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建常年出栏4000头生猪养殖项目开发环境影响登记表
新建常年出栏4000头生猪养殖项目开发环境影响登记表
猪只尿液产生量为 6 m3/d(2129 m3/a)。
(3)猪舍冲洗水
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水排放量
的规定以及同类养殖场的考察情况,猪舍冲洗水量按 5 L/(头·天)计,则日冲洗废水约 10t/d,
年冲洗水量为 3650t/a,该废水为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 SS、COD 浓度高,尿粪比重高,氨
氮、磷的含量大,易腐化等特点。
(4)绿化用水
项目区绿化面积为 2000m2,根据《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2009 版》绿化用水定额可按浇
洒面积 1-3L/m2·d,本次环评取 1L/m2·d,则厂区绿化用水量为 2m3/d(730m3/a)。
名称 职工生活用水 猪只饮用水 猪舍冲洗水
项目用水情况表
用水量定额 0.12 m3/人·d 9L/(头·天) 5 L/(头·天)
**
项目地理位置图:
**
六、生产工艺流程简述(如有废水、废气、废渣、噪声产生,需明确标出产生环节,并用 文字说明)
1、项目施工期工艺流程:
平整施工场地 G、N、S
基础建设 N、W、S
主体施工 G、W、N、S
交付使用 W、S
迹地恢复、绿化
设备安 装
G、W、N、S
项目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位置图 注:W、N、G、S 分别表示废水、噪声、废气、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施工期间的工作流程及阶段划分如下: (1)办理相关手续 (2)工程设计阶段 通过第一阶段的工作成果,即可进行总图设计、初步设计,进而进行施工图设计、结构 设计,同时完善给排水、电路、通风、垃圾转运、绿化、外装修、道路等子项目设计。 (3)场地平整阶段 平整施工场地,人工挖填方。 (4)基础施工阶段 基坑护壁及修建地基。 (5)主体工程建设阶段 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建筑物主体结构为砖混结构。 (6)装饰、装修阶段
占地面积 (平方米)
16667.5
总投资(万 800
元)
环保投资 (万元)
预期投产 日期
2017 年 1 月
一、项目内容及规模
行业类别 及代码 使用面积 (平方米)
24
预计年工 作日
猪的饲养(A0320)
投资 比例
3780 3%
365 天
**************在*********“新建常年出栏4000头生猪养殖项目”。项目于2016年8月4
玉米 麦麸 糠壳
粉碎
称重
噪声、粉尘、固废
饲料
混合
成品
固废、噪声
饲喂
饲料制作工艺及产污环节方框图
(2)生猪养殖工艺
本项目包括繁育养殖商品猪,仔猪断奶后进行育肥,当育肥猪达到出栏标准时出栏外
售。其主要工艺流程图。
种公猪及 后备公猪
母猪进入下一 个生产周期
母猪分娩 分泌物
自留种猪
培育
空怀
母猪饲养
配种舍 母猪 妊娠舍
本项目猪舍排放的粪便一经产生便通过人工收集,用粪车送到项目堆肥场进行堆肥; 尿液、残余粪便及冲洗水从排污管道进入沼气池处理。本项目产生粪污不外排,全部用于 林地及田地等施肥。
3、主要污染工序: 施工期 (1)大气污染:施工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于扬尘、施工期运输车辆产生的废气。 (2)废水污染:施工期水污染源主要为施工区的冲洗废水和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 (3)噪声污染:主要为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噪声、物料装卸碰撞噪声以及物料 运输的交通噪声。 (4)固废污染: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施工渣土及建 筑垃圾等。 营运期 通过对项目生产工艺的分析和类比调查,其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主要是养殖过程中产 生的废气、废水、噪声和固体废物。 (1)废气
本项目采用以干清粪为主,实行干湿分离、粪尿分离,在圈舍内的粪沟上方加盖漏缝板,
有利于粪尿分离,粪便留在地板上,由工人清除,经收集后直接送至厂区堆粪场进行发酵堆
肥;项目产生的粪便日产日清,有效地减少了圈舍中有害气体和臭味。
项目废水进入集水池前,需设置格栅,经过格栅后的废水进入具有一定沉砂功能的沉砂
集水池,经过沉砂后的废水进入固液分离设备,经废水与固体分离,固体重要为猪粪,送入
统,项目周围拥有大量农田和经济林,能满足本项目沼液消纳。
项目污水处理流程图:
沼气用于冬 季猪舍保暖
**
畜舍
格栅
栅
堆肥
沉砂集 水池
固液分 离设备
水解酸 化池
沼气 沼液 池
沼渣
农灌
污水处理流程图
综上所述,本项目生产的废水经上述处理措施处理后,不外排,不会对区域地表水体造 成影响。
3、污水处理工艺应急措施 当污水处理系统出现运行故障,沼气池不能正常运行,不能达到预期处理效果时,废水 直接外排将会造成污染事故。环评要求项目设置沼液暂存池,沼液暂存池的容积参照《关于 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川环发〔2012〕16 号文件的要求, 沼液暂存池建设标准应不低于猪 0.2m3/头,本项目沼液暂存池需设置 400m3。一旦出现事故, 立即将废水存放在沼液暂存池中,不得外排。本项目要求设置容积为 400m3 的沼液暂存池, 当沼气池不能正常运行时,先将废水暂存于沼液暂存池,待沼气池恢复正常工作后将废水导 入沼气池中处理后用于农灌。 同时环评要求项目建设沼液暂存池采用混凝土防渗,沼液暂存池修建遮蔽棚,防止雨水 进入,池体四周修建排水沟,挡土墙,防止洪水灌入并加强沼液暂存池的管理,定期检查, 防止渗漏。 4、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为养殖业,若日常操作不当会对项目周围地下水产生一定的污染,主要表现在: 项目生产废水为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不当的废水中 COD、氨氮的排放会对地下水产生一定 影响;圈舍防治措施不当,也会对地下水产生污染;雨季土壤的含水率高,土壤含水层处于
分娩哺乳
仔猪保育
初选
配种
怀孕
育肥饲养
外售
猪舍冲洗废水、猪尿、粪便、恶臭
生猪养殖工艺及产污环节方框图
**
本项目工艺流程采用现代工厂化养殖先进工艺进行生产,采用7日制(周)的生产节 律进行猪群的管理和周转,分配种、妊娠、分娩哺乳、仔猪保育和生长育肥五个阶段饲养, 实行全进全出的生产工艺流程。
①配种妊娠阶段 配种妊娠阶段母猪要完成配种并度过妊娠期。配种后生产母猪在配种妊娠舍饲养105 天,提前一周进入分娩舍。断奶后配种栏3~5头母猪小群饲养,有利发情;妊娠栏单头笼 养,控制膘情,减少争食应激,提高受胎率,初生重。 ②分娩泌乳阶段 产仔哺乳阶段要完成分娩和对仔猪的哺育。分娩舍42天。仔猪的哺育期一般为28~35 天。断奶后仔猪转入保育舍,母猪仍回到配种舍,进入下一个繁殖周期的配种。采用全漏 缝高床,有利产床卫生和管理,减少疾病发生,但漏缝要比一般稍小,避免仔猪肢蹄卡住, 被母猪压死。 ③仔猪保育阶段 仔猪在保育舍经30~40天培育,转入育成舍。采用全漏缝高床,有利卫生和管理,减 少疾病发生,提高仔猪存活率,从而提高生产水平。 ④生长育肥阶段 猪的生长规律是50公斤后生长加快,长至100公斤增重下降,继而生长缓慢,甚至停 滞。故在育成舍、育肥舍经过60~80天的饲养后,肉猪达100公斤体重出栏。本阶段的主 要任务是让猪充分生长,提高猪的饲料利用率。 冬季保暖: 在冬季,由于气温降低,将采用一定的保暖措施,保证猪的正常生长和防止动物疫病 的发生。项目利用自建的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发电供热给猪舍提供暖气,保证猪的正常生长,
号经*********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备案文号为怀发改许可[2016]109号,*********镇人
民政府出具相关证明,证明项目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符合本镇镇村建
设规划。项目占地面积16667.5平方米(25亩),新建建筑面积3780平方米,其中办公室20
**
二、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等) 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设备名称
公猪栏(带料槽) 母猪定位栏
妊娠母猪栏(带料槽) 产床
仔猪保温箱 仔猪培育栏 生长育肥栏(带料槽) 鸭咀式饮水器
类别 原料
**
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一览表
名称 预混料 玉米糠壳麦麸等
单位 t/a t/a
消耗量 500 280
备注 外购 外购
三、水及能源消耗量 名称
水(吨/年) 电(千瓦/年)
消耗量 12045 130000
名称 燃油(吨/年) 燃气(标立方米/年)
能耗量 —— ——
燃煤(吨/年)
**
——
其他
——
**
提高成活率。 项目养殖过程拟采取干清粪工艺,该工艺的主要目的是及时、有效地清除畜舍内的粪
便,保持畜舍环境卫生,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减少粪污清理过程中的用水, 保持固体粪便的营养物,提高有机肥肥效,降低后续粪尿处理的成本。
干清粪工艺的主要方法是,粪便一经产生便分流,干粪由人工收集、清扫、运走,尿 及冲洗水则从下水道流出,分别进行处理。干清粪工艺中70%的粪便由人工收集进入堆肥 场,30%的粪便进入沼气池处理。
用水量(t/d) 3 18 10
排水量(t/d) 2.4 6 10
**
绿化用水
33 3
合计
1用水
2
0
33
18.4
10 猪舍冲洗水
10
12
18 生猪饮用水
6
2
2
绿化用水
18.4 污水处理系统
6 18.4
沼液、沼渣 18.4
作为肥料
项目水平衡图(单位 m3/d)
2、废水治理措施论述
**
饱和状态,废水渗到地下层,引起地下水污染。 针对项目的特点,环评提出以下防治措施: (1)加大废水处理,提高废水的利用率,强化管理,减少废水的排放和污染物的符合; (2)对圈舍和沼气池等做重点防渗处理; (3)猪粪等固体废弃物要及时清运,避免因降雨,使固体废弃物中有害成分渗出污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