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用纸造一座“桥”》教案教学反思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用纸造一座“桥”》教案教学反思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用纸造一座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结构对承重的影响是很大的。

●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

过程与方法
●经历设计、制作、介绍交流的过程,体会设计的重要性。

●应用形状结构的知识及经验设计和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

●发展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意见的品质。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承重物:带钩码的盒子,尺子。

为小组准备:A4纸9张、固体胶,用电池盒做的桥墩。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视频:《我们身边的桥》,介绍本地及周边的桥。

二、介绍课题:用纸造一座桥
纸——柔软
桥——悬空、承重
提出问题:怎么才能用纸造桥?
复习单元主要内容。

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的。

管状结构的抗弯曲能力是非常强的。

三、引导学生小结方法:改变纸的结构来造桥。

四、提出造桥要求:
每个同学一张A4纸,一个组8名同学合作做一个跨度25厘米,宽度5厘米纸桥,承重不少于1.5公斤。

五、视频演示造桥过程。

并提出造桥方法:
小组学生将手中的A4纸,搓成圆柱形长条,并用固体胶粘好,然后组长将另七名同学的柱形长条紧埃在一排,用一张纸将它们包起来,形成桥面。

六、学生小组合作造桥。

七、承重展示小组的桥。

并对各小组的桥进行评比。

八、拓展:
我们在教室里做的纸桥受条件所限,承重能力不可能做得太强,课后可以去找各种纸做成带桥墩的纸桥,承重要求大于50公斤,在这个前提下,纸桥自重越轻越好。

视频:造纸桥大赛
九、介绍各种纸桥
十、板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