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教师质量分析会

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教师质量分析会

七年级第二学期月考质量分析
一:本次期末成绩分析
初一年级参加考试人数166人,在本学期第一次月考中,通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绝大多数学生考出了有所进步的成绩,最高分达到504分,平均分306分。

总分的90%,486分以上有4人,总分的80%即432分人数为22人。

总分的60%即324分共78人低于总分的40%即216分共31人。

其中语文最高分116分,平均77分,及格率70.7℅;数学最高分120分,平均55.6分,及格率为35.9℅;外语最高分96分,平均52.1分,及格率为44.3℅;政治最高分50分,平均37.4分,及格率为83.8℅;历史最高分50分,平均37.1分,及格率为83.2℅;地理最高分39分,平均19.2分,及格率为12.6℅。

生物最高分50分,平均28.1分,及格率为48.5℅。

本学年学校工作目标为“质量起步年”,围绕这个工作目标学校对我们七年级所提的目标是“全市前25名”。

通过全体七年级教师的辛勤工作,上学期期末考试基本达到这个目标,本次考试整个年级段的及格率较上次有所提高。

好的方面,全年级的总分的90%档人数由1人上升到4人。

同时,表现不足的方面是整个年级段的平均分还不高,低于总分的40%即216分共31人说明到七年级学生中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并且,差生面有扩大的迹象。

这是值得我们七年级全体老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引起注意的。

二:各学科情况,主要围绕同学科不同班级的平均分、及格率分析。

具体的数据如下表所列:
七(3)班的总体表现较突出,优生人数较多。

与上学期相比较,七(1)、七(2)班都有不同程度的退步。

针对以上所分析的各方面的数据,深入分析我们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为:
学生层面:
1、学生的基础差,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不够好,并且到初一有较大一部分同学出现厌学情绪,把学习基本放一边,差生面不断扩大。

2、平时在学习上所花的时间不多,不够刻苦努力,表现为课间、自修时间吵闹的较多,静下心学习的较少。

3、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教师层面:
1、教师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差距较大。

对于本校的学生情况,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非常重要,部分教师课堂管理能力较薄弱,导致课堂效率低下,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绩。

2、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对基础知识落实不到位,缺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课堂练习的实效性差。

今后教学中的改进措施:
1、希望各位老师针对本次月考进行多方面总结与反思,对各科目、各班级情况详细的质量分析,使分析成果落实到教师、学生的具体行动上。

教师、学生作好个人的分析,
班主任做好班级质量分析主题班会。

特别是任课教师对学生学科的分析,分析到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学科,分析到每一个知识点,找准学生的问题所在。

2、课堂上的学生活动应当关注全体学生。

不管哪一种形式的课堂活动,都不能成为少数学生的表演,而要全体学生共同参与,一方面靠教师在恰当的时机用恰当的手段设计出恰当的问题,组织起能引发共鸣的问题情境,另一方面,也要靠教师用各种课堂技巧,关注各个层次的学生。

3、面向全体学生。

近些年来,随着学讲计划不断深入,强调学生的能力培养,考试越来越多的注重考查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现在形势下,考题怎样出,老师就得怎样练。

面对这些变化,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与复习中,必须把学习与拓宽学生视野结合起来,把训练与培养学生多角度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结合起来,把书本知识与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结合起来,求活创新,学以致用。

成绩的差异只是过去,只要我们齐心协作,成绩肯定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