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四)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 我们常用的圆珠笔的长度约为1.5×102mmB. 某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约为20m/sC. 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质量大约是500gD. 人们沐浴时的最佳温度为70℃2.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关于手机的使用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手机铃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 手机铃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C. 根据声音的响度可判断打电话的人是谁D. 将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3.科研人员研制的“发电鞋”,鞋的内部安装了磁铁和线圈,当人体带动磁铁运动时,磁铁产生的磁场通过线圈,从而产生感应电流。
下列实验中与它工作原理一致的是()A. B.C. D.4.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橡胶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
此实验中,主要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是()A. 试管变热的过程B.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C. 水变热的过程D. 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同时变成“白气”的过程5.下列关于力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用力推一个静止的物体,物体开始运动,停止用力,物体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B. 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C. 运动员在水平地面上站立时受的重力和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百米赛跑运动员在冲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止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6.小明在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他先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实像A.接下来他想改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发光体和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应该将光屏移近透镜B. 应该将光屏远离透镜C. 像B比像A小D. 像B比像A大7.如图甲所示,将密度计插入被测液体中,待静止后直接读取液面处的刻度值,即为该液体的密度。
如图乙、丙所示,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一支简易密度计,将其分别放入水平桌面上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它会竖直漂浮在液体中,静止后两个烧杯的液面相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甲中液体的密度为1.55g/cm3B. 乙、丙两图中木棒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相等C. 图乙烧杯中液体的质量比丙图的小D. 图乙中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大于图丙中烧杯对桌面的压强8.新型PTC发热材料可以自动调节电路的电功率,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图甲是PTC调试工作电路,R0是保护电阻,阻值恒定;R1是PTC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闭合开关S,当温度从20°C升高到120℃的过程中()A. 电流表示数先变小后变大B. 电压表示数先变大后变小C. 电流表与电压表示数的比值先变小后变大D. 保护电阻消耗的功率先变大后变小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1.0分)9.(1)如图1所示,小丽把完好的试电笔插入连接正确的有电的三孔插座中时,试电笔的氖管不发光。
试电笔接触______了。
A.火线B.零线C.地线(2)小丽家电脑的三脚插头如图2所示。
请判断插头的3号脚应接______。
A.火线B.零线C.地线(3)若小丽家中仅有两盏电灯在工作,当图2中的三脚插头刚插入三孔插座中,家中的两盏灯熄灭,空气开关断开,则电路中______。
10.在学习光的折射后,王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将一枚硬币放在碗底,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这时让同学张亮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王明在A处又能看到“硬币”,这是因为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______现象。
11.已知铁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____温度升高得多;若它们降低相同的温度,______放出的热量多。
(选填“铁块”或者“铝块”)12.如图是德州市安装的一种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能提供给路灯,太阳能属于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7.0分)13.在测定大气压的实验中,因缺少大量程的弹簧测力计,小明设计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所示)。
①将蘸水的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的玻璃板上,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的直径为d;②将装有适量细砂的小桶轻轻地挂在吸盘的塑料挂钩上;③用小勺轻轻地向小桶内加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离玻璃板,用天平测出这时小桶和沙的质量为m。
请完成下列问题:(1)吸盘脱离玻璃板时,若不计塑料挂钩的质量,空气对塑料吸盘的压力大小是:______,测得大气压数值的表达式是:p大气压=______。
(2)实验中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______。
14.如图所示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N.(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中可知拉力大小为______ N,将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15cm,则钩码上升的高度为______c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2)取下2个钩码,再做实验,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5.小华利用电流表和电阻箱测量小灯泡的功率,设计并连接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电路。
(1)闭合开关S1,将开关S2扳向_______(选填“1”或“2”),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1,如图b所示。
(2)将开关S2扳向另一边,保持______的阻值不变,调节_______的阻值为R,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1.(3)若此时R=8.0Ω,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_______W。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0分)16.如图所示,边长a=20cm的均匀正方体,质量为12kg,放在面积为1.2m2的水平桌面上。
(1)求该正方体的密度。
(2)求该正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3)若沿水平方向截下一部分甲竖放在水平桌面上,且甲对桌面压强为剩余部分乙对桌面压强的2.5倍,求剩余部分乙的高度。
17.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L标有“3V0.75W”字样,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电阻值为20Ω,定值电阻R2=20Ω,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求:(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多少?(2)只闭合开关S和S2,将变阻器R1的滑片P移到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15A,则电源电压是多少?(3)只闭合开关S、S1和S3,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小灯泡L的I−U关系如图乙所示,在保证各电路元件安全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R1允许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是多少?六、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18.如图,要探究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是否有关,应选甲、乙两个______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透明玻璃水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有质量______ 的纯净水(选填“相等”或“不等”),同时向两个水杯中分别滴入一滴红墨水,过一会儿观察到温度高的杯中墨水扩散的______ (选填“快”或“慢”).-------- 答案与解析 --------1.答案:A解析:解: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
我们常用的圆珠笔的长度略小于此数值,约为15cm=1.5×102mm.故A符合实际;B、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大于10m/s,一般运动员百米成绩不可能达到10m/s,更不可能为20m/s。
故B不符合实际;C、两个鸡蛋的质量约100g,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100g左右。
故C不符合实际;D、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沐浴时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70℃.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答案:B解析:解:A、手机铃声是手机内部的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故A错误;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我们听得到手机铃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故B正确;C、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我们在电话中听到熟人说话可辨别对方是谁,是依据音色来区分打电话的人。
故C错误;D、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D错误。
故选:B。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4)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特性及减弱噪声的措施,属于声现象主要规律的考查,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3.答案:B解析:解:由题意可知,人在行走时,人体带动磁铁运动,磁铁产生的磁场通过线圈,从而产生感应电流,所以“发电鞋”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故A、该装置说明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故A错误;B、此装置是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是发电机的原理实验,故B正确;C、此实验是奥斯特实验,即说明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故C错误;D、此实验装置是用来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关系的实验,故D错误;故选:B。
电磁感应现象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有感应电流产生,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原理图很相似,主要区别在于电路中是否有电源,有电源的是电动机,无电源的是发电机。
4.答案:D解析:本题结合橡皮塞冲出的实验考查了能量转化关系,能区分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解题的关键。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一是做功(能量转化),二是热传递(能量转移),两种方法对于改变物体内能来说是等效的。
A.试管变热,是试管从火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B.水吸热,温度升高,汽化成水蒸气,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C.水变热,是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D.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同时变成“白气”的过程,是水蒸气膨胀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橡胶塞的机械能,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遇冷液化为小水珠,即为“白气”,这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答案:C解析:解:A、用力推一个静止的物体,物体开始运动,停止用力,物体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缘故,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错误;B、用力推车,车未动,车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推力等于摩擦力,故B错误;C、因为运动员在水平面上处于静止,运动员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 正确;D、运动员到达终点前,以较快的速度向前运动,运动员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不能立即停下来,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