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0一、编制依据 0二、编制目的 0三、编制原则 0第二章工程概况 0一、工程概况 0二、建设条件 (1)第三章施工准备 (3)一、技术准备 (3)二、机械设备及材料准备 (3)三、劳动组织准备 (3)四、施工现场准备 (3)五、运梁通道 (3)六、通讯准备 (4)第四章施工计划 (4)一、指导思想 (4)二、进度计划 (4)第五章 T梁吊装施工方案及方法 (5)一、汽车吊、吊车辅助工具的选择及起重验算 (5)二、施工方法及措施 (11)三、施工工艺流程图 (14)四、T梁吊装注意事项 (15)五、检验标准及频率 (16)六、工期保证措施 (17)七、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7)第六章质量、安全、文明和环保施工措施 (20)一、质量保证措施 (20)二、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22)三、环境保护措施 (23)四、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4)第一章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1、《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现场勘察资料3、施工组织设计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6、《安徽省公路水运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管理指南》何光马中南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年4月第一版7、《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使用规范》(GB/T5972-2006)8、《汽车起重机和轮胎起重机安全规程》JB8716-19989、《起重吊装常用数据手册》二、编制目的为了保证本项目T梁运输和吊装施工的顺利进行,合理部署施工力量和施工进度,规范施工程序,明确职责,确保机械的安全使用和从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施工质量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特编制本安全施工方案。
三、编制原则本着严格遵守合同,履行义务,保证权利,确保安全、优质、按期完成本工程,并根据工程的地质、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交通运输、材料供应等情况;结合我单位的实际施工能力、技术装备综合考虑而进行编制。
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叶集沪陕高速连接线二期工程全线长6.662公里,里程桩号K1+323.5至K7+985.4。
本标段共设置三座中桥、一座小桥。
中桥中心桩号为K2+982、K3+893、K7+969,1-20m。
上部结构采用20m预应力砼(后张)简支T梁,桥梁下部结构桥台采用柱式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所有桩基均按摩擦桩设计。
小桥中心桩号为K7+066.5,1-13m。
上部构造采用13m预应力砼(后张)简支T梁;下部构造桥台采用柱式台,基础采用桩基础。
本标段简支T梁,采用后张法分别v在预制场内预制。
通过主线贯通的施工便道和路基直接到达施工现场。
主要工程数量:老堰河桥、沿岗河桥和徐小圩桥为18片梁,其中边梁2片,中梁16片;马道河桥为12片梁,其中边梁2片,中梁10片。
二、建设条件(一)地形、地貌及区域地质条件路线经过区域属微丘区,地势起伏较大,地面标高一般在50.1~79.00米之间,总的趋势是中间低,两端高。
拟建路线大部分穿行于林地间,局部高程72.8米。
叶集位于大别山余脉处,史河中游东安,地貌类型可分丘陵、沉积台地、沙湾地三种。
路线所在属微丘地貌;基本地貌单元为山前冲积平原。
(二)气候、气象区域河流系雨源型间歇性河流,标准较低,配套较差,汛期雨后积水不能及时排出,涝渍相伴发生;干旱枯水季节,多数沟河又经常干枯断流,灌溉面积小,实际效益不大。
项目区域主要河流为史河总干渠、马道河、徐小圩支渠、沿岗河等。
叶集实验区地区属北亚热带湿热季风气候区,具有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霜期短、日照长、雨热同季等特点。
年平均气温15.6℃,一年中以一月份气温最低,7月份气温最高。
年平均降水量在1082.8mm左右,降雨年际分配不均,年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0~60%,每年12月份至翌年1月份降水量最少。
年平均蒸发量1390.2mm,5~6月份最强,12月份至翌年1月份最弱。
平均相对湿度为80%左右。
无霜期222天左右。
区内光、热、水资源丰富,但灾害性天气较为频繁,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该地区的“梅雨”季节,在这段时间区内经常出现大面积持续性暴雨和阴雨天气,同时该地区冷暖气团交锋频繁,气候多变,在季风环流异常情况下春季的低温、梅雨期的暴雨、伏秋季的干旱等常给公路建设、营运带来不利的影响。
根据公路沿线地下水赋存条件,水利特征和含水岩组的岩性。
水理性质、埋藏条件等分类,沿线的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潜水、基岩裂隙水。
在低洼地段地下水主要为潜水,埋深一般为1.0m左右。
在岗地地段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埋深一般为1.00~3.50m。
在基岩埋藏较浅及基岩出露地段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埋藏于基岩裂隙中,埋藏较深,水量较小。
对本工程有影响的主要为潜水及少量的上层滞水。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沿线地下水水质良好,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
第三章施工准备工程项目施工前准备工作包括技术准备、机械设备准备、劳动组织准备、施工现场准备、运梁通道、通讯准备和施工场外准备。
一、技术准备熟悉、审查图纸和有关设计资料,施工前认真阅读审查相关招标文件、设计图纸、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并进行技术交底和员工技术培训,搞好图纸自审、会审记录;编制好施工进度计划表。
二、机械设备及材料准备1、根据该工程的具体情况,需要一台70t,一台50t吊车梁场吊运T梁,运梁车3台配合运输T梁;两台70t吊车进行T梁架设。
2、起吊钢丝绳的选用根据施工需要选定T梁吊装钢丝绳为Φ36.5mm。
3、运梁车为了减少吊车移位,配备两台运输T梁运输车(载重100T)。
三、劳动组织准备组建精干的施工队伍以及各项管理制度地建立、健全,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施工人员进场。
四、施工现场准备1、待预制梁混凝土强度达到90%,灌浆强度达到50Mpa以上时,方可实施吊装作业。
2、对盖梁和桥台支座位置进行复测放线,放出支座中心线、桥梁的中心线和边线,便于桥梁就位参考。
3、吊装前安放橡胶支座就位,按照相关规范要求检查支座,吊装过程中做好梁、台帽及盖梁的保护。
4、T型梁吊装就位一片要准备圆木支撑稳固,当第二片就位后,要及时用电焊焊接加固,所以要准备焊机、汽焊、圆木、手锯等相互配合协助。
五、运梁通道利用主线贯通的施工便道和路基直接到达施工现场。
吊装前对吊装作业工作平台和施工道路进行平整压实,无坑洼,路面宽度大于5m(单车),坡度不大于10%,转弯处转弯半径不小于45m,保证吊装机械进出场地畅通。
桥梁以桥的轴向向上下游方向各延伸20m宽,吊机就位部位场地不小于20×12m,确保两台汽车吊进场就位支腿以及梁车进场就位的需要。
所有加宽、整平、拐弯部位均需压实,桥台部位在原有宽度上需加宽至14m左右,以便于碾压,并保证压实效果,高空不得有电线或其它的障碍物。
六、通讯准备主要通过移动手机和对讲机进行联络。
第四章施工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工程是我标段的重要工程之一,公司选调了优秀的施工队伍,配备了精良的装备。
认真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精心组织,周密计划,严格管理,认真施工。
以干一番事业,拓一方市场,树一方信誉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一流的施工速度,一流的施工质量,一流的管理水平,力争按期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二、进度计划本工程准备在8月20日对徐小圩梁板进行吊装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徐小圩桥T辆吊装:2014年12月03日~2014年12月03日马道河桥T辆吊装:2014年12月04日~2014年12月04日沿岗河桥T辆吊装:2014年12月06日~2014年12月07日老堰河桥T辆吊装:2014年12月08日~2014年12月09日吊装所需人员机械在2014年12月02日前到场就位,至所有梁板吊装结束随时准备吊装。
吊装所需人员机械如下:吊装施工人员第五章 T梁吊装施工方案及方法根据吊装施工现场条件,梁场位置,与桥梁距离,施工便道情况,采用两台100t的运梁车运送T梁;T梁在梁场装车后,出门入经施工便道进入路基,再由路基运至架桥位置;两台70t汽车吊合力抬吊的方法,将梁抬至盖梁上就位处,落吊调整对线就位。
运输和吊装顺序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原则是要方便于吊装就位,装梁和运输一定要按架梁的方向和顺序进行。
一、汽车吊、吊车辅助工具的选择及起重验算(一)钢丝绳选择根据所选钢丝绳为Φ36.5mm,6×37+1验算:最大起吊重量41t,起吊点两个,采用二根钢丝绳作业,每个吊点钢丝绳受力为25%,考虑吊点受力不均,现每个吊点钢丝绳受力按35%考虑,即FMAX=41×35%=14t=140kN。
根据钢丝绳的计算要求,最小破断拉力总合=705kN。
安全系数:f=705/140=5.04>[f]=5,所选钢丝绳适用。
钢丝绳(6×37+1)主要数据(二)汽车吊吊起重量验算1、T梁重量根据设计施工图纸计算中梁重量为:39.7t边梁重量为:40.95t验算时取最大起重量50t>40.95t两个吊车吊装T梁,故一个吊车所需吊起的重量为: Q=50/2=25t2、工作半径计算:50t汽车吊工作半径最小为5m,最大为10;70t汽车吊工作半径最小为6m,最大为14。
(三)吊车臂长计算图1 吊车臂长示意图吊车臂长式中H—吊车臂长;h1—T梁底至地面距离;h2—吊环点至臂顶点距离;h0—吊车高度,h0取1.2m;α—臂仰角;R-工作半径,50T取10m,70T最14m。
a、h1计算验算50T吊车时,由于50T吊车在梁场作业,T梁运输车高1.5m,h1=1.5m;验算70T吊车时,由于70T吊车在桥下作业,盖梁高度为 1.4m,h1=1.4+1.5=2.9m;b、T梁高度1.34m;c、钢丝绳夹角取60°,吊环点至T梁顶面距离为1.7*sin60°=1.5m;d、计算h2其一考虑构件与吊臂之间要有安全距离,一般大于0.2m;其二考虑构件吊装高度,本次工作吊装仰角α一般为50°~77°之间。
所以考虑h2取值在h2=(1.7/2+0.7)*tan77°-1.5=5.21m与h2=(1.7/2+0.7)*tan50°-1.5=0.34m之间为宜;e、计算50T最大吊车臂长时取h2=5.21m50t吊车臂长H = (h1+1.5+1.5+h2-h0)2+R2= (1.5+1.5+1.5+5.21-1.2)2+102= 13.13 m 计算50T最大吊车臂长时,因吊车在梁场靠近T梁5m处,所以取h2=0.34m 70t吊车臂长H = (h1+1.5+1.5+h2-h0)2+R2= (10.8+1.5+1.5+0.34-1.2)2+142= 19.06 m(四)吊机工作状态图及吊机吊装过程工作状态曲线图分别见图3、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