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动能和动能定理》PPT课件
《动能和动能定理》PPT课件
题组三 动能定理的基本应用
题5 质量M=4.0×104 kg的飞机,从静止开始沿
平直的跑道滑行,当滑行距离L=1.6×103 m时,
达到起飞速度v=60 m/s。问:
(1)起飞时飞机的动能多大?
(2)若不计滑行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则飞机受
【解】 (1)起飞时飞机的动能为:
到的牵引力为多大?
Ek=
1 2
落地时速度为vt,那么此人在抛出物体过程中(抛出AC过程重力做功忽略不 A. m计g)H对物体B所. m做g的h功为(空C.气m阻vt力2-不mg计h)( D. )D
mv02 解析:
A对,B错:从开始上抛到物体上升到最高点,由动能定理得:W-mgH=0,故W=mgH。
C对:全过程分析,人对物体的力和重力对物体做功,且已知初动能和末动能,由动能定理可
A.2 kg B.1.5 kg D.0.5 kg
C.1 kg
3 斜面问题
题12[2016·浙江卷][多选]如图所示为一滑草场。某 条滑道由上下两段高均为h,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分别为45° 和37°的滑道组成,滑草车与草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质量为m的载人滑草车从坡顶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经过
上、下两段滑道后,最后恰好静止于滑道的底端(不A计滑 草车在两段滑道交接处的能量损失,sin 37°=0.6,cBos
题8 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
O点,小球在水平力F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点很
缓慢地移动到QC点,如图所示。则力F所做的功
为( ) A. mglcos θ
B. Flsin θ
C. mgl(1-cos θ)
D. Fl(1-sin θ)
解析:小球的运动过程是缓慢的,因而小球在任何时刻均可看成平衡状态,力F的 大小在不断变化,F是变力。对小球,由动能定理可得:WF-mg(l-lcos θ)=0, 则WF=mgl(1-cos θ)。
A. 只要有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就增加 B. 只要物体克服阻力做功,它的动能就减少 C. 动力和阻力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一定变化 D. 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的末动能与初动能之差 【解题依据】 (1)动能定理说明,合力做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物体动 能的变化用合力的功来量度。 (2)式中W>0, Ek >0(动力做功使动能增加); W<0, Ek <0 (阻力做功使动能减少)。
=
3 2
mv
2
,
W2=
1 2
m
3v2
-
1 2
m
2v
2
=
5 2
mv2
,则W1∶W2=3∶5。
合力做功之比等于动能变化量之 比,不等于动能之比,也不等于 速度或速度变化量之比。
题组四 用动能定理解决变力做功问题
题7[2019·北京师大附中高一期末][多选]质量为m的汽车在平直公
路上行驶,发动机的功率P和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f均恒定不变。在时间t
W
1 2
m v22
1 2
m v12
初态和末态的表达式12均m为v2“
“
”代表什么?
动能
Ek
1 2
m v2
12”m,v2这个
W
1 2
m v22
1 2
m
v12
上述结论的推导是在恒力做功、直线运动过程中得出的, 若做功过程对应一个 曲线运动的路径,该结论还成立吗?
O
W
1 2
m v22
1 2
题组五 用动能定理解决多过程问题
1 水平面问题
【解】 (1)冰壶在B点有最大速度,设为
vmax , 在 BO 段 运 用 动 能 定 理 有 :
mgL2
=0-
1 2
mv2max
,解得
v
max
=
2 gL2 。
(2)方法一 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
对AO过程: W mgL1 L2=0,
m v12
简化
mgh
1 2
m v12
0
1 2
m
v22
WT 0
v1 0
BA
G
v1 情景1
FNF
Gl
v2
v1 情景2
F f FNF f
Gl
v2 F
情景3 O
纷繁复杂的物理现象背后隐藏着简单 的规律
v1 0
BA
G
W
1 2
m
v22
1 2
m
v12
知识建构
动能 动能定理
1、动能:
质量一定的物体 1.速度变化,动能是否一定变化?
W Fl
v1 情景1
FNF Gl
F ma
l v22 v12 2a
v2 F
W
1 2
m v22
1 2
m v12
v1 情景1
FNF Gl
v1 情景2
f FNF f Gl
v2 F
WF
Fl
1 2
m v22
1 2
m v12
v2 F
W总
Fl
-
fl
1 2
m v22
1 2
m v12
第3节 动能和动能定理
感知动能 这些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动能如何定量表述?
外力做功
动能的变化
理论探究
v1 情景1
FNF Gl
v1 情景2
f FNF f Gl
v2 F
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 在与运动方向总相同的恒力F 的作用下 发生一段位移l,速度由v1增加到v2。试 寻求这个过程中外力做的功与动能的关 系。
得W+mgh=
1 2
mvt2
-0,解得人对物体所做的功W=
1 2
mvt2
-mgh。
D对:在人抛出物体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得:W=
1 2
mv02
。
题11[2019·全国Ⅲ卷]从地面竖直 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 除受到重力外,还受到一大小不变、 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 距地面高度h在3 m以内时,物体上升、
内,汽车的速度由v0增加到最大速度vm,汽车前进的A距离为s,则在这段 A时. W间=内Pt可以表B.示W发=fs动机C.所W做= 12功mvmW2 - 12的mv计02 算D式. W为=(12 mvm2 +fs)- 12Dmv02
【解析】 A对,B错:由于发动机功率恒定,则经过时间t,发动机所做的功W=Pt。
课堂小结
动
动能
能
动 能
定
理
动能定理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2.公式:Ek
1 2
mv2
3.动能是标量,是状态量
4.单位:焦(J)
1.内容: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2.表达式W: Ek2 Ek1 Ek 3.解题步骤:
(1)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2.动能变化,速度是否一定变化?
(2)大小:Ek=mv2/2
(3)单位:J 1J=1kg·m2/s2 (4)动能是标量,是状态量 (5)动能具有相对性,只能取正值
高速飞行的子弹有很大的 杀伤力,二战中法国飞行员误 抓敌机射来的子弹却安然无恙 ,是何原因?
2、动能定理: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 化。
06[2019·济南一中高一检测]飞机起飞过程中,速度从v增大到2v,
合外力做功为W1;速度从2v增大到3v,合外力做C 功为W2。则W1与
W2的比值为( )
A.1∶1 B. 1∶3 解析:根据动能定理得:
C. 3∶5
D. 4∶9 易误警示:功与能量变化相对应,
W1=
1 2
m
2v
2
-
1 2
mv2
Mv2
=
1 2
×4.0×104×602
J=7.2×107
J。
(2)根据动能定理得:FL=Ek-0,
解得:F=
Ek L
=
7.2107 1.6103
N
=4.5×104
N。
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一般是单个物 体,如果是系统,那么系统内的物 体运动状态要一致。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3)写出该过程中合力做的功 或分别写出各个力做的功(注意功 的正负)。如果研究过程中物体的 受力情况有变化,要分别写出在各 个阶段中力做的功。 (4)写出物体的初、末动能。 (5)按照动能定理列式并求解。
3:表达式:
W
1 2
m v22
1 2
m v12
合力做的功 W Ek 2 Ek1 Ek
末态的动能
初态的动能
加深拓展
4、理解:
W Ek2 Ek1 Ek
(1)因果关系: 前因后果
(2)数量关系: 功能互求
①W>0, Ek2__ E>k1 , △ Ek—>— 0 ②W<0, Ek2__ E<k1 , △ Ek—<— 0
动
能
Ek
1 2
m 2v
得
Ek
1 2
m
v0
gt
2
,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