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科技大学6环境监测新技术导论
中国科技大学6环境监测新技术导论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科技大学6环境监测新技术导论
生物传感器还被用于测定焦化、炼油、化工等 企业中的酚,测定范围为0.1~20mgL-1,响应时间为
5~10分钟。此外,用微生物传感器测定NO3•、- CO2
、有机磷也有报导。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科技大学6环境监测新技术导论
•中国科技大学6环境监测新技术导论
•1. 压力传感器连续测定法基本装置
•显示窗
•CO2吸收剂 •压电传感 器•样品溶液
•电磁搅拌器
•2. 压力传感器测定的特点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科技大学6环境监测新技术导论
二、微生物传感器测定法
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将生物敏感膜与物理
化学信号转换器及电子信号处理器相结合的 器件。
1,1,1- 三氯乙烷、多绿二苯并二噁英、多绿
二苯并呋喃等。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科技大学6环境监测新技术导论
测定三氯乙烯的生物传感器: 敏感膜: 假单细胞细菌JI104固定在聚四氟乙
烯薄膜上而成。 换能器: 氯离子选择电极
•氯离子选择电 极
•微生物敏感 膜
•图 6-6:敏感膜附着在氯离子选择电极上组成的生物传感
-SH、-NH、-CN等基团的物质灵敏度较高 7. 含有O、N、S等强阴性元素的分子灵敏度
较高 8. –CH基团能提高灵敏度 9. 酯类的灵敏度几乎与碳原子数无关 10. 对醚类的灵敏度不高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图 6-4
•中国科技大学6环境监测新技术导论
2. 微生物传感器法测定BOD 的过程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国科技大学6环境监测新技术导论
•微生物传感器
•空 气
•微电流测试 仪
•KOH溶 液•Pb阳 极•Pt阴极
•聚四氟乙烯膜 •微生物敏感膜 •尼龙网
•电磁搅拌器
§4、恶臭物质的气味传感器测定技术
恶臭是极其特殊的环境问题,人类可以直接感 知它的危害程度。
环境中的臭气成分多为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 物只有氨、硫化氢等。
被列为重点控制的恶臭物质,各个国家有所不 同,主要与社会发展水平有关。
目前,我们国家列出了8种控制的恶臭物质,分 别是:
氨、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醚、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科技大学6环境监测新技术导论
二、SO2微生物传感器测定技术
传感器由微生物敏感膜附着在氧电极上组 成。属安培型生物传感器。
敏感膜:亚细胞类脂质(一种含亚硫酸盐 氧化酶的肝微粒体)附着在醋酸纤维膜上而成。
测定对象:由SO2形成的酸雨、酸雾样品溶 液中的SO3= 。
测定原理:微粒体氧化SO3=消耗氧,氧电 极电流下降, SO3= 浓度小于3.4X10-4mol·L-1 时,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6X10-4mol·L-1。
特点:重现性好,准确度高,但寿命短,仅 能保存2天,供20次使用。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科技大学6环境监测新技术导论
三、NOx的微生物传感器测定法
传感器组成:多孔气体渗透膜、固定化硝化 细菌,氧电极。
测定对象:溶液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测定原理:氧电极电流与硝化细菌耗氧之间 呈线性关系。亚硝酸盐浓度低于0.59mmol·L-1, 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1mmol·L-1。 由亚硝酸盐含量推知空气中NOx的浓度。 特点:选择性和抗干扰性相当高,因硝化细菌 以硝酸盐为唯一能源。挥发性物质如乙酸、乙 醇、胺类(乙二胺、丙胺、丁胺)或不挥发性物质 如葡萄糖、氨基酸、离子(K+、Na+)不干扰测定。
性极1低. SnO2对无气味或气味很小的分子敏感
2. 灵敏性随碳原子数增加而增加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科技大学6环境监测新技术导论
3. 灵敏度随不饱和度增加而增大 4. 醇类分子中,-OH的位置影响灵敏度 5. 支链增加,灵敏度下降 6. 含有-OH、 =C =O、-CHO、-COOH、
•离子计 •图 6-2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科技大学6环境监测新技术导论
§2 、BOD的传感器测定技术
一、压力传感器测定法
BOD为生化需氧量,一般规定,在 20℃温度条件下,培养5天所消耗的溶解氧
作为生化需氧量的数值,称为5日生化需氧 量,用BOD5来表示。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基本原理是:将生物敏感元件发生的特 异性反应及信号经由物理原件(转换器)
转变为光、电、声等易检测信号,从而间接 地获知待测物的有关信息。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科技大学6环境监测新技术导论
•1. 微生物传感器的组成和测试原理
•O2变化 •O2消耗
•电流测量
•氧电极 •透氧膜
•微生物 膜 •被测物质
器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科技大学6环境监测新技术导论
测定时敏感膜与样品溶液中的三氯乙烯 作用生成CI- ,引起CI- 选择电极的电位发生 变化,记录 E ~ t曲线,将E ~ t曲线与标准 曲线对照,求出三氯乙烯的浓度。
条件最优时,响应时间小于10分钟。 线性范围 0.1~ 4mg∙L-1, 适合于测定工业 废水。
中国科技大学6环境监测 新技术导论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2021年3月5日星期五
•§ 1 离子型传感器
•离子型传感器的基本结构
•内充溶液 •内参比电 极
•内充溶液
•图 6-1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离子敏感膜
•中国科技大学6环境监测新技术导论
•离子传感器
•参比电 极
•离子型传感器测定的依据是能斯特方程,即: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图 6-5
•中国科技大学6环境监测新技术导论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科技大学6环境监测新技术导论
§3. 其他污染物的微生传感器测定法
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物传感器
测定技术
地下水和土壤被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的
问题越来越严重。最常见的持久性有机污
染物是绿化烃类,如:三氯乙烯、四氯乙烯 、
三甲胺、苯乙烯、二硫化碳。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科技大学6环境监测新技术导论
一、 恶臭物质分子结构与气敏元件的敏
感特性
臭味传感器主要采用气敏材料制备,常 用Sn的O气2气敏敏材材料料为的S灵nO敏2度。与人恶们臭研分究子发的现结,构、 大小、所带化学基团的种类有着明显的类似 性,其结果总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