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片规范标准化生产(钢筋场,生产线,堆场)

管片规范标准化生产(钢筋场,生产线,堆场)

管片生产工艺流程工序操作规范及质量安全控制为了安全生产,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现安全生产,建立衔接有序、运作有效、保障有力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要做到“精心施工、顾客满意、节能降耗、环保和谐、安全健康、预防为主、诚信守法、持续改进”;为加强过程安全、质量控制的管理,特制定以下工序操作规范和安全、质量控制要点:1.凡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2.所有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胸牌及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3.严禁打赤膊、穿拖鞋上班;4.六不准:“不准酒后上班、不准在施工现场嬉戏玩闹、不准打架斗殴、不准违章指挥、不准违章操作、不准扰乱正常的生产秩序”。

一、流水线作业一、拆模、脱模a、拆模前先清除盖板上的混凝土残积物,不得使用榔头、刀具等工具,进行暴力施工;b、松开挂钩,并将挂钩挂在指定位置,然后缓慢打开上盖,直至安全定位板生效,并插上定位销;(一个定位销没挂,罚款50元)c、松开模具两个侧模,每个侧模螺栓的松开顺序应由两端向内部逐个拆开;d、打开两个端模;e、检查确认拆模完成并站在安全位置后方可进行脱模;f、真空吸盘机从支架起吊后,移动至管片成品正上方3~5cm,居中对准后,自由下落,确保起吊时的垂直度;g、确定行车吊钩与吸盘机吊钩脱离后,开机排气,待警报声停止3s后,行车方能起钩脱模,并运送至物流线活动小车;h、脱模时按行吊运行路线行走注意事项:1. 采用真空吸盘或专用吊具平衡起吊,不允许单侧或强行起吊。

应保持管片的垂直,缓慢平稳吊起,转运过程中,各操作人员不得站在管片正下方。

管片吊至物流线摆渡车上后应立即拆下各类垫圈并对有气泡的管片进行修补。

2. 真空吸盘使用完后,需保持其运行5分钟后,方能关闭电源。

若长期未使用,打开电源后无响应,需先人工拨动发动机扇叶,方能运行。

3. 脱模时若管片粘模带动模具起吊时,特别注意所有人员不得站在轨道下面。

脱模后,需要检查模具是否脱轨。

拆模顺序示意图二、清模模具清理时,重点清理模具侧板、端板、底板的接触面,清理侧模、端模的接触处。

1.1 模具清理顺序:先内后外,先盖板、侧板,再端板、底板,先中间后四周。

1.2 清理关键部位:止水带凹槽、底部密封条、侧端板连接部、侧端板下口、手孔座眼、注浆孔底座四周。

1.3 清理后的模具内表面的任何部位都不得有残留杂物,与混凝土接触的表面清理时,不准用锤子和凿子凿,严防损害钢模表面,模具内表面使用海绵块及胶片配合清理,使用钢丝球、铁铲时不可过于用劲。

清理模具外表面时,特别要注意清除控制模具水平所有点位的混凝土残积物1.4 目测及触摸检查无微小污物后方可涂油合模2. 喷涂脱模剂 151 11 1 3 62 22.1 喷涂脱模剂必须由专人负责2.2 喷涂脱模剂之前,必须先检查模内表面是否有混凝土残积物,如有应返工清理2.3 先用雾状喷雾器喷涂一薄层,然后用抹布均匀抹,务必使模具内表面全部均布薄层脱模剂。

如两端底部有流淌的脱模剂集聚,应用抹布清理干净2.4 特别注意字模、手孔盒、注浆孔底座周边易粘模的地方是否已均匀涂刷脱模剂。

3. 合模每套模具及其配件均应有编号,组装时必须对号入座,禁止相互混用。

3.1 组模前,应检查模具各部件、部位是否清理干净,脱模剂是否喷涂均匀,不足的地方要清抹,补喷3.3 将环向侧模板中间螺栓用手旋紧定位,后用扭矩控制在350 -400 N·M的力矩扳手均衡用力拧至牢固。

特别注意严格使吻合标志完全对正位,并按紧螺栓,不得用力过猛。

由中间位置向两端顺序拧紧,严禁反顺序操作,以免模具变形造成精度损失3.4 把纵向侧模板(端模板)中间螺栓用手拧紧再用力矩扳手拧紧,由中间位置向两端顺序拧紧,严禁反顺序操作,以免导致模具变形,精度损失3.5 模具组合后核对吻合标志,由专业检测人员对模具内弧面进行宽度测量(用内径千分尺在快速校验刻痕点对组装后的模具进行宽度校验),若超过误差允许范围,必须重新调整至符合要求范围。

端模与侧模吻合标志安全重点注意项:1)在平移车上拆卸螺栓时,必须站稳,当推进模具时,必须让至安全位置,禁止抢工、抢时,避免发生安全事故;2)组端模时,当推进模具时,应让至安全位置,禁止边跟进边操作,防止脚被卡进推进装置,以免造成重大安全事故;3)合模时先看其他工序的操作人员是否离开,或者提醒同事让至安全位置再进行合模,避免发生伤害同事事件;4)紧固螺栓加力时,应将套筒套牢,以八字脚形站立稳当、牢靠,切忌加力过猛,防止套筒滑脱或断裂、以及用力过盛而导致自身受到伤害。

5)有问题及时反馈1、起片、翻转、印号1)每班起片前必须检查真空吸盘机的密封胶条、电源线、吊环、UPS断电保护装置是否完好;2)检查平板吊具的吊耳、螺栓、螺母、卸扣、连接环、链条和插销是否牢固可靠;检查翻片机油站的液压油是否充足、液压油管是否完好,操纵杆是否灵敏有效;3)起片时要检查模具是否全部打开,芯棒是否拔完,确认无误后方可操作;行车的大、小车、钢丝绳、钩、吊重物必须呈垂直状态,以规范的手势指挥行车工进行操作;4)起片行进过程中必须提醒同事让至安全位置;在上翻片机时,要确认管片内弧钢号字头必须朝上;5)翻片后必须将内外密封圈全数回收,以备下一班使用;检查、清理所有手孔里的残留水泥浆,以保证安装螺栓无障碍;6)管片编号印制,必须按照生产部的生产任务单进行盖号;必须按规定统一位置、字迹清晰、工整、无涂改、无错号、无漏编,准确无误;7)将管片四周的飞边清理干净,并检查注浆管内是否有堵塞物,确认无误后,将管片吊起浸泡养护液,做到管片无磕碰,养护液不遗洒;临时放置管片必须使用70—80厘米长的隔离木,避免碰伤管片;8)下班前将吊索具放在指定位置,拉闸断电;搞好责任区域的环境卫生;安全重点注意项:1)起片时防止撞伤同事和模具及盖板;2)行进过程中必须避让障碍物及向其他操作人员发出警示信号;禁止所有人员从吊重物下穿行;3)扶片时一定要保持在管片周边垂直线50—70厘米以外,以防止ups断电后管片脱落,必须保证自身的安全距离;4)由于左、右转弯环管片是契形环,因此、翻片机的翻转角度不超过88度,防止管片外倒伤人5)使用平板吊具在放片时,禁止将手指扶在吊具下方的管片上,以手扶管片内弧端面,禁止手扶端面外弧,防止碰伤手指;2、模具清理1)在清理模具前必须坚持模具盖板的插销是否插牢,确认无误后方可操作;2)必须将模具端侧板外弧及内部上、下钢倒角、锥头、锥套、端侧板的接触面(俗称:夹角)、底模的四周边、手孔、注浆管底座、定位板双向接触面的残留物清理干净,以保证合模后的尺寸达到设计要求;3)清理模具时使用铲刀、钢丝球、专用铁钩,禁止用其它铁器敲打模具内部,避免损伤模具;4)检查模具密封条是否老化或脱落,发现漏浆严重的需及时通知维修工进行更换;5)下班前将工具、碎布、清洁球放在指定地点,以备下一班使用;将废弃的碎布、清洁球、手套放在指定的固体垃圾桶内,以便于集中处理;安全重点注意项:1)清理侧模时,禁止身体用力推靠模板,防止夹伤手指;2)严禁抢时清理,起片时必须避让至模具两端,防止发生碰伤事故;3)检查盖板插销,上下模具必须站稳、抓牢,防止摔伤和被模盖砸伤;3、涂刷脱模剂、盖板模油1)在涂刷脱模剂前需检查模具清理是否干净,确认后方可操作;如发现模具清理不干净的需及时通知上道工序操作人员进行返工,直至清理干净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操作;2)脱模剂涂刷需从底模中部开始,从上至下横排涂抹,底模四周边、手孔周边、定位板等必须涂抹到位;3)涂抹端侧模时,必须将上、下钢倒角的上下边、锥头、套、夹角等涂抹到位,做到均匀不流淌、无堆积(必须自检),杜绝人为浪费和遗洒;4)脱模剂为专用,不得用于其它地方;每涂抹3套模具需更换一次毛巾,做到勤洗勤换;5)盖板模油是指定的废机油,将模具盖板内弧、外弧涂抹机油,以便于清理;6)下班前将脱模剂存放在指定地点,远离火源,防止污染;将毛巾洗干净并晾晒,以备下一班使用;搞好责任区域的环境卫生;安全重点注意项:1)严禁抢时操作,防止侧模夹伤手指和手臂;2)上下模具和涂抹过程中要防止滑倒和摔跤;3)避让吊重物,防止发生撞伤事故;4、钢筋笼入模、调保护层1)操作前必须检查链条、连接环、卸扣、吊钩是否牢固、安全可靠,确认无误后,方可操作;2)下笼人员必须熟悉钢筋笼与模具的型号,避免吊错钢筋笼而影响生产;3)钢筋笼必须在合模前入模,钢筋笼与模具型号必须相符;保护层必须按设计规定使用支架、飞轮,保护层的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4)对错位而撬脱的U型筋、弹簧筋必须用扎丝绑扎牢固,避免震动时脱落而导致露筋;5)对不合格钢筋笼要及时汇报技术主管或现场值班人员,便于及时安排返工、整改;6)下班前将剩余的飞轮、支架、扎丝等分类收存,以便下一班使用;同时搞好责任区域的环境卫生;安全重点注意项:1)严禁用单钩挂吊钢筋笼,吊笼时必须将挂钩挂在对应的主筋上,以保证绝对安全;2)严禁所有人员在钢筋笼下穿行;3)避让吊重物,防止发生撞伤事故;5、安装预埋件、压盖1)预埋件安装人员必须熟悉弯管型号与手孔对应位置;2)对同型号弯管误差较大的需进行更换(过长安装较困难、过短会漏浆);3)安装时必须分清内外密封圈,安装必须到位,对老化或损坏严重的密封圈要及时进行更换,将报废的密封圈集中收存,以便更换和分析原因;4)针对个别错位的U型筋、弹簧筋需撬掉,在安装时必须穿在芯棒上,并用绑扎丝绑扎牢固;5)安装时需检查芯棒是否有毛刺或未清理干净,如有毛刺必须通知维修工进行抛光处理后再进行安装,避免安装和拔出时较难;6)安装完毕后必须检查芯棒、弹簧顶针是否到位,弹簧顶针必须保证弹力有效和顶实,避免震动时脱落而导致芯棒滑出;7)注浆管安装时要避免带油手套,安装必须端正、到位;埋件安装后必须自检,杜绝漏装;8)预埋件安装完毕必须经现场质检员检查合格后方可压盖;压盖时需两人同时进行,先拔出盖板插销,慢慢压下,上紧压盖螺栓(以密封不漏浆为宜);9)下班前所用工具放在指定地点,并搞好环境卫生;安全注意项:1)当模具推进时,应停止安装端面芯棒,避免脚被卡进推2)进装置而发生安全事故;3)压盖时要两人同时用手紧握盖板扶手,身体的任何部位4)都不能在盖板旋转区域内,防止压伤;6、提升下料、震动控制1)振动台控制必须按规定操作,当模具推上振动台时必须对芯棒及弹簧顶针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操作;2)控制人员必须将模具编号、型号记录清楚,保证原始记录的准确性,做好生产统计的前班哨;3)先将模具下料口下满料后再开震动,边下料边震动,如果下料速度过慢,必须暂停震动;4)采取下料、震动、暂停,在下料、再震动、再暂停,直至下料到半模具以上再连续震动;空模具或少料震动会导致支架断裂、弹簧筋脱落(会出现露筋)、弹簧顶针脱落、芯棒脱出、紧固螺栓松动、盖板螺栓松脱、模具焊接口开裂等;5)在震动过程中必须检查液压油缸、气管的声音情况;检查紧固螺栓和盖板螺栓、芯棒、压板垫块等,如有松动或脱落需及时进行处理;观察混凝土的塌落度和流动性,对塌落度过大或过小需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实验室,以便及时做调整;6)下料斗禁止连续空震,避免将焊接口震裂,经常检查下料斗焊接口、震动器螺栓,发现问题及时找维修工进行处理;7)在生产过程中如遇设备故障,需立即通知搅拌站暂停拌料,找带班人组织人员用震动棒将剩余料处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8)生产结束后,将地面卫生打扫干净,搅拌站将料斗冲洗干净,冲洗时禁止水管对准震动电机,以免进水损毁电机;提升机操作员需将下料斗清理干净及搞好振动台楼面的卫生,协助振动台控制人员将剩余料做处理;振动台控制人员必须将振动台面及基坑的残渣、剩余料清理干净,并拉至指定地点以做集中处理;安全注意项:振动台控制人员必须关好隔音门、佩戴耳塞,防止职业性耳聋;7、模盖清理1)模具出震动室后,需用铲刀、清洁球将模具盖板及周边的残留混凝土清理干净,将残渣用桶收集并倒入斗车,便于集中运出;严禁用铁锤敲打盖板,以免导致盖板变形;2)模具外部清理干净后再开盖,开盖后用铲刀、清洁球将盖板内弧面的残留水泥浆清理干净,同时注意不要铲伤盖板密封条,发现密封条老化或脱落应立即找维修工进行处理;清理完模盖再清理模具端侧板上的残留混凝土;待精光面后用清洁球或碎布将端侧板弧面上的残留物清理干净;3)用铁抹子或铲刀等工具,将推进装置下面的残渣清除,并用斗车拉至知道地点,便于集中处理;4)下班前将工具存放在指定地点,将废弃的碎布、清洁球等归入指定的垃圾桶内,以便集中处理;搞好责任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安全注意项:1)上下模具注意防滑、防摔倒;2)清理自动线推进装置下的残渣时,避让模具推进,防止卡脚而导致发生安全事故;8、收面粗面1.浇注完成后,将洒落在上盖的混凝土清理干净,将残渣用桶收集并倒入斗车,便于集中运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