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与卫星通信 第3章
(1)收端可变、发端固定的DA方式
(2)收端固定、发端可变的DA方式
(3)收、发可变DA
指发送载频和接收载频都是临时申请分配的, 选择范围包括转发器的整个频带;通话结束后将 全部载频释放,以供其他终端使用。 此种方式信道利用率最高,接近于1,设备也最复杂
3
动态分配是系统根据终端申请要求,将系统 的频带资源(传输速率)实时地分配给地球站或 卫星移动通信终端,从而能高效率地利用转发器 的频带。 主要与TDMA方式结合使用
数字制的预分配SCPC又包括PCM-PSKSCPC和DM-PSK-SCPC方式,我们首先从PCMPSK-SCPC
(1)PCM-PSK-SCPC
在预分配SCPC方式中,任意两地球站之间 进行通信时,其下行链路的载波只携带一路信号, 并且占用一条卫星信道。
① SCPC的频率配置
在采用SCPC方式工作的IS-IV卫星通信系统 中,将其中一个卫星转发器的36MHz带宽等间隔 地分为800个通道,其频率分配如图所示:
3.2 频分多址技术
3.2.1 频分多址技术原理与应用
特点 1. 工作原理
在以此种方式工作的卫星通信网中,每个地 球站向卫星转发器发射一个或多个载波,每个载 波都具有一定的频带,它们互不重叠地占用卫星 转发器的带宽。
2. FDMA
频分多址方式是早的多址方式,其最突出的
特点是简单、可靠和易于实现。
信息速率为128kbit/s
② 公共信道工作特性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SPADE系统可为
48个地球站提供397条双向通路(如图3-10 所示),这就是说,每个地球站可以每隔
50msBiblioteka ② 按需分配方式下的通信过程
在SPADE系统中,当某用户通过长途台将呼
叫通信请求送至SPADE终端时,SPADE终端为 其从397条卫星线路中选择任意一条空闲信道, 并进行连通,同时通过此信道将呼叫请求帧送到 对方用户所在的地球站,并由该站与对方局连通。 具体过程如下:
卫星略去
优点:载频专用,连接设备简单,基本无需控制设备 缺点:使用不灵活,只有在业务量高的时候通信效率 才高,业务量低时信道利用率低。 此分配制度只适用于业务量大的信道
(2)按时预分配(TPA)方式
根据统计,事先掌握各地球站间业务
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因而在一天内可按
约定对信道做几次固定的调整,这种方式
第3章 卫星通信的多址方式
本章主要对卫星通信系统和卫星
移动通信系统中所使用的信道分配技
术和多址技术(频分多址(FDMA)、
时分多址(TDMA)、空分多址
(SDMA)和码分多址(CDMA))
等进行介绍。
3.1 多址技术与信道分配技术的概念 3.2 频分多址技术
3.3 时分多址技术
3.4 随机多址和可控多址访问方式
导频
② SCPC终端设备结构 ③ 话音信号的传输过程
话音信号的传输格式:
根据抽样定理,以8kHz进行抽样 量化采用A律13折线压扩特性
编码采用7bit构成一个码字
PCM信源编码速率为56 kbit/s
每32个码字前插入一个32bit的消息开始代码SOM构成 一帧信号(256bit)
此时信息速率变为:
C
若上下行线路各包含四个地球站,要实现相互通信,画出 其卫星转发器方框图?
3.2.3 SCPC
SCPC是英文Single Channel Per Carrier的 缩写,是每载波单路的FDMA SCPC 模拟SCPC系统 数字SCPC系统 按需分配SCPC
预分配SCPC
1. 预分配的SCPC
导频的插入与校正:
(2)DM-PSK-SCPC
与PCM-PSK-SCPC系统结构相比,在DMPSK-SCPC ① 用DM编码/译码器代替PCM编码/译码器 ② 采用BPSK调制/解调 在PCM-PSK-SCPC系统中使用的是QPSK调制 解调技术,而在DM-PSK-SCPC系统中,一般使用 的是BPSK调制解调器。
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① 多普勒效应不仅适用于声波,也适用于所有类型 的波形,包括光波。科学家Edwin Hubble使用多普 勒效应得出宇宙正在膨胀的结论。他发现远处银河 系的光线频率在变低,即移向光谱的红端。 ② 在卫星移动通信中,当终端设备以高速运动时需 要充分考虑“多普勒效应”。另外,对于非静止卫 星通信系统,其本身也具有很高的速度,所以也需 考虑“多普勒效应” 。为了避免这种影响造成我们 通信中的问题,我们不得不在技术上加以各种考虑。 同时加大了卫星移动通信的复杂性。
时分多址访问(TDMA)——以时间为参量 来进行分割,其频率和空间是无法分开的,不同 的信号占据不同时间段,彼此互不重叠。 即让若干个地球站共同使用一个信道。但是 占用的时间不同,所以相互之间不会干扰。显然, 在相同信道数的情况下,采用时分多址要比频分 多址能容纳更多的用户。现在的移动通信系统多 数用这种多址技术。
1.每载波多路MCPC-FDMA方式
发往B、C、D站 的各路信号
分配给站A的 射频频谱
每载波多路MCPC-FDMA的分类:
按每路采用的基带信号复用类型可将MCPC分为
① FDM-FM-FDMA
各路基带模拟信号以频分复用方式复用在一起 然后以调频方式调制到某一个载波频率上 最后再以FDMA方式发射和接收
码分多址访问(CDMA)——以信号的波
形、码型为参量来实现多址访问的,其频率、时
间和空间上均无法分开,因而不同的地球站使用 不同的码型作为地址码,并且这些码型相互正交 或准正交。 采用CDMA技术可以比时分多址方式容纳更多
的用户。这种技术比较复杂,现已为不少移动通
信系统所采用。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就采 用宽带码分多址技术。
(1)要求解决好卫星的功率和带宽之间的关系 (2 (3 (4)尽量减少互调的影响
3.2.2 FDMA的分类
根据每个地球站在其发送载波中是否采用复用技术
每载波多路信道的FDMA (MCPC-FDMA) 每载波单路信道的FDMA (SCPC-FDMA) 多波束环境中不同波束区中地球站间的互通 (SS-FDMA)
多普勒效应的发现
1842年的一天,多普勒正路过铁路交叉处,恰逢一列火车从 他身旁驰过,他发现火车从远而近时汽笛声变响,音调变尖, 而火车从近而远时汽笛声变弱,音调变低。他对这个物理现 象感到极大兴趣,并进行了研究。发现这是由于振源与观察 者之间存在着相对运动,使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频率不同于振 源频率的现象。这就是频移现象。因为,声源相对于观测者 在运动时,观测者所听到的声音会发生变化。当声源离观测 者而去时,声波的波长增加,音调变得低沉,当声源接近观 测者时,声波的波长减小,音调就变高。音调的变化同声源 与观测者间的相对速度和声速的比值有关。这一比值越大, 改变就越显著,后人把它称为“多普勒效应”。
4
它是指通信中各种终端随机地占用卫星信道 的一种多址分配制度。 适用于分组通信方式
3.1.2 多址技术
在卫星通信中的信号分割和识别是以载波
频率及其出现的时间或空间位置为参量实现的,
归纳起来可分为: 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 码分多址(CDMA)、空分多址(SDMA)
频分多址访问(FDMA)——以频率来进行 分割的,其在时间和空间上无法分开,故此不同 的信道占用不同的频段,互不重叠。 即让不同的地球通信站占用不同频率的信道 进行通信。因为各个用户使用着不同频率的信道, 所以相互没有干扰。早期的移动通信就是采用这 个技术。
空分多址访问(SDMA)——以空间作为参量来进 行分割的,其频率和时间无法分开,因而不同的信道占据 不同的空间,这样卫星可根据空间位置接收相应覆盖区域 中的各地球站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
例如:在一个卫星上使用多个天线,各个天线的波 束分别射向地球表面的不同区域。这样,地面上不同区域 的地球站即使在同一时间使用相同的频率进行通信,也不 会彼此形成干扰。 空分多址是一种信道增容的方式,可以实现频率的 重复使用,有利于充分利用频率资源。空分多址还可以与 其它多址方式相互兼容,从而实现组合的多址技术,例如 “空分-码分多址(SD-CDMA)”
所以信道分配方式采用按申请分配 即按需分配
3.星上交换SS-FDMA
在多波束环境(空分复用)中工作的卫星系统 为实现地球站间的通信,寻址时常采用星上交换 (SS-FDMA)方式。
◆上行线路和下行线路 各包含三个波束 ◆每个波束均使用同一 组频率
SS-FDMA卫星转发器方框图 A D
B
E
F
其频率配置方案是事先设计好的
SOM:为了解决倒π现象,同时用来确定帧同步 字头:为了正确恢复出原话音信号并提高系统的信 道利用率,包括载波恢复码40bit和位定时恢复码80bit
④ 数据信号的传输过程
在SCPC系统中,也可以传输数据信息。由
于数据信号是以连续发送的形式进行的,所以能
够正确恢复出载波信号及定时信号。
因而在接收端不存在相位模糊问题,因此无 需为恢复载波和相位定时而增加附加字头。
2.按需分配的SCPC系统(SPADE)
SPADE大大提高了有限信道的利用率
(1)SPADE
在采用SPADE方式工作的卫星通信系统中,
通常将一个卫星转发器的一部分频率配置为公用传
输信道(CSC),而另一部分频率配置为话音通道
(CH)。 配置方式与PCM-PSK-SCPC相同
图3-10 SPADE系统的频率配置
② TDM-PSK-FDMA
各路基带模拟信号以时分复用方式复用在一起 然后以调相方式调制到某一个载波频率上 最后再以FDMA方式发射和接收
2.每载波单路SCPC-FDMA方式
每个载波中只传送一路信号
无需基带复用 基带滤波 基带去复用
主要应用于业务量较小的、同时通信路数最多 只有几条甚至一条的地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