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线性代数第五章 方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线性代数第五章 方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评 注 n 阶方阵有 n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才可对角化的证明过程如下:
Q
A
(α1
,α
2
L
,
α
n
)
=
(
λ1α1,
λ2α
2
,L,
λnα
n
)
=
[α1
,L,α
n
]
λ1
O
0
=
[α1 ,L ,α n
]
Λ
0
λn
⇔ [α1,L,αn ]−1 A(α1,L,αn ) = Λ ([α1,L,αn ]−1 存在要求α1,L,αn 线性无关)
A−1
→
1 λ
A∗
→
A λ
2.特征向量 ξ
2.1 性 质: 首先它要求是一个非零的列向量,其次它是和某个特征值对应的,不能孤立存在,但反
过来,一个重根特征值却可以对应多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但重根特征值对应线性无关的 特征向量的个数不一定与重根特征值的重数相等,但对实对称矩阵一定相等,所以,实对称 矩阵有多少个特征值(包括重根的重数)就一定有多少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0
1 0 0
评
注
ξ1
=
0 0
,
ξ2 = 10 ,
ξ3
=
10
⇒
正是三阶单位矩阵
E3 =
0 0
1 0
01 的三个列 (或行)向量,
1 0 0
这就是为什么在求形如
0 0
0 0
0 0
基础解系时,用
E
的列向量依次填补后面坐标分量的原因。
i=1
i=1
n
● ∏ λi = A i=1
● 如 A 的特征值为 λ ⇒ f ( A) 的特征值为 f (λ )
A1
●
设
A
为分块矩阵,即
A
=
A2 O
,则
A1
,
A2
,...,
As
的所有特征根就是
A
的特征根。
As
1
f ( A) → f (λ)
●
λ
是
A
的特征值
⇒
【例 2】设 n 阶矩阵 A 的元素全为 1,求 A 的特征值。
解:
1− λ 1 L
1 A−λE =
1−λ L
M MO
1
1 1L1
M
= (n − λ ) 0 −λ L
M
647n−148
= (n − λ )(−1)n λ n−1 ⇒ λ = n, 0, 0,L, 0
1
M MO1
1 1 L 1−λ
0 0 L −λ
第五章 方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2012 年考试内容
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性质
相似变换、相似矩阵的概念及性质
矩阵可相似对角
化的充分必要条件及相似对角矩阵
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及其相似对角矩阵
2012 年考试要求
1. 理解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及性质,会求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2. 理解相似矩阵的概念、性质及矩阵可相似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掌握将矩阵化为相似对角矩阵的方
A( x1 + x2 ) = µ ( x1 + x2 ) ⇒ Ax1 + Ax2 = µ ( x1 + x2 ) ⇒ λ1x1 + λ2x2 = µ ( x1 + x2 ) ⇒ ( µ − λ1 ) x1 + ( µ − λ2 ) x2 = 0 x1, x2线性无关→ (µ − λ1 ) = 0;( µ − λ2 ) = 0
● A与AT 有相同的 λ ,但特征向量不一定相同。
● Am 的 特征向量不一定是A 的特征向量 。
● An 可对角化 ⇔ 特征向量的个数(重根需重复计算) = r ( A) = n
a 0 0
【例
1】求
A
=
0 0
a 0
0 a
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
a
≠
0)
解:矩阵的特征方程为
A − λE = (a − λ )3 = 0 , λ = a 是 A 的三重特征根。此时求特征向量的齐次方程组为
→
λ2 O
=
Λ
0
λr
的矩阵,称为
A
为可对角化矩阵。
Λ
称为
A
的相似标准形,它是唯一的。
A B
~ ~
Λ Λ
⇒
A
~
B
方阵的对角化一般采用相似矩阵进行等价变换(相似变换)来达到目的,即
λ1
P−1
AP
→
Λ
=
λ2
O
0 ,称为矩阵的相似对角化。
0
λr
由于 λ 取任意值上式成立,不妨令
λ λ
= =
0⇒ 1⇒
2 y
(x −2) = 2y ⇒
= −2 ⇒ x = 0
x
−
y
=
2
⇒
x y
= =
0 −2
6
4、一般方阵可相似对角化的充要条件
4.1 对角化矩阵的概念
λ1
0
任何方阵
A
,如能经过等价变换(也是一种初等变换)化为形如
A
4
● A ~ B ⇒ A, B 具有 5 个相同,即 ①相同的行列式 ⇒ A = B ;反之不成立。
②相同的特征多项式 ⇒ λE − A = λE − B ;证明如下
⇒ λE − B = P−1λP − P−1AP = P−1 (λE − A) P = P−1 λE − A P = λE − A ,反之不成立。
5
4 个矩阵的特征值都是 1,1,3,下面主要看是否具有满秩,也就是是否具有 3 个线性无关
的特征向量,由于不同的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必线性无关,因此,只要检验属于重特征值
1 的线性无关向量是否有两个。
0 1 0
( A)
R
(
A
−
E
)
=
R
0 0
0 0
0 2
=
2
⇒
R
(
令 P = (α1,L,αn ) (注意 P 为特征向量组) 则 P−1AP = Λ ⇔ A ~ Λ ,由于要求 P 可逆,
故 n 阶方阵必须存在 n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1 0 0
2 0 0
【例
8】讨论矩阵
A
=
0 0
1 0
0 1
,
B
=
1 1
1 1
0 1
全部特征向量构成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η1, η2 ⋅⋅⋅ ηn−r (n为未知数的个数) ,解空间 S 维 度 = r ( S ) = n − r (系数矩阵A) ,不同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必线性无关,同一特征值(重根)
对应的特征向量不一定线性无关。
2.2 基本结论
● 对同一 λ , x1和x2 是 λ 的特征向量,则 k1x1 + k2x2 (k1, k2不全为零) 也是 λ 的 特征向量,对于 不同的 λ , 则 k1x1 + k2x2 (k1, k2不全为零) 不是 λ 的 特征向量(参阅【例 4】)。
1 11
0 1 1
0 0 0
x1 x2 x3
=
0
1 0 0 1 0 0
0
111 10 0 →
0 0
1 0
0 0
⇒
R(S)
=
n
−
R(
A)
=
3
−
2
=
1⇒
ξ
=
10
只有一个特征向量,可见二重特征根不一定存在 2 个特征向量。
1
⇒
R
(
S
)
=
3
−1
=
2
故只有 ( D) 正确。
【例 7】设 A , B 相似,其中
−2 0 0
−1
A=
2 3
x 1
12 ,
B
=
2
y
,求
x
和
y
的值。
解:由 A ~ B ⇒ λE − A = λE − B
⇒ (λ + 2) λ2 − ( x +1) λ + (x − 2) = (λ +1)(λ − 2)(λ − y)
③相同的特征值 ⇒ λA = λB ;反之不成立。例如
A
=
2 0
0 2
;
B
=
2 0
1 2
⇒
P −1 AP
=
P−1 2EP
=
2E
≠
B
如果是实对称矩阵则逆命题成立。
④相同的秩 ⇒ r ( A) = r ( B) ;反之不成立。 ⑤相同的迹 ⇒ Tr ( A) = Tr ( B) ;反之不成立。
的对角化。
7
解:
1 0 0
A
=
0 0
1 0
0 1
⇒
λE
−
A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