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植保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植保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第一章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xx植保工程二、项目法人xx( 农艺师)三、项目主管xx农业委员会四、建设地点位于xx县城太平路南侧,距太平路与国道G320交叉口约350米的县农业局办公楼内。
五、建设规模建应急药品及药械仓库200m2;建设备及工具房80 m2 ;建养虫网室50m2;购置仪器设备152台(套)。
通过项目建设,使xx农业局植保站成为拥有设备先进、手段一流、功能结构完整的全国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承担本县、市、省和全国农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预报、防治和抗药性监测等工作,汇总全县区域内农业有害生物信息、上报全国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中心及贵州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分中心,并及时、准确与全省及相关网点站进行病虫信息交流。
六、总概算工程总投资90万元。
具体建设内容及投资情况如下:1、应急药品和器械仓库200㎡,投资12万元(改建)。
2、设备及工具房80㎡,投资5万元(改建)。
3、养虫网室50㎡,投资20万元。
4、仪器设备152台(套),投资42.43万元。
5、防护服40套,投资0.4万元。
6、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0.17万元。
七、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90万元。
其中,中央投资72万元,地方配套18万元。
八、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限为1年,即项目投资计划下达后的12个月。
九、运行费用与效益分析1、运行费用项目建成后,正常运行每年将需要网络维护、药品消耗、通讯、培训、系统调查、试验示范等方面的费用20万元,费用将由县级财政负责解决。
2、效益分析项目建成后,可缓解我县农业有害生物预警监测手段落后的局面,使预报准确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10个百分点,预警时效提早一个月左右,农作物有害生物为害损失率由现在的5%-15%下降到3%—5%之间,每年可挽回农作物产量损失1900-2400万公斤,可增产值2850-3600万元。
每年可减少农药用量30%以上,使农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打造技术平台和生产平台,从而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十、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和编制依据第一节建设目标实施xx植保工程项目,旨在加强xx植保事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工作条件,建立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植保队伍,运用先进的监测手段和先进信息传输设备以及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从而提高对有害生物发生动态的监测水平,及时、准确提供农业有害生物发生动态及发生趋势,承担本县区域内农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指导、农业植物检疫、农药、药械安全使用、新农药、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应用等工作,同时汇总本县农业有害生物信息上报全国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和控制中心及贵州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和控制分中心,且为本区域提供信息服务。
通过项目实施,使先进的植保技术这一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达到将损失控制在3%-5%以内,有害生物成灾面积控制在种植面积的10%以内,防治效果提高到90%以上,平均每亩挽回农作物产量损失20kg 以上。
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减少农药用量30%,田间天敌数量上升2—3倍。
确保全县无公害水稻、玉米、蔬菜、茶叶、水果、脱毒马铃薯、中药材等优质农产品生产持续发展。
同时加强植物检疫,防治危险性有害生物的传进传出,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第二节建设条件一、基本条件xx坐落于云贵高原东部脊状斜坡南侧向广西丘陵倾斜的斜坡地带。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县总面积1466平方公里。
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东北、西北与镇宁白治县、六枝特区毗邻,西南以北盘江为界和黔西南自治州的晴隆、兴仁、贞丰三县相望。
交通优势特别突出,xx县城距贵阳<150公里>,安顺55550余公里>,国道320线和省道214线公路贯穿全境,镇胜高速,关兴公路、水黄公路在境内长达<114公里>,关岭成为贵州西部覆盖广西、云南、兴义、六盘水、安顺的公路交通枢纽集散地。
占地180亩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正投入使用,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关岭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全县总人口33490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04791人,占总人口的61.15%。
农业人口302661人,占总人口的90.37%。
(一)气候概况关岭境内气候呈立体状,跨越南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主要以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为主,四季分明,热量充足,水热同季。
境内12.5%的低热河谷地区有“天然温室”之称。
累计年平均气温为16.2℃,年平均最高气温为16.9℃,最低气温15.4℃,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205.1—1656.8毫米,是全省降水中心之一。
气候条件适宜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二)行政区划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共辖七镇六乡。
关索镇、永宁镇、花江镇、岗乌镇、上关镇、坡贡镇、断桥镇;八德乡、顶云乡、普利乡、板贵乡、新铺乡、沙营乡。
全县共有226个行政村,1624个村民组,9个居委会(社区)。
(三)农业生产情况全县现有耕地面积20.9万亩,其中:稻田面积8.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8.76%,旱地面积12.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1.24%;人均占有耕地0.62亩。
xx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发展高效经济作物,使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现已建立了以八德、关索为中心5万亩以上的优质米生产基地,产品采用商品化包装打入省内大中城市市场。
在花江、上关、顶云、关索、坡贡建立了5万亩的优质油菜基地。
建立了以断桥、八德为主的6万亩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基地和新铺为主的1万余亩早熟菜用豌胡豆基地。
引进高产优质品种,采用规范化种植,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产品远销省内外市场。
建立了新铺30亩的大棚珍稀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基地。
发展了以板贵为中心的1.6万亩花椒基地,以断桥、八德、板贵为主的5000亩砂仁基地。
以坡贡为主的3万亩优质生姜生产基地,xx生产的生姜,辛辣味浓,姜黄素含量高,纤维素低,品质优良,商品姜除供应省内市场外,还销往省外大城市。
大力发展优质水果,优质水果的发展要正逐步朝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包装,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的方向发展,引进了适宜种植的许多新、特、优质水果。
如:火龙果、白沙枇杷、优质柑桔、早熟桃等。
在普利、岗乌、沙云、永宁高海拔地区,建立了万亩茶园。
在栽培上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提高加工的先进性、科学性及包装多样化,茶叶的品质、产量都有了新的突破。
全县中药产业总产值达5000万元,占全县GDP的3.11%,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0.8%,占全县林业总产值的1%。
从事中药材种植的农户2510户,促进了农民增收,解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特色农业农产品不断涌现。
如:新铺乡白云村的珍稀食用菌,板贵乡的火龙果,坡贡镇的花卉等现代特色农业不断涌现,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优质稻、优质脱毒马铃薯比重明显提高,农产品开始由数量型向质量安全型转变。
(四)农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情况xx农作物种类多,病虫害种类约100余种。
其中,主要的农业有害生物有:稻瘟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病毒病、稻曲病、稻二(三)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秆蝇、稻负泥虫等;玉米锈病、玉米大(小)斑病、玉米螟、小地老虎、玉米蚜虫等;小麦条锈病、小麦白粉病、小麦蚜虫等;油菜菌核病、霜霉病、油菜蚜虫;马铃薯早(晚)疫病、马铃薯病毒病、蚜虫、黄蚂蚁等;辣椒炭疽病、辣椒病毒病、青枯病、烟青虫、蚜虫等;白菜软腐病、角斑病、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蛴螬等;瓜类霜霉病、枯萎病、青枯病、病毒病、斑潜蝇、蚜虫等;番茄早(晚)疫病、青枯病、绵铃虫等。
近5年来,发生频繁,危害严重的农业重大有害生物有小麦条锈病、小麦白粉病,玉米大(小)斑病、玉米螟,稻瘟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秆蝇,辣椒炭疽病等。
同时,外来有害生物也对我县农业生产构成重大威胁,如检疫性斑潜蝇、细菌性条斑病等已经成为影响xx农业生产的突出问题,新的有害生物入侵的风险还在不断加大。
二、项目建设单位概述xx植保站1976年建站,是县农业局所属的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具有法人资格。
法人代表潘会,现年35岁,本科学历,农艺师。
xx植保站承担着全县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的预测预报、综合防治、植保新技术推广、新农药试验示范、植物检疫以及农药监督管理等工作。
全站现有职工6人,大专以上5人,中专1人。
其中:农艺师5人,助理农艺师1人,有承担项目的能力。
全县13个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有专门从事植保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16人,分别负责各乡镇的病虫草鼠害的田间调查,观测及信息反馈。
xx植保站现有办公室2间,合计50平方米、联想台式电脑3台、文件柜2个、办公桌6套、农药残留速测仪5套、实验用品以及设备1套、图书资料书籍206册、显微镜和解剖镜2台、相机2台,总计固定资产价值17.798万元。
单位现有独立的办公用房,保障了植保服务网络健康发展。
xx植保站开展农作物病虫鼠害预测预报工作,是贵州省鼠害系统测报网点站之一。
承担水稻二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螟、稻秆蝇、稻曲病;玉米大(小)斑病、锈病、粘虫、玉米螟、大螟;小麦白粉病、锈病、麦蚜;油菜霜霉病、菌核病、油菜蚜虫;马铃薯疫病、病毒病、蚜虫;辣椒炭疽病、病毒病、青枯病、辣椒烟青虫、蚜虫;白菜软腐病、角斑病、菜青虫、小菜蛾等有害生物的一般性测报和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普查工作。
另外还实施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等作物的病虫综合防治示范、药剂试验等。
全站同志责任心强,踏实肯干,工作出色,多年受到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表彰。
1985年开展鼠害系统测报工作被安顺地区行署农业局评为地区一等奖,1987年鼠害系统监测工作认真、成绩显著受到安顺地区植保站奖励,1988年被安顺地区农业局评为植保工作先进单位,2001年获贵州省农业丰收三等奖(安顺地区玉米病虫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应用),2006年被安顺市植保站评为病虫害防治工作先进集体,2007年被安顺市农业局评为2006年度植保工作先进集体和被安顺市植保站评为2007年度植保工作先进集体,2008年被省农药检定管理所评为2005—2007年度农药管理先进集体。
技术人员多篇论文发表刊登在《植物医生》、《贵州农业科学》、《耕作与栽培》、《中国农学通报》、《山地农业生物学报》等多家刊物,工作中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
三、现有条件(一)有一支高素质的植保队伍xx植保站现有在编人员6人,能够完成全县的病虫害监测预报、植物检疫和农药监督管理等工作。
到目前为止,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植保工作得到长足发展,现已初步建成县、镇(乡)植保病虫测报网点13个,构成了全县主要农业有害生物的常规田间监测网络,同时建有由植保站调配使用,由农民管理的11个应急防治有害生物的植保机防队和1个植保服务专业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