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共奏安全曲
——格尔木工务段实现安全生产2000天纪实
●特约记者桂连鑫马建林通讯员袁伟
2017年8月30日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青藏高原连续阴霾数天的天空,仿佛随着这一天的到来,也阴霾尽散,豁然开朗。
下午18时01分,格尔木工务段调度指挥中心主任段明走到昨天就在这里值守一夜的段长刘有乾身边,兴奋地说:“刘段,安全生产2000天我们终于拿下了!”截至当天18时,该段顺利实现无责任一般C类以上事故安全生产2000天。
正在紧盯着显示屏上段管辖各处施工点的天气状况、安全生产和列车运行状况的刘有乾回过身,会意一笑,他深知,这个安全天数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安全生产2000天这一成绩的取得,是自2012年‘3·9’发生一般C10事故以来,全段党政工团各级组织在公司、段正确领导下坚持齐抓共管,全体干部职工知耻而后勇,坚持安全为先,牢固树立‘永不懈怠,安全至上’的理念,用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引领安全生产,是我段安全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该段党委书记范增旺在次日该段安全生产月度分析会上动情地说道。
格尔木工务段作为青藏铁路上一个重要的线桥设备养修单位,承担着青藏线K720+000至K1425+000间共计922.53公里线桥的养护维修任务,同时履行对中铁十二局铁路维护服务有限公司管辖的青藏线格拉段唐古拉北至拉萨、拉萨至日喀则区段的监管责任,现有职工720人,管辖线路地处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管内穿越中国最大的“无人区”——海拔4600多米的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地带、32公里察尔汗盐湖盐碱路基地带和长达550公里的高海拔连续冻土地段。
多年来,该段各级组织和全体职工扎根雪域、勇创一流、优质高效地确保着青藏铁路的安全畅通。
安全重在基础,管理重在落实。
在2000个确保安全的日日夜夜,格尔木工务段从强化安全基础入手,狠抓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以标准化建设、安全风险体系建设、管理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不断改进和加强安全基础管理。
根据安全风险管理的要求,动态修订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办法、技术管理规章体系,建立健全岗位职责、工作标准、作业流程。
不断规范线桥设备台账、钢轨伤损台账、汽车安全管理台账、劳动安全和防护安全等安全基础管理资料,形成了管理规范、运行有序、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和体系,使安全基础管理步入有序化、规范化、标准化轨道,为确保安全稳定提供了基础保证。
同时,该段还坚持正确的安全生产
工作导向,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内控机制,注重安全管理的考核激励作用发挥。
安全管理考核依据段、车间、班组各级安全生产综合考核管理办法、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责任追究办法,突出对职工违章违纪、干部失职失责的考核处罚,注重正向激励,有效利用好公司下放的奖励基金,设立并定期发放设备质量考核奖、防止事故隐患小额快奖、安全先进个人奖等,将安全奖励倾斜到一线,发放到现场。
安全教育是落实安全生产的先导,岗位守则是推动安全生产的基石。
在2000个确保安全的日日夜夜,格尔木工务段始终把培养职工爱岗敬业工作贯穿于安全管理教育的全过程,激励和培育职工牢固树立“奉献、守则、求实、发展”的企业文化理念,使干部职工学有方向、赶有目标。
在历次重大线桥设备整修工作中,该段从领导班子到普通党员职工各司其职、共同奋战。
职工们常说:安全工作不是一个或是几个职工的事情,需要大家共同来守护,党员干部时时处处想在前、干在前,我们职工也要向他们学习……
多年来,格尔木工务段立足工务安全生产特点和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安全形势,利用好先进的设备和技术防控手段,采取录音数据分析、视频盯控、实时抽查、现场检查、动态添乘等方式,进行立体式、全方位的安全卡控,抓好安全生产过程控制。
从2014年4月份开始,该段结合管内大机设备整修、线路应力放散、格拉段更换无缝钢轨以及季节性安全工作,先后开展了“大干40天”“决战20天”“再战100天”等设备大会战活动。
全段干部职工全力以赴,从盐湖戈壁荒滩到格拉段雪域高原,党员干部带头,职工群众跟进,大家顶风雪、冒严寒、抗缺氧、创一流,加班加点、献工献时。
2016年9月,格尔木工务段管内无缝线路全部贯通,实现了“千里青藏一根轨”,开辟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安全大道”。
该段素有“盐湖安全守护者”称号的察尔汗线路车间全体干部职工,为了不断提升管辖设备运行质量,把线路误差减到最小,全体干部职工数年如一日坚守盐湖,面对每天成百上千次的高负荷测量整修和四季从不休止的盐碱风击打,没有一名职工选择退却……还有“雪域之巅的守护者”唐古拉线路车间的全体职工,他们常年奋战在自然环境极其艰苦的格拉段,在安全生产实践中,练成了海拔高追求更高、风暴强意志更强的硬功夫,这个群体坚持标准化作业,严格作业纪律,敢于吃苦,冲在前、干在前,从青藏铁路格拉段运营到现在,车间班组在安全生产和线路设备质量上始终处于全段领先行列。
安全来自岗位不懈的坚守,安全来自始终不渝的追求,这是格工人创建一流安全生产业绩的行动格言。
几年来,该段全体干部职工始终坚持把确保青藏铁路线桥设备安全畅通作为首要责
任,积极应对安全生产带来的压力和管理上的差距,以建设一流领导班子、培养一流职工队伍、争创一流工作业绩、树立一流行业作风为目标,主动适应新时期铁路发展形势,以深入推进安全风险管理和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大安全风险排查和隐患整治力度,扎实抓好安全基础建设,严把安全风险关口,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严守安全防线,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规范,自觉提升现场作业自控、互控、他控能力,激励全体干部职工“安全总动员”,促使设备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进而逐渐形成人人自觉遵章守纪、违章违纪人人管的良好氛围,为安全生产筑牢了坚固的屏障。
截至2017年8月30日,格尔木工务段累计完成线路人工综合整修正线3800.8公里、道岔1319组、站线390.729公里,专用线319.691公里、道岔325组。
完成更换新木枕783根,砼枕3520根,调整正线曲线及岔后附带曲线423条,整治翻浆冒泥处所756处,线上焊修钢轨78处,更换重伤钢轨132根、重伤尖轨37根、重伤辙叉88根、处理重伤焊缝31处;路堑护坡整修130处/3200米,破损处所抹面2460平方米,路堑侧沟清淤8600 米,侧沟整修51663延米,桥涵及路堑两端防护栅栏封堵360处8721延米,挡沙墙抹面80处/400立方米,对其它防沙设施进行了全面整修。
该段还相继完成了格尔木站、察尔汗站、达布逊站道岔更新改造,组织实施了青藏线西格段格尔木至察尔汗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施工,格拉段扩能改造新建站、改建站完成13个。
并通过冻土路基基底过水热融沉降综合整治、格拉段桥头路基下沉综合整治、增设混凝土板式挡沙墙、防护栅栏更新、增设限高架、桥头路基增设挡砟墙等形式,改善设备基础条件,逐步补强桥路设备,不断提升设备技术性能,实现了设备保安全能力。
面对一组组庞大的线桥设备安全管理数据,格工人攻坚克难,追逐卓越,永不言弃,正以“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人生态度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安全天数……
多年来,该段党委始终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以落实“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提升“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实效为载体,把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难点问题作为开展党内活动的重点,把党员“创岗建区”“三无”竞赛、打造“安全屏障”工程根植于提高设备质量、确保安全生产的主战场,以“格尔木站场党员精品道岔”“钢轨鱼鳞伤的检测与探索”“唐古拉5072党员标准化站场设备”等党内安全优质品牌为载体,强化党内安全风险控制和党内立项攻关,解决了安全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工会组织通过加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力度,组织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切实发挥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三级网络作用,增强了职工确保运输安全的责任意识和
自我保护意识。
团组织通过加强对团员青年的引导教育,注重抓好新入路青年职工思想教育,开展“学技对标‘双创’立功竞赛”活动,充分发挥了团员青年安全生产主战场上的生力军作用。
同时,段党政工团组织还注重发挥好职工队伍的安全主体责任,广泛开展“我为安全生产代言”“安全生产人人管”“我来当一天段长”大讨论活动,围绕段安全生产、设备质量提升、经营创效、节支降耗等重点,组织职工开展“金点子”“好声音”征集,充分调动好大家参与确保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
段还从关心、关爱、尊重、理解的角度出发,始终坚持把“依靠职工、发展职工、惠及职工”作为抓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年来,段依托公司集中为沿线建工作生活基地的优势,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力抓好“三线”建设,不断补强配齐一线车间班组生产生活设施、文化娱乐用品,努力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同时,全力抓好日常后勤保障,严格落实劳动卫生保障、帮扶助困助学等制度,尽力提高职工福利待遇,做好节假日期间对遗属、劳模先进、离退休、困难户的“送温暖”慰问活动。
截至目前,该段在管辖车间班组先后修建蔬菜大棚3处、建设高海拔职工休闲“氧吧”5处,大大改善了职工的生产和工作环境。
随着安全生产成绩的节节攀升,格尔木工务段先后涌现出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马继山、于本蕃,青海省劳动模范王
建明,“火车头”奖章获得者任永起、李彪林、靳东发等一批践行安全优质的岗位实践者,该段先后荣获了“火车头”先进集体、“全路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铁路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回首这厚重的2000天,有数不清的热血和汗水,有在逆境中奋力拼搏的艰辛,也有收获成功的喜悦和欣慰。
安全成绩的来之不易,该段深知安全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下一步工作中,该段将继续坚持“安全第一”的理念不放松,加强安全风险管控,以“强基达标、提质增效”为载体,不断续写安全生产新篇章,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再创新佳绩、再添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