
4、分娩栏:4.4×6周=27个5、保育床:6周×4.4=27个6、育肥栏:16周/2×9-10=720-800头,即72-80个栏。
产房3个单元,每个单元9个产床;保育舍3个单元,每个单元9个保育床;公猪单栏饲养,4头4个栏圈,1个配种栏;空怀母猪3-4头一个栏,设3个栏;育肥猪舍每栏8-10头,每个单元10个栏,共8个单元。
猪舍设计:产房1栋,3个单元,每个单元1.8 ×5 + 3 = 12米,栋长36米,舍宽7.8米;保育舍一栋,3个单元,每个单元1.5 ×5 + 3 = 10.5米,栋长31.5米,舍宽6.6米;种公猪、待配母猪舍一栋,8个栏,栋长3×8 =24米,单列舍宽5.5米;怀孕单体栏66个一栋,栋长0.65米×33+2.5=24米,双列舍宽7.8米;育肥猪舍4栋,每栋2个单元,每个单元长3 ×5 +1 =16米,栋长16×2 =32米,栋宽11米。
猪舍布局示意如下猪场参考免疫程序阶段注射时间疫苗名称用量预防疾病种母猪分娩前40天、20天分别免疫一次猪大肠杆菌多价油乳剂灭活苗1ml 大肠杆菌病分娩前35天猪萎鼻类毒素灭活疫苗2ml 萎鼻分娩前30天伪狂犬灭活疫苗1ml 伪狂犬产后25天猪瘟兔化弱毒冻干活疫苗4头份猪瘟产后30天猪丹毒、猪肺疫二联冻干苗2头份丹毒、肺疫产后35天O型口蹄疫灭活油佐剂苗2ml 口蹄疫4月10号乙型脑炎弱毒冻干活疫苗1头份日本乙脑种公猪2月1日8月1日伪狂犬灭活疫苗3ml 伪狂犬3月1月9月1日猪瘟兔化弱毒冻干活疫苗4头份猪瘟3月15日9月15日猪丹毒、猪肺疫二联冻干苗2头份丹毒、肺疫4月1日10月1日O型口蹄疫灭活油佐剂苗2ml 口蹄疫4月10日乙型脑炎弱毒冻干活疫苗1头份乙脑4月20日猪萎鼻类毒素灭活疫苗2ml 萎鼻备注:(1)对蓝耳病、链球菌、萎鼻等传染病,各场可根据本场实际情况增加免疫种类。
(2)上表免疫程序仅供参考,各场可根据情况制定自己的免疫程序。
免疫接种操作规范1目的对免疫接种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免疫接种的效果,确保猪只保持较高的抗体水平,保证猪群的健康、安全。
2范围适用于猪场猪只各个生长阶段的免疫工作。
3职责按照免疫计划和免疫操作规范认真执行。
4内容4.1根据免疫程序和需要疫苗的用量,备好疫苗。
4.2免疫前,先把注射器、针头煮沸10min,待凉干后再用。
注意事项:煮注射器之前要先将注射器拆开,待水煮沸一段时间后,再将注射器部件放入,这样做可把水中的氧气排除,以预防金属注射器的部件氧化生锈。
(可前天晚上准备)4.3注射之前要检查标签、品名是否和需要注射的疫苗一致,是否在有效期内使用,疫苗瓶口是否密封完好,所用稀释液与疫苗是否一致。
明显变质、失效的疫苗不准使用,并及时上报上级领导。
4.4接种疫苗所用的注射器应大小适宜,注射小剂量时,不得用大注射器,以保证用量的准确。
不论给多少猪只接种,都应注射1头更换1个针头。
(肌肉注射用针头的规格和长度)4.5如用铝胶稀释时,要事先把它摇匀,按计算需要免疫的量进行稀释,稀释时要先向瓶内注入一些空气,以免造成抽不出或疫苗洒出。
4.6吸取疫苗时,手不能摸瓶口;避免日光直射和高温,稀释过的疫苗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一般弱毒苗不得超过2小时,灭活苗不得超过4小时。
4.7按照说明指导,采用正确的给药方式,如口服、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适量给药,并同时用自喷漆作好标记,避免漏免或重免。
口服的要拌料,拌料时一定要混合均匀。
4.8用过的疫苗瓶不能随意抛弃,统一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剩余的没起封的疫苗及时收回,时间不得超过4h。
4.9免疫结束后及时填写《免疫记录表》,以便查询,未免疫的要作好标记,及时补上。
4.10两种病毒性疫苗接种时间应间隔5天以上;一般情况下,两种疫苗的免疫时间间隔要在7天以上。
4.11免疫结束后,不能立即用抗生素治疗,一般要间隔7天,用过药的猪只要补免。
4.12疫苗免疫要在同一时间内完成,但病猪不能免疫,待治愈后及时补免。
4.13对免疫过程中出现的过敏反应,要及时抢救,常用0.1%的盐酸肾上腺素0.8-1ml/头皮下注射。
(应急的猪侧卧用脚踩压肚子针头扎神经末梢猪鼻)猪场常用预防性药物1、用于预防的药物的添加时间和次数要视实际生产情况具体而定。
2、要严格执行药物的休药期。
3、添加药物时,要注意原有饲料中的药物含量。
药物预防操作规范1目的控制猪场疾病的传播和流行,减少某些疾病发生的机会,提高猪群的抵抗力;并指导猪只的不同生长阶段,添加不同的药物,采用合理的用药量,达到预防疫病发生的目的。
2范围适用于猪场猪只不同的生长阶段。
3职责3.1根据猪群的状况,制定出合理的药物添加计划。
3.2饲养人员应按照药物添加计划和本操作规范认真执行。
4内容4.1预防项目4.1.1预防或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4.1.2防治营养性元素引起的群发病、多发病。
4.1.3防止猪只的应激,增强机体抵抗力。
4.2哺乳阶段4.2.1为降低母猪子宫炎、乳房炎和泌乳障碍综合征的发生,提高泌乳量和哺乳仔猪的采食量,降低腹泻的发生率,可在饲料中添加支原净100 ppm+金霉素400ppm。
加药时间为母猪产前产后各1周。
4.2.2仔猪可在开食料或饮水中添加支原净150 ppm+硫酸粘杆菌素100 ppm,或参照《猪场常用预防性药物》添加药物。
添加时间为1周。
4.2.3仔猪在4-5日龄常灌服抗球虫药,以避免球虫引起的腹泻。
常用药物可参考《猪场驱虫工作程序》。
4.3育成阶段4.3.1仔猪断奶后应激很大,因此,断奶后常在饲料中添加支原净100 ppm + 金霉素400 ppm(或再加Vc200ppm)。
加药时间为1周,或加药1周,休药1周,再加药1周。
后期常发生胸膜肺炎、猪痢疾、断奶后腹泻等,可添加阿莫西林200ppm。
加药时间为1周。
4.3.2 在饲养过程中,根据猪只发病的数量和严重程度,可再添加支原净100 ppm + 金霉素400 ppm(强力霉素150-200ppm)。
加药时间为1周,或加药1周,休药1周,再加药1周。
4.3.3为预防寄生虫感染而添加的药物和次数见《猪场驱虫工作程序》。
4.4育肥阶段4.4.1育肥阶段猪只抵抗力较强,添加药物较少,常添加土霉素,拌料200-600ppm,饮水150-300ppm,时间一般为1周。
其它药物见《猪场常用预防性药物》。
4.4.2为预防寄生虫感染而添加的药物和次数见《猪场驱虫工作程序》。
4.5种猪、后备种猪4.5.1对于妊娠母猪,注意不能用引起母猪流产的药物,如氟苯尼考等。
4.5.2为预防支原体肺炎、痢疾等疾病的发生,为增强种猪的抵抗力,保证种猪的生产成绩稳定,常在后备种猪转入交配舍前用药,常用支原净100 ppm,金霉素400 ppm,时间为1周,其他药物和添加方式见《猪场常用预防性药物》。
还可以在种猪转入交配舍后,喂饮5%的糖盐水,一般每次500ml,2次/天,连用3天。
4.6加药方式和注意事项4.6.1 猪场预防给药常用饮水和拌料两种方式。
4.6.2 加药饮水之前先断水2h,冬季可适当延长。
4.6.3 拌料加药之前要适当限料,如饲喂正常量的1/2等。
4.6.4加药后,对猪只采食量要适当限制,防止因采食过多而引起中毒。
4.6.5加药后要经常观察猪只采食、饮水状况、精神状况,发现中毒,立即注射0.1%的盐酸肾上腺素0.8-1ml/头。
或按说明注射该药物的特效解毒药。
综合防疫制度1目的为加强管理,指导日常卫生与防疫消毒工作,规范工作程序,确保猪场清洁卫生,建立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特制订本防疫制度。
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猪场内人员。
3职责猪场内所有相关人员应严格遵守本防疫制度的规定,认真执行,落实到位。
4内容4.1人员管理4.1.1非本场工作人员严禁入内,本场职工也不得擅自外出,休假人员出场时须持有场长或技术主任所签出门证。
4.1.2各猪场严禁参观学习,确需参观时必须由总经理签字特许,经登记,并按《门卫消毒制度》严格消毒后方能进入;参观人员应遵守猪场的一切管理制度,参观时应按指定的路线先小猪后大猪,先健猪后病猪,先种猪后商品猪的顺序进行。
4.1.3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员工家属进入猪场;确需进场时,必须确认其所在当地没有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确认其家里没有养猪;然后经场长签字批准,并按《门卫消毒制度》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
进场后要严格遵守猪场的各项管理制度,在场期间不准进入生产区,不准随意进出猪场,一旦出场不得再次进入。
4.1.4进场人员不得携带任何肉类及肉类制品,对于随身所带物品,小件物品须经紫外线照射消毒20分钟,大件物品须经熏蒸消毒(具体熏蒸消毒方法见《猪舍熏蒸消毒方法》)后方可带入。
4.1.5场内所有人员不准饲养犬、猫及其它动物。
4.1.6 所有进场人员进场后必须在生活区隔离48h,并保证进场前48h 内没有去过屠宰厂、疾病诊断实验室等类似场所。
4.1.7生活区工作人员一般情况下不准进入生产区,确需进入时,须经场长批准,在更衣消毒间经更衣、淋浴、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工作人员不准穿工作服随意出入生产区,工作完毕后要把工作靴刷洗干净。
4.1.8处理死猪的工作人员不得再返回猪舍工作,所穿衣、靴须经专门消毒后再用。
4.1.9工程或维修人员要按要求在规定范围、规定时间内工作,不经允许不得到处乱走。
4.1.10各猪舍工作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不得相互串舍。
4.2生活区消毒防疫4.2.1厨房、餐厅4.2.1.1厨师应保持厨房内干净,整洁。
经常清理下水道的污物,垃圾要及时清除。
4.2.1.2工作期间要穿工作衣、戴工作帽,勤剪指甲、勤洗手,注意保持个人卫生。
4.2.1.3员工就餐时要井然有序,严禁进入厨房操作间。
注意勤俭节约,不能乱倒饭菜,残羹要倒在指定的位置。
4.2.1.4饭后要把餐具刷洗干净,放入消毒柜中进行消毒。
4.2.1.5不准乱拉桌椅,饭后凳子回归原位。
值日人员要及时打扫餐厅,擦洗桌子,不能有油污、饭粒等。
4.2.1.6每周一要对厨房进行1次消毒,消毒程序如下表:4.2.2宿舍4.2.2.1宿舍内应经常打扫,门窗要经常擦洗,做到地面无纸片、烟头等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