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音乐课程标准一、学段目标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
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二、内容标准(一)感受与鉴赏[ 内容] 音乐表现要素[ 标准]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
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做出反应。
2、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
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
3、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4、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 内容] 音乐情绪与情感[ 标准]1、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2 、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 内容] 音乐体裁与形式[ 标准]1、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2、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
3、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
4 、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每学年2~4 首。
[ 内容] 音乐风格与流派[ 标准]1、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戏曲、曲艺音乐等,了解其不同的风格。
2、聆听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一些国家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
(二)表现[ 内容] 演唱[ 标准]1、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
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
3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4、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
5 、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 首。
[ 内容] 演奏[ 标准]1、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
2、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3、能够选择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并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奏进行简单评论。
4、每学年能够演奏乐曲2~3首。
[ 内容] 综合性艺术表演[ 标准]1、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有乐趣。
2、在有情节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担当一个角色。
3 、能够对自己、他人的表演进行简单的评论。
[ 内容] 识读乐谱[ 标准]1、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
2 、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
3、能够识读简单乐谱。
(三)创造[ 内容] 探索音响与音乐[ 标准]1、能够自制简易乐器。
2、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 内容] 即兴创造[ 标准]1、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
2、能够以各种音源及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游戏并参与表演。
[ 内容] 创作实践[ 标准]1、能够创作2~4小节的节奏短句。
2 、能够创作2~4小节旋律。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内容] 音乐与社会生活[ 标准]1、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
2、喜欢从广播、电视、磁带、CD等传播媒体中收集音乐材料,并经常聆听。
3、主动参加社区或乡村音乐活动,并能同他人进行音乐交流。
4、乐于听音乐会或观看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
[ 内容] 音乐与姊妹艺术[ 标准]1、接触与了解戏剧、舞蹈等艺术表演形式,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2、能够结合所熟悉的影视片,简单描述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 内容] 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标准]1、能够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儿歌、童话故事或诗朗诵配乐。
2、知道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代表性儿童歌曲。
课时安排以及教学目标单课时安排内容教学目标周次元第听《Do-Re-Mi》1 、通过聆听和表演,走进音一唱《七个小兄弟》乐世界,了解和熟悉“音乐朋课动歌表演: 七个小兄弟友”。
时拓展《音乐之声》2 、在“听、唱、动、奏”活我动中体验音乐作品带来的乐唱《乃哟乃》趣,萌生积极尝试和探索音乐动1、简谱“ 1、3、5”第的奥秘的愿望。
及相应的柯尔文手势二3 、在音乐活动中认识简谱2、认识四分音符及八分课朋“1、3、5”及相应的柯尔文音符时手势和唱名,在音乐游戏中,3、音乐游戏“小音符找1,2 能听辨“ do、mi、sol ”的相朋友” 友对音高。
认识四分音符及八分听《我是小音乐家》第音符,知道其名称,掌握其时唱《音乐是好朋友》三do 值,并能迁移到实践情景中。
奏八孔竖笛的演奏姿课4 、学习八孔竖笛的演奏姿势,发音练习:sol 、时re 势。
学会正确的发音,能够用la 、si 吐音吹奏sol 、la 、si 三个综合活动: 展示与评价第mi 音。
四课时听《快乐恰恰恰》1 、通过有趣的音乐、舞蹈活唱《木瓜恰恰恰》动,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密切联动1、认一认、唱一唱系,认识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快第2、在“恰恰恰”处加入多样性,体验音乐之“动”带一3,4 动作来的无穷乐趣,增进和拓宽对乐课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兴趣。
时2 、在欣赏过程中获得热烈奔恰放和欢快诙谐两种不同情绪的恰听《马刀舞》体验, 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第唱《跳到我这里来》己不同的感受。
恰二动1、集体舞: 跳到我3、学唱歌曲《木瓜恰恰课这里来恰》、《跳到我这里来》、时2 、听音乐用图形和颜色《阿西里西》,在学唱过程中表现音乐三个部分异同感受欢快、热烈的情绪。
能够认识1、3、5 三个音,并正确听《我的家在日喀则》拍击出由X-、X、X组成的节唱《阿西里西》第奏短句; 试着创编简单的旋动1、踏踏、唱唱三律。
2 、用“ 1、3、5”三个课音写一句自己谱的歌时拓展了解藏族、彝族的相关文化第综合活动展示评价四课时听《对鸟》1 、在欣赏、唱歌、表演等活第唱《顽皮的小杜鹃》动中感受“百灵鸟”、“小杜一动歌表演: 顽皮的小杜鹃”可爱的音乐形象,了解更课鹃多和鸟有关的歌(乐)曲。
百时拓展采集与分享描写鸟2、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灵的歌(乐)曲情绪,甜美的歌声演唱《祖鸟国,祖国我爱你》、《叫我唱听《大鸟笼》第的歌我唱歌》等,表达对祖国、唱《祖国,祖国我们爱二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你》课3 、在竖笛接龙游戏中,能吹动1 、认识“re、fa、6,7 时奏出sol 、la、si 三个音。
la” 2 、填填唱唱4、通过认识“ re 、fa 、唱《叫我唱歌我唱歌》第la ”、填填唱唱、跳格子等音动音乐游戏: 跳格子三乐活动,巩固对音符的掌握。
奏竖笛接龙课时第综合活动四展示与评价课时听《八月桂花遍地开》1 、在“视、听、唱、动”的唱《树叶儿飘飘》活动中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第动露一手: 绘画创作景,体验秋天丰收之后的喜一8,9 拓展秋季时请学生收集悦,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课树叶,分角色配乐朗诵2、通过演唱《溜溜山歌》,采时歌词。
欣赏二胡独奏曲《八月桂花遍听《采山谣》地开》、河北吹歌《打枣》,第唱《秋天红艳艳》初步了解中国民歌的表现形二动音乐游戏: “夸秋式,产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课天” 3 、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创编山时拓展用选择情绪的方歌词,创设画面,创作游戏,法处理歌曲尝试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听《打枣》4、初步掌握全音符和十六分三唱《溜溜山歌》音符的时值。
课动我的创造: 创编歌词时第综合活动: 展示与评价谣四奏竖笛练习课时听《真善美的小世界》1 、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动画音唱《小朋友的家》乐,加强对音乐节奏、音色、第动采集与分享: “卡通旋律的感受能力;能与大家分一歌会” 享可爱的卡通人物和好听的卡课拓展了解迪士尼乐园的通片歌曲,培养合作意识,积时有关知识累和丰富课外学习成果。
2、能熟练背唱歌曲《小朋友听《生生不息》的家》,学会用自然、圆润的唱《动画城》欢第歌声表现歌曲《动画城》;养动1 、露一手: “听音二成专心聆听的习惯,能大胆表乐贴贴、画画” 10, 课达内心对音乐的感受,强化肢2、7、i 口形、手势,音11 时体语言、口头表达能力。
阶城门乐3、认识7、i 在音阶上的位动1 、认识休止符0、0 第置,学习柯尔文手势,感知音2、音乐童话剧: “休止三高,进一步在游戏中熟悉1, 符的烦恼” 课i 的音高位置; 通过音乐剧表时3 、律动: 走走停停谷演和律动初步感受休止符0、补充动画音乐教材第0 的长短和作用。
综合活动四课时听《牧童短笛》1 、能自主参与到各项音乐活第唱《牧童之歌》动中,直到音乐来源生活,感一拓展贺绿汀的作品受牧歌和草原民歌的基本特课点,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时牧12, 牧歌和草原民歌的特色与美。
听《牧场上的家》13 第2 、背唱《牧童之歌》,能自唱《牧羊女》二主地处理歌曲《牧羊女》。
通笛动1 、用打击乐为歌曲课过欣赏能辨别歌曲的演唱形伴奏时式:独唱与齐唱。
2 、音乐游戏:音的强弱声听1 、《草原上升起不落3、锻炼即兴表演的能力,能第的太阳》用舒展的歌声、肢体动作来表三2 、《草原赞歌》达内心的感受。
声课动露一手: 学跳蒙古舞时拓展歌曲的演唱形式:独唱与齐唱第奏竖笛练习四综合活动、展示与评价课时第听《映山红》1 、通过听、唱、动等多种形一唱《爷爷为我打月饼》式感受革命历史内容的作品所课动音乐律动表现的情绪、风格,感悟时代爷时特点及音乐的鼓舞作用。
2 、能用坚定有力、富有弹性第听《红星歌》和充满激情的声音演唱《爷爷二唱《儿童团放哨歌》爷为我打月饼》和《儿童团放哨课动歌表演: 儿童团放哨歌》,感悟战争年代儿童歌曲时歌14, 以进行曲风格呈现的精神面貌第听1、《游击队歌》故15 和英雄气概,体会休止符在进三2 、《解放区的天》行曲中的作用。
课动露一手: 学跳秧歌舞3 、积极参与“我的创造”、时事“音乐律动”、“歌表演”、扩展我喜爱的革命历第“露一手”、“音乐情景剧”史歌曲四等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提高综合活动、展示与评价多课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增强合时作意识。
听《小小少年》1 、乐于参与各种音乐活动,第唱《三年级的小男生》在“唱、听、动”中感受音乐一带给生活的快乐,体验成长的课我喜悦,引发对美好生活和美妙时音乐的向往与热爱。
又第听《顽皮的小闹钟》2、能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二唱《长吧,小孩》演唱《三年级的小男生》、长课动音乐游戏: 看手势猜《长吧,小孩》。
通过看手势时旋律16, 猜旋律的音乐游戏初步培养学大17 第听《我怎样长大》生内心的听觉。
三动露一手: 音乐伴随我3、能够感知音乐段落的变一课成长化,并能根据音乐情绪的不时同,运用体态、线条、色彩或岁第“音乐伴随我成长”展打击乐做出相应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