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17(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栈S最多只能容纳4个元素,现在6个元素按A,B,C,D,E,F的顺序进栈,下列哪一个序列是可能的出栈序列( )?A.EDCBAF B.BCEFAD C.CBEDAF D.ADFEBC(分数:2.00)A.B.C. √D.解析:由于栈只能容纳4个元素,所以一次进栈最多4个,即ABCD同时在栈中,则EDCBAF不可能,E和F 还没有进栈就已经出栈,B中的D元素不可能出栈在A的后面。
D中最后两个元素出栈顺序也有误。
2.有A,B,C,D,E 5个元素按次序入栈,在各种可能的出栈次序中,以元素C,D最先出栈的序列中,下列正确的一组是( )。
A.CDBAE CDABE B.CDEBA CDBEAC.CDEAB CDABE D.CEBAE CDAEB(分数:2.00)A.B. √C.D.解析:要使得CD作为第一、二个元素出栈,应是A、B、C先入栈,C出栈,D入栈,D出栈;接着就剩下A、B在栈中,E未入栈,共3个元素,此三者序列为BAE,BEA,EBA。
3.已知一棵完全二叉树的第6层(设根为第1层)有8个叶结点,则完全二叉树的结点个数最多是( )。
A.39 B.52 C.111 D.119(分数:2.00)A.B.C. √D.解析:4.将森林转换为对应的二叉树,若在二叉树中,结点u是结点v的父结点的父结点,则在原来的森林中,u 和v可能具有的关系是( )。
Ⅰ.父子关系Ⅱ.兄弟关系Ⅲ.u的父结点与v的父结点是兄弟关系A.只有Ⅱ B.Ⅰ和Ⅱ C.Ⅰ和Ⅱ D.Ⅰ、Ⅱ和Ⅲ(分数:2.00)A.B. √C.D.解析:5.线索化的二叉树中,某结点*p没有孩子的充要条件是( )。
A.p->lchild=NULL B.p->ltag=1&&p->rtag=1C.p->ltag=0 D.p->lchild=NULL&&p->ltag=1(分数:2.00)A.B. √C.D.解析:参考线索二叉树的定义。
6.设二叉排序树中关键字由1~1000的整数构成,现要查找关键字为363的结点,下列关键字序列不可能是在二叉排序树上查找到的序列是( )。
A.2,252.401,398,330,344,397,363 B.924,220,911,244,898,258,362,363 C.925,202,911,240,912,245,363D.2,399,387,219,266,382,381,278,363(分数:2.00)A.B.C. √D.解析:可以把这四个序列各插入到一个初始为空的二叉排序树中,结果可以发现,C序列形成的不是一条路径,而是有分支的,可见它是不可能在查找过程中访问到的序列。
7.在下列查找的方法中,平均查找长度与结点个数n无关的查找方法是( )。
A.顺序查找 B.二分法C.利用二叉搜索树 D.利用哈希(hash)表(分数:2.00)A.B.C.D. √解析:8.如下所示带权图G,其最小生成树各边权的总和为( )。
[*]A.14 B.19 C.21 D.26(分数:2.00)A.B.C. √D.解析:9.将两个长度为N的有序表归并到一个长度为2N的有序表,最少需要比较的次数是( ),最多需要比较的次数是( )。
A.N,2N-1 B.N-1,2NC.N,2N D.N-1,2N-1(分数:2.00)A. √B.C.D.解析:10.用直接插入排序方法对下列4个表进行(由小到大)的排序,比较次数最少的是( )。
A.94,32,40,90,80,46,21,69 B.21,32,46,40,80,69,90,94C.32,40,21,46,69,94,90,80 D.90,69,80,46,21,32,94,40(分数:2.00)A.B.C. √D.解析:11.CPU中决定指令执行顺序的是( )。
A.指令寄存器IR B.程序计数器PCC.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R D.主存地址寄存器MAR(分数:2.00)A.B. √C.D.解析:CPU中用程序计数器PC来跟踪下一条将要执行的指令的地址,即通过程序计数器PC来决定指令执行顺序。
12.一个C语言程序在一台32位机器上运行。
程序中定义了三个变量x、y和z,其中x和z是int型,y 为short型。
当x=127,y=-9时,执行赋值语句z=x+y后,x、y和z的值分别是( )。
A.x=0000007FH,y=FFF9H,z=00000076HB.x=0000007FH,y=FFF9H,z=FFFF0076HC.x=0000007FH,y=FFF7H,z=FFFF0076HD.x=0000007FH,y=FFF7H,z=00000076H(分数:2.00)A.B.C.D. √解析:结合题干及选项可知,int为32位,short为16位;又C语言的整型数据在内存中为补码形式,故x、y的机器数写为十六进制为O000007FH、FFF7H;执行z=x+y时,由于x为int型,y为short型,故需将y的类型强制转换为int,在机器中通过符号位扩展实现,由于y的符号位为1,故在y的前面添加16个1,即可将y强制转换为int型,其十六进制形式为FFFFFFF7H;然后执行加法,即0000007FH+FFFFFFF7H=00000076H(最高位的进位1自然丢弃)。
故选D。
13.原码两位乘中,符号位单独处理,参加操作的数是( )。
A.原码 B.补码C.绝对值的原码 D.绝对值的补码(分数:2.00)A.B.C.D. √解析:原码两位乘中,符号位单独处理,但运算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减被乘数绝对值”的操作,计算机中减法一般通过补码加法来实现,故原码两位乘运算过程中参加操作的数是绝对值的补码。
14.在Cache和主存构成的两级存储系统中,Cache的存取时间为100ns,主存的存取时间为1μs,Cache 访问失败后CPU才开始访存。
如果希望Cache—主存系统的平均存取时间不超过Cache存取时间的15%,则Cache的命中率至少应为( )。
A.95% B.98% C.98.5% D.99.5%(分数:2.00)A.B.C. √D.解析:设Cache—主存系统的平均存取时间为Cache存取时间的1.15倍时Cache命中率为p,则有100+1000×(1-p)=115,解之得,p=0.985=98.5%。
15.双端口存储器之所以能高速读写是因为( )。
A.采用了两套独立的存储体 B.采用了两套相互独立的读写电路C.采用了新型的器件 D.两套读写电路分时使用存储体(分数:2.00)A.B. √C.D.解析:双端口存储器采用了两套相互独立的读写电路,两套读写电路可以同时访问共同的存储体,故可以高速读写。
16.某机主存容量64KB,按字节编址。
主存地址0100H处有一条相对转移指令,指令字长16位,其中,第一个字节为操作码,第二个字节为相对位移量(用补码表示),则该指令执行结束后,后继指令的地址范围可能是( )。
A.0000H~FFFFH B.0080H~017FHC.0082H~0181H D.0080H~01FFH(分数:2.00)A.B.C. √D.解析:该指令取指结束后,PC值自动加2,即(PC)=0102H;相对位移量用8位补码表示,故其范围为80H~7FH,扩展到16位为FF80H~007FH,与PC值相加就可得后继指令的地址范围为0082H~0181H。
17.下列哪个选项不是RISC的特点( )。
A.只有取数和存数指令访问存储器,其余指令都在寄存器之间进行B.由使用频率高的简单指令和很有用且不复杂的指令组成C.使用RISC技术后,指令系统又回到了计算机发展早期的比较简单的情况D.使用优化的编译程序(分数:2.00)A.B.C. √D.解析:早期的指令系统简单是由设计水平和器件水平决定的,而且RISC技术不是简单地精简了指令系统,而是在合理选择简单指令的基础上采取了很多优化措施,如缩短机器周期,采用流水线技术,使用优化的编译程序等等,两者不可等同。
18.下列微指令的编码方式中,执行速度最快的是( )。
A.直接编码 B.字段直接编码C.字段间接编码 D.无法判断(分数:2.00)A. √B.C.D.解析:直接编码方式下,微指令操作控制字段中的每一位代表一个微操作命令,微操作命令的发出不需要通过译码,故执行速度最快。
19.相对于微程序控制器,硬布线控制器的特点是( )。
A.指令执行速度慢,指令功能的修改和扩展容易B.指令执行速度慢,指令功能的修改和扩展难C.指令执行速度快,指令功能的修改和扩展容易D.指令执行速度快,指令功能的修改和扩展难(分数:2.00)A.B.C.D. √解析:硬布线控制器采用硬连线逻辑,故一旦构成,除非在物理上进行重新布线,否则指令功能无法修改和扩展;微程序控制器采用存储逻辑,当需要对指令功能进行修改和扩展时,只要重新设计微代码的码点,并将其注入控制存储器中即可;但是由于采用存储逻辑,相比硬布线控制器多了从控制存储器中读出码点的过程,故其执行速度较慢。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D正确。
20.某机采用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来进行总线判优控制,共有4个主设备竞争总线使用权,当计数器初值恒为102时,4个主设备的优先级顺序为( )。
A.设备0>设备1>设备2>设备3 B.设备2>设备1>设备0>设备3C.设备2>设备3>设备0>设备1 D.设备2=设备3=设备0=设备1(分数:2.00)A.B.C. √D.解析:计数器初值为10[2],故设备2的优先级最高,计数器值会递增然后返回到0,故优先级顺序为设备2>设备3>设备0>设备1。
21.下列通道中,以字节为单位进行数据传送的是( )。
A.字节多路通道 B.选择通道 C.数组多路通道 D.以上都是(分数:2.00)A. √B.C.D.解析:选择通道和数组多路通道都是以数据块为单位进行数据传送。
22.下列选项中,能引起外部中断的事件是( )。
A.键盘输入 B.除数为0 C.浮点运算下溢 D.访存缺页(分数:2.00)A. √B.C.D.解析:浮点数下溢一般做“机器零”处理.不引起中断;除数为0、访存缺页会引出内部中断;只有键盘输入能引起外部中断,故选A。
23.单处理机系统中,可并行的是( )。
Ⅰ进程与进程Ⅱ处理机与设备Ⅲ处理机与通道Ⅳ设备与设备A.Ⅰ、Ⅱ和Ⅲ B.Ⅰ、Ⅱ和Ⅳ C.Ⅰ、Ⅲ和Ⅳ D.Ⅱ、Ⅲ和Ⅳ(分数:2.00)A.B.C.D. √解析:进程和进程是不能并行的,因为只有一个CPU。
24.下列进程调度算法中,综合考虑进程等待时间和执行时间的是( )。
A.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B.短进程优先调度算法C.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 D.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分数:2.00)A.B.C.D. √解析:响应比=(等待时间+执行时间)/要求服务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