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与自然关系:小结

人与自然关系:小结


• ——未来可续性
除两极分化,注意
社会公平
• ——公众的广泛参与性
• ——“新的全球伙伴关系”
2008-05-17
3.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
• ——整体协调性 • ——未来可续性
代际之间的均衡发 展,各代对自然和 社会财富拥有同等
享用权和生存权
• ——公众的广泛参与性
• ——“新的全球伙伴关系”
2008-05-17
• 康德:“理智的原则不是理智从自然界得来的,而 是理智给自然规定的”,“人是自然界的最高立法 者”
2008-05-17
人类中心论的影响
——把人放在自然的对立面 ——18世纪世界工业革命的胜利为人类中心 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典型的表现-“生产力”定义:人类征服 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因此,一个国家或社会的发展被片面理解为 “科学技术的发达和国内生产总值(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增长” GDP增加=社会进步=社会发展的程度提高
2008-05-1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历程
• 古代人对自然充满了神秘感、恐惧感、敬 畏感——神、自然崇拜与原始宗教
2008-05-17
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历程
• 人类中心论 ——把人放在自然的对立面 ——18世纪世界工业革命的胜利为人类中心 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典型的表现-“生产力”定义:人类征服 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2008-05-17
地震前:15天前汶川还美得像天堂
2008-05-17
地震前:15天前汶川还美得像天堂
2008-05-17
5月14日航拍的地震后汶川县农舍
2008-05-17
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
•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 人是自然界物种长期进化的产物 • 人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
——衣食住行 ——工业原料 ——科技进步
2008-05-17
人类中心论的后果
• (5)生物多样性锐减 自1600年以来已灭绝724个 目前100个~300个/天物种临近灭绝。 专家预测,地球上全部生物多样性的1/ 4可能在未来的20年至30年内有消失的严 重危险
2008-05-17
人类中心论的后果
• (6)森林面积急剧减少 1991年,全世界消失的森林面积17万km2 不到300年,森林就不存在 物种密度最集中的热带雨林正以每年 1%~2%的速度被毁灭,如果50年至100年 后热带森林从地球上消失,就意味着一半 以上的物种将消失
2008-05-17
不能靠近你,也要温暖你
2008-05-17
地震前:15天前汶川还美得像天堂
/ http://www.shniul / http://www.shniul /html/guanyuwomen/ http://www.shniul /html/fuwuxiang mu/ http://www.shniul /html/xi nwenzi xun/ http://www.shniul /html/li anxi women/
展 • (4)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概念
2008-05-17
结语
• 人类属于地球,而不是地球属于人 类。我们要呵护地球,而不是战胜 她,拆散她。地球母亲不光是供养 我们,在我们冒犯她的时候,她也 会惩罚我们,而且我们冒犯得越深, 她对我们的惩罚就越重!
2008-05-17
• 录像:愤怒的地球 • 从中也许可以得到一些我国即将面临的灾
后重建工作的启示
2008-05-17
3.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
• ——整体协调性 • ——未来可续性
公众及社会团体 最大限度的认同、 支持和参与,自 律、监督、指控
• ——公众的广泛参与性
• ——“新的全球伙伴关系”
2008-05-17
3.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人原类面则临资源
发达国家从
枯竭、人口爆
• ——整体协资人调金力性、等技方术面、
炸、生态失衡、 粮食危机、南
• ——未来可帮续助国性发家展中
北冲突、国际 难民等全球性 问题——超越
• ——公众的广泛参与性
社会制度的差 异和民族国家
的界限,携手
• ——“新的全球伙伴关系” 合作、共同努
力。
2008-05-17
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 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
• 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科学发展观,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 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 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 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2008-05-17
人类中心论的起源
• 古希腊哲学家普鲁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 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 不存在的尺度”
• 《圣经》(创世纪)中,上帝说“我要照 着我的形象,按照我的样式造人,使他们 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 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人被赋予管 理、支配、利用自然的权利
展 • 大量短期行为:无限度地开发、浪费矿物
资源,贪婪地砍伐和捕猎动物,肆无忌惮 地使用各种化学原料与农药,弃生态环境 于不顾,等等
2008-05-17
人类中心论的后果
• (1)人口压力 : 20世纪初16亿——2000年超过60亿
• (2)空气污染 :酸雨、温室效应、臭氧 层 变薄或空洞
2008-05-17
2008-05-17
人类中心论的影响
• 没有考虑自然的成本 (马克思的价值论) ——资源无价、环境无限、消费无虑 ——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
2008-05-17
人类中心论的影响
• 似乎有了经济增长就有了一切。 • 人文文化、环境保护、社会公正、全球协
调——受冷落或被淡忘 • 人异化为工具或物质的奴隶,社会畸形发
2008-05-17
人类中心论的起源
• 欧洲文艺复兴对理性的张扬,人不再寄希望于外在 超人的宗教力量,转而求助于人自身的理性力量。
• 笛卡儿: “我们在认识了水、火、空气、诸星、 诸天和周围一切其他物体的力量和作用以后,我们 就可以在同样方式下把它们应用在它们所适宜的用 途下,从而使我们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所有者”
2008-05-17
酸雨的危害
2008-05-17
酸雨的危害
北 欧 渔 业 为 何 减 产 ?
2008-05-17
2000年3月上旬,数千条死鱼漂在巴西里约热内 卢的一个湖面上。一只因超负荷而破裂的污水管
中流淌出来的污水是杀死鱼儿的元凶。
2008-05-17
2003年5月21日拍摄的照片显示,在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 高原上,海拔5860米珠峰东绒布冰川只有少量冰塔林。随着全 球气候变暖,近年来,珠峰地区的东绒布冰川和中绒布冰川消
2008-05-17
人类中心论的影响
• 美国曼哈顿工程的成功使得人们对科学技 术的顶礼膜拜,认为科学技术可以消除贫 困、饥饿、住房、健康、失业、落后、贫 富差距等一系列问题
2008-05-17
人类中心论的影响
• 忽视环境、资源、生态等自然系统方面的承载 力 ——取之不尽的原料库,任意索取 ——填不满的垃圾场,任意排放 ——自恃科技的力量和无上的智能,人类以 自然界的绝对征服者和统治者自居
人与自然关系:小结
(教育科学版)
在中国思想史上,“天人合一”是对人与 自然关系的最好的诠释.季羡林先生对其 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 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西方人总是企图以 高度发展的科学
• 沉痛哀悼汶川地震灾害中的遇难者! • 衷心祈祷废墟下的人能幸免于难! • 共同祝愿幸存的人永远健康幸福!
2008-05-17
人类的第一次警醒: 科技具有负效应
• 1962年,美国海洋生 物学家R.卡逊《寂 静的春天》一书问 世——标志着人类把 关心生态环境问题提 上议事日程
2008-05-17
人类的再次反思: 地球只有一个
• 1972年6月 ,联合 国在瑞典的斯德哥 尔摩召开人类环境 会议(114个国 家),为可持续发 展奠定了初步的思 想基础《只有一个 地球》——人类环 境宣言。
2008-05-17
共识:可持续发展
• 可持续发展就是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 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终达到自然 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
2008-05-17
3.可持续发展的重1.人要口原、科则技、经
济、社会、资源与
• ——整体协调性
环境和谐发展 2.地区、国家和全
球范围内防止和消
融加剧,使冰川明显退缩。
2008-05-17
人类中心论的后果
• (3)水源污染和短缺 : 世界的淡水资源约l/3受到污染,有100多 个国家缺水
• (4)土壤退化 : 10cm土壤层/千年 全世界已经损失了300万km2的耕地,相当 于损失了三个中国的生产用地。 现在全世界每年流失土壤270亿吨。如果地 球上土壤的平均厚度为1米的话,800年后 全球耕地就将消失殆尽
2008-05-17
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 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
• 和谐社会: 三个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 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2008-05-17
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 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
• (1)有效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 (2)发展科学技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 (3)实行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社会全面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