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第5章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规程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第5章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规程
确定工艺路线后,每步化学合成反应或生物合成反应不会因为小试、 中试放大和大型生产条件不同而又明显变化,但各步最佳工艺条件, 则随试验规模和设备等外部条件的不同而有可能需要调整。
三、中试放大的方法
经验放大法—主要凭借经验通过逐级放大(试验装置、中间装 置、中型装置、大型装置)来摸索反应器的特征。在合成药物 的工艺研究中,中试放大主要采用经验放大法,也是化工研究 中的主要方法。
硝基苯电解还原生产对氨基苯酚,中试放大时存在铅 阳极的腐蚀问题,电解槽的定期拆洗等。
2、设备材质与形式的选择
开始中试放大时应考虑所需各种设备的材质和型式, 并考查是否合适,尤其应注意接触腐蚀性物料的 设备材质的选择。
如:含水1%以下的二甲基亚砜对钢板腐蚀性很小, 含水量达到5%以上时,对钢板有强腐蚀作用。可 以用铝板作反应容器。
转化率 对某一组分来说,反应物所消耗的物料量与投入反应物 料量之比简称该组分的转化率。一般以百分率表示。
X
A
反应消耗A组分的量 投入反应A组分的量
100%
❖ 收率(产率) ❖ 某重要产物实际收的量与投入原料计算的理论
产量之比值,也以百分率表示。
产物实际得量 Y 按某一主要原料计算的理论产量 100%
31 中试放大 2 物料平衡 3 生产工艺规程
第二节 物料平衡
一、物料平衡的理论基础
物料衡算——是研究某一个体系内进、出物料及组成的变 化,即物料平衡。所谓体系就是物料衡算的范围,可以是 一个设备或多个设备,可以是一个单元操作或整个化工过 程。
物料衡算的理论基础为质量守恒定律: 进入反应器的物料量-流出反应器的物料量-反应器中的 转化量=反应器中的积累量
3、搅拌器型式与搅拌速度的 考查
药物合成反应中的反应大 多是非均相反应,其反应热 效应较大。中试放大时必须 根据物料性质和反应特点注 意研究搅拌器的型式,考察 搅拌速度对反应规律的影响, 特别是在固-液非均相反应 时,要选择合乎反应要求的 搅拌器型式和适宜的搅拌速 度。
4.反应条件的进一步研究
分馏塔
中试放大条件: 氯乙醛缩二甲醇+20%甲醇钠,140℃,常压
小试:芦丁:环氧乙烷:氢氧化钠 = 80 :100 :3.6 中试:芦丁:环氧乙烷:氢氧化钠 = 80 :50 :2.2
5.工艺流程与操作方法的确定
在中试放大阶段由于处理物料增加,因而有必 要考虑使反应与后处理的操作方法如何适应 工业生产的要求,特别要注意缩短工序、简 化操作。
25.0 2.0
❖ 车间总收率
四、物料计算的步骤
二、中试放大的重要性
当化学制药工艺研究的实验室工艺完成后,一般都需要经过一个比小 型试验规模放大50-100倍的中试放大,以便进一步研究在一定规模 装置中各部反应条件变化规律,并解决实验室阶段未能解决或尚未发 现的问题。
新药开发中也需要一定数量的样品,以供应临床试验和作为药品检验 及留样观察之用。根据该药品剂量大小,疗程长短,通常需要210kg数量,这是一般实验室条件所难以完成的。
第五章 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规程
学习内容 Learning Contents
31 中试放大 2 物料平衡 3 生产工艺规程
第一节 中试放大
一、中试放大的目的
验证、复审和完善实验室工艺所研究确定的反应条件, 及研究选定的工业化生产设备结构、材质、安装和车 间布置等,为正式生产提供数据,以及物质量和消耗 等。
产物收得量折算成原料量
Y
原料投入量
100%
❖ 选择性 ❖ 各种主、副产物中,主产物所占比率。
主产物生成量折算成原料量
反应掉原料量
100%
例:甲氧苄氨嘧啶生产中由没食子酸经甲基化反应制
备三甲氧苯甲酸工序,测得投料没食子酸25.0kg,
未反应的没食子酸2.0kg,生成三甲氧苯甲酸
24.0kg,求转化率、选择性和收率。
OH
HO
OH
+ N aO H
3 (C H 3)2S O 4
MeO 2
O Me O Me
+
3C H 3O S O 2O H
COOH
COOH
188
212
X 25.0 2.0 100% 89.2% 25.0
Y
24.0 25.0 212
100%
83.1%
24.0 188
188
212 100% 93.1%
实验室阶段获得的最佳反应条件不一定能符合 中试放大要求。应该就其中的主要的影响因素, 如放热反应中的加料速度,反应罐的传热面积 与传热系数,以及制冷剂等因素进行深入的试 验研究,掌握它们在中试装置中的变化规律, 以得到更合适的反应条件。
实验室条件: 氯乙醛缩二甲醇+20%甲醇钠,140℃,10×105Pa
相似放大法—主要应用相似理论进行放大。使用于物理过程, 有一定局限性。(非线性)
数学模拟放大法—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放大法,它是今后发展的 主要方向。(数字工厂)
三、中试放大的研究内容
1、生产工艺路线的复审 当选定的工艺路线和工艺过程,在中试放大时暴露出难
以克服的重大问题时,就需要复审实验室工艺路线,修正 其工艺过程。
车间每年设备正常开工生产的天数一般以330天计算,其 中余下的36天作为车间检修时间。
工艺技术尚未成熟或腐蚀性大的车间一般采用300天或更 少一些时间计算。
连续操作设备按每年8000~7000h为设计计算的基础。
三、收集有关计算数据
收集有关计算数据 反应物的配料比,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副产品等 的浓度、纯度或组成,车间总产率,阶段产率,转化率。
+C H 3 O S O 3 N a+H 2 O
中试放大:PTC反应
6.原辅材料和中间体的质量控制
1)原辅材料、中间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工参数的 测定。 如:DMF与强氧化剂以一定比例混合时易引 起爆炸。
2)原辅材料、中间体质量标准的制定。 如:磺胺异嘧啶中间体4-氨基-2,6-二甲基嘧 啶:
学习内容 Learning Contents
二、确定物料衡算的计算基准及每年设备操作时间
1、通常采用的物料衡算的基准有: ①以每批操作为基准,适用于间歇操作设备、标准或定
型设备的物料衡算,化学制药产品的生产间歇操作居多。 ②以单位时间为基准,适用于连续操作设备的物料衡算。 ③以每公斤产品为基准,以确定原辅材料的消耗定额。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每年设备操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