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城市环境气象学》学习资料:城市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
《城市环境气象学》学习资料:城市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
• 长江流域和大部分华南地区 119.4—159.2W/ m2 • 四川盆地最少
16
17
18
19
城市中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
城市中人类活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 等)而引起空气污染的周期性和非周期性变 化,使得到达城区地表的太阳总辐射的时 间变化比郊区更加复杂。
就日变化来说,城区总辐射的削弱以 白天12~15时为最大;就季节变化而言, 因城区云量和污染物浓度的季节变化而各 不相同。
S
D
QI
QL,
QL,
Qn QI (1) QL, QL,
QI S D
城市的辐射收支
Qn QI (1) QL, QL,
QI S D
Qn 地表净辐射 QI 太阳总辐射 S 太阳直接辐射 D 太阳散射辐射
下垫面反射率
QL, 大气长波逆辐射(方向向下) QL, 地面长波逆辐射(方向向上)
QL↑ 。
29
城市的辐射收支
(4)大气长波逆辐射
大气向下放射的长波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
(大气下行辐射)QL↓。
大气平均温度比地面低,其辐射波长范围: 7000~120000nm,最大放射能力的波长为15000nm, 也属于红外长波辐射。
30
城市的辐射收支
(5)太阳辐照度 在地面上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流量。 太阳辐照度是指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吸收、散射、反
27
2.3 城市的辐射收支
(2)太阳总辐射
是地球表面某一观测点水平面上接收太阳的直射辐射与太 阳散射辐射的总和。晴天为直射辐射为主,散射约占总辐射 的15%,阴天或太阳被云遮挡时只有散射辐射。
波长:0.15~4μm。波长较短的紫外光区、波长较长的红 外光区、介于二者之间的可见光区。
能量:主要分布在可见光区和红外区,前者占50%,后 者占43%,紫外区占7%。
斯蒂芬 - 波尔兹曼常数,
5.6696 10 -8 W/(m2 k 4)
-气长波辐射能的交换
地面长波辐射QL↑大于郊区
城市下垫面温度高长波辐射大
据Oke等的估算, QL↑的城、乡差别在夜间为 5-12%,而在白天为21%左右。
47
2.3.3 城市地-气长波辐射能的交换 (2)大气逆辐射 QL,
城市建筑日照设计
▪ 遮阳措施
据文献研究结果,合理的建筑物遮阳设计可以使空调 系统的运行能耗降低约16%~29%。
建筑遮阳措施: 水平遮阳 百叶遮阳 格栅(格子遮阳)
外窗、幕墙遮阳措施: 内、外百叶遮阳 内、外卷帘遮阳 玻璃内百叶遮阳 活动板遮阳 遮阳窗帘
5
城市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
城市中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
城市内部太阳总辐射的分布差异也十分显著, 这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由于城市各区功能不同,局地大气污 染浓度不一;在污染浓度大的工业区,地面所获 得的太阳总辐射量必然减少。
另外,城市内部太阳总辐射的差异与风向的 关系密切,当风由城市工业区吹来而风速又不大 时,其下风方向大气污染物浓度增大,太阳总辐 射减小;相反,当风向由郊区吹向城市工业区时, 城区大气透明度有所改善,太阳总辐射量则增大。
城市中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
此外,城市内建筑物密度大,在各种不同 走向、不同相对宽度的街道中,因房屋的 遮挡,其实际照射到太阳直接辐射的时间 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加上城市内风速、 风向的局地差异很大,使得在静风区污染 物不易扩散,从而太阳总辐射显著减弱; 而在通风良好的市民广场,情况相反,污 染物浓度小,太阳总辐射较强。这些因素 使得城市内部太阳总辐射的时空变化比开 旷郊区要复杂得多。
城市的辐射收支
(3)地面辐射
地球表面在吸收太阳辐射的同时,又将其中的 大部分能量以辐射的方式传送给大气。
地面向上放射的长波辐射和地面反射的部分大 气逆辐射之和,称为地面辐射。
由于地表温度比太阳低得多(地表面平均温度约 为300K),因而,地面辐射的主要能量集中在1~ 30μm之间,其最大辐射的平均波长为10μm,属红 外区间,与太阳短波辐射相比,称为地面长波辐射
经 验 公 式
48
49
城市地-气长波辐射能的交换
城市大气逆辐射QL↓大于郊区
城市大气CO2含量高大气逆辐射强
城市的辐射收支
(1)地表辐射平衡
太阳辐射通过地球大气时,产生折射、散射、 反射和吸收等过程。
到达地表面的太阳总辐射,包括直接辐射和散 射辐射。地表面吸收太阳辐射的同时也发出地面辐 射。
地表辐射平衡是指地球表面收入的全部辐射能 量与支出的全部能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两者之间的 差额称为地表净辐射。
24
城市的辐射收支
在辐射平衡方程中,除了短波辐射之外, 还有地-气间的长波辐射能的交换。
地-气间的长波辐射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
地面辐射QL↑,它的方向向上;另一个是大气逆 辐射QL↓,它的方向指向地面。这两种长波辐射
能量在城市和郊区都各不相同。
44
(1) 地面长波辐射QL↑
QL, = T4
QL↑-地面辐射
地面相对发射率
总辐射
季节变化
全年夏季最大,冬季最小。
纬度变化
纬度愈低,总辐射愈大; 反之就愈小。 最大值在20 ºN~20 ºS赤道带附近, 气候上称该纬度为热赤道。
15
我国年总辐射值大小,受地形、天气气候不同影响, 呈非规律分布。
• 西藏(藏北高原、柴达木等地)最高 212—252W/m2
• 青海、新疆、内蒙、黄河流域(西北、华北)次之 159.2—212.3W/ m2
城市中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
特别是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城市中 太阳辐射还有以一周时间为周期的周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在周末两天,总辐射和紫 外辐射的城郊比值明显高于星期一至星期 五。
城市中因发展阶段不同,大气污染浓 度随时间的变化,致使城市太阳总辐射具 有明显的年际变化。乡村郊区太阳总辐射 的年际变化,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一 般人为因素的作用较小。
射等作用后到达固体地球表面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辐射 能量。其单位为:瓦特/平方米(W/㎡)。
31
城市下垫面的反射率 反射率
城市下垫面反射率小,冬季更是如此。反射 率小意味着吸收率高。 原因:
(1)城区绿地面积比郊区少。 (2)城市由于建筑物密度大,形成一个立体下垫面。
32
城市地-气长波辐射能的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