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时间的作文素材名言人们轻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不珍惜。
——契诃夫最值得高度珍惜的莫过于每一天的价值。
——歌德没有一种不幸,可与失去的时间相比。
——屠格涅夫要爱惜自己的青春!世界上没有再比青春更美好的了,没有再比青春更珍贵的了!青春就像黄金,你想做成什么,就能成为什么。
——高尔基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达尔文爱惜才华吧,保护那些才华修美的人物吧,文明的民族啊,培养他们吧。
——卢梭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的民族是悲哀的。
——郁达夫半截粉条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
诸生不解余衷曲,反谓余为算细人。
——徐特立人才难得又难知,只要爱惜人才,就要用人不疑。
——周扬当我们为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叹息时,我们应该考虑将来的衰老,不要到那时再为没有珍惜壮年而悔恨。
——拉布吕耶尔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古语孔雀爱惜尾巴,好人珍惜名誉。
——蒙古谚语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
——古语一、名人惜时事例:1、列宁惜时有一篇回忆录,回忆一位同志向列宁汇报工作,列宁批准了他的计划,并问道:“那么你们什么时候开始呢?”“明天开始”那位同志说。
列宁却批评他说:“为什么不今天开始呢:就是现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列宁是非常珍惜时间的。
2、柯罗惜时一位青年画家把自己的作品拿给大画家柯罗请教。
柯罗指出了几处他不满意的地方。
”谢谢您!”青年画家说:“明天我全部修改。
”柯罗激动地问:“为什么要明天?你想明天才改吗?要是你今晚就死了呢?”可见柯罗是多么珍惜时间。
3、邱吉尔勤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三巨头之一的邱吉尔,平均每天工作十七个小时,还使得十位秘书也整日忙得团团转,为了提高驰缓的政府机构的工件效率,邱吉尔还制定了一种体制,他给那些行动迟缓的官员们的手杖上,都贴了一张一张“即日行动起来”的签条。
4、不闲一日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无论是画虾、蟹、小鸡、牡丹、菊花、牵牛花,还是画大白菜,无不形神兼备,充韵生动,奥秘晚穷,据说他在八十五岁那年的一天上午,写了四幅条幅,并在上面题诗:“昨日大风,心绪不安,不曾作画,今朝特此补充之,不教一日闲过也。
”5、巴尔扎克的时间表巴尔扎克在二十年的写作生涯中,写出了九十多部作品,塑造了两千多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他的许多作品成了世界名著。
他的创作时间表是:”从半夜到中午工作,就是说,在圆椅里坐十二个小时,努力修改和创作,然后人中午到四点校对校样,五点钟用餐,五点半才上床,而到半夜又起床工作。
6、惜时如金徐特立于1929年赴法勤式俭学时,已经43岁了,然而他却信心十足,惜时如金,所以不到一年时间,他就初通了法语,可以到工厂去做工,实行勤工俭学了。
7、准确的时间表德国大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任教期间,遵循严格的生活规律,也每天晚上八点钟睡觉,清晨5点钟起床,他在30年中严格按照这一时间表活动,准确无误,以致于他每天早上外出散步时,当他的居民都以他出门的时刻为标准来校对时间。
8、达尔文惜时据达尔文的妻子埃玛回忆,达尔文在写作《物种起源》一书时,经常昼夜不眠,没有一夜超过五个小时,在他身患重病,生命垂危时,仍然坚持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直到临终前两天都未间断。
9、抓紧时间优秀影片《喜盈门》曾轰动中国影坛,编剧辛显令长期以来,抓紧每一分空闲时间读书,学习和写作,每天忙到深夜,睡眠从不超过6个小时,他常说:“超出一分钟的休息,便是增加自己思想上的一分懒惰。
”正是因为他特别善于挤时间,才在工作之余写出了一部出色的电影剧本。
10、司光光惜时《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的枕头是用圆木做的,他读书困倦时就枕着圆木睡觉只要一翻身,枕木就会滚走,人就会惊醒,他用这种方法来强制自己,挤时间刻苦读书。
经典素材我只看我所有的(珍惜自己拥有的)画家黄美廉,从小就得了脑性麻痹,肢体的平衡感和发声讲话的能力都被夺去了。
从小她就活在众多异样的眼光中,她的成长充满了血泪。
然而她没有让这些外在的痛苦,击败她内在奋斗的精神,她昂然面对,迎向一切的不可能,终于获得了加州大学艺术博士学位。
在一次演讲会上,全场的学生都被她不能控制自如的肢体动作震慑住了。
“请问黄博士”,一个学生小声地问:“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你都没有怨恨吗?”“我怎么看自己?”美廉用粉笔在黑板上重重地写下这几个字。
她写字时用力极猛,有力透纸背的气势,写完这个问题,她停下笔来,歪着头,回头看着发问的同学,然后嫣然一笑,回过头来,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地写了起来:一、我好可爱!二、我的腿很长很美!三、爸爸妈妈这么爱我!四、上帝这么爱我!五、我会画画!我会写稿!六、我有只可爱的猫!七、还有……八、……忽然,教室内鸦雀无声,没有人敢讲话。
她回过头来定定地看着大家,再回过头去,在黑板上写下了她的结论:“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
”掌声由学生群中响起,看看美廉倾斜着身子站在台上,满足的笑容,从她的嘴角荡漾开来,眼睛眯得更小了,有一种永远也不被击败的傲然,写在她脸上。
明星自杀事件(要珍惜生命)他们都是最红的明星,他们都拥有青春、美貌、才华、财富、地位……但是他们没有经受住压力,因为各种困扰而放弃了生命1935年3月8日,中国电影女星阮玲玉服毒自杀,时年25岁。
1968年12月27日,香港演员乐蒂服药自杀,时年31岁。
1964年7月17日,香港影星林黛在寓所服食过量安眠药自杀,时年30岁。
1989年9月1日,香港演员钟保罗跳楼自杀,时年30岁。
1974年7月4日,香港演员白小曼服用大量安眠药自杀,时年19岁。
1985年5月14日,翁美玲在自己居住的公寓里自杀身亡,时年26岁。
1999年2月14日,歌星谢津从家中窗台跌落身亡,时年29岁。
2000年9月10日,歌坛新秀筠子在家上吊身亡,时年23岁。
2002年7月31日,陈宝莲从上海24层高楼纵身跃下,时年30岁。
2003年4月1日,张国荣坠楼自尽,时年47岁。
2005年2月22日,韩国女演员李恩宙上吊自杀,时年25岁。
如果他们能再坚强一点,多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那么就不会留给人们那么多的遗憾了。
珍藏30年的小提琴(珍惜别人给予的东西)1952年梅纽因到日本演出,演出前他就听说有一位擦皮鞋的日本小孩为了听他演奏,凑钱买了一张便宜的票。
演出结束之后,梅纽因穿过贵宾席上的社会名流,走到后边问那位小男孩,我怎样才能帮助你呢?这位日本小孩说,我什么都不需要,只想听听您的琴声。
梅纽因当即把自己心爱的小提琴送给了他。
30年后,梅纽因再次到日本访问演出,当他得知当年的这位知音30年来还是过着清贫的生活,多次拒绝别人高价收购那把琴的时候,他又和他会面了。
他再次问他,我怎样才能帮助你呢?这位日本人说,我什么也不需要,只想再听听您的琴声。
梅纽因默默地接过了那把阔别30年的旧琴,又演奏起了那支曲子。
徐悲鸿慧眼荐白石(珍惜人才)20世纪30年代末,徐悲鸿认识齐白石后,对齐白石的独特艺术风格极为推崇,称赞他的画“妙造自然”、“浑然天成”。
他在担任北京艺术学院院长后,就派人给齐白石送聘书,邀请齐白石到学院任教。
但数日没有回音。
经查询,才知道有人贬低排挤齐白石,在正在开放的一个画廊上把齐白石的画冷落在一个角落。
徐悲鸿来到展厅,看到挂在角落的齐白石的水墨画《虾趣》,画上的虾子体若透明,形态逼真,实属神品,标价却只有8元。
他当即找来展厅负责人,把《虾趣》移到展厅正中,挂在自己的《奔马图》旁边,将标价改为80元,并在说明栏里注上:“徐悲鸿标价”。
而他自己的《奔马图》标价为70元。
一时在京都书画界传为美谈。
齐白石深为感动,马上写信给徐悲鸿同意到学院任教,徐悲鸿又为齐白石编了画集,亲写序言,使齐白石名声大振。
惜时如金的巴尔扎克(珍惜时间)巴尔扎克是位多产作家。
他的时间是一秒也不空过的。
一次,巴尔扎克太累了,对一个朋友说:“我睡一会儿,你一小时后叫醒我。
”一小时过去了,朋友实在不忍心叫醒他。
巴尔扎克醒来,发觉超过了一小时,几乎是暴跳如雷地对朋友说:“你为什么不叫醒我,耽误了我多少时间啊!”他平时每天写作十六七个小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日三餐由仆人从特定的窗口放进去。
1850年,巴尔扎克51岁,他感觉到此次自己的心脏病是大发作了,于是便问医生自己还能活多久,半年?六星期?医生摇摇头,巴尔扎克急了:“至少六天总可以吧?我还可以写个提纲,还可以把已经出版的五十卷校订一下。
”医生告诉他:“你还是赶紧写遗嘱吧。
”可巴尔扎克却把医生的劝告扔在一边,依旧紧张地工作与死神争分夺秒。
安全帽上的遗言(珍惜信用)2003年5月24日的《中国青年报》有一篇报道《安全帽上的遗言》,讲述了一个煤矿工人的感人故事:聂文清是湖南省涟源市七一煤矿的一名普通矿工,在4月16日下午5时许,他所在的煤矿发生事故,他和16名同伴在井下被困。
6天后,救护队员终于打通救援通道找到了他们中的16个人,但人都已经死了。
在聂文清的遗体附近,救护队员发现了他的安全帽,上面用粉笔写着他的遗言:“骨肉亲情难分离,欠我娘200元,我欠邓曙华100元,我在信用社给周吉生借1000元……”这种临死也未忘欠人钱债的责任心何等让人感慨和称颂,一个整天与煤屑打交道的普通矿工把信用看得和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
人无信不立,信用是人的第二身份证,他珍惜生命,但更珍惜自己的人格信用。
为保护青蛙停奥运工程(珍惜动物的生命)澳大利亚为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兴建奥林匹克公园时,曾因一群濒临绝种的青蛙,而让工程停了数星期,以修改工程设计,保护这数以百计的青蛙,有关方面本来设想把青蛙迁到别处,后经慎重研究决定还是保留青蛙的栖息地,用布将这块地围起来保护青蛙,并安排了新的设计配合,这样花在保护措施上的费用达到40万澳元。
在澳大利亚,严重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会受到国家法令的处罚,违法者得坐牢2年,或罚款10万澳元。
巨富不忘节俭(珍惜水资源)我国某考察团访问日本,参观了日本屈指可数的大财团本田公司,细心的参观者发现卫生间里每个抽水马桶的水箱中都放有几块砖,十分惊奇,公关人员解释:“放砖是为了缓解水流速度,节约冲水量。
”在水箱中放砖头按中国人的说法算是十足的小家子气,然而,日本本田公司正是靠这“小家子气”而发家致富,走向成功的。
美国的吃苦教育(亲自体验才能学会珍惜)现在,美国许多中小学校甚至幼儿园非常流行“吃苦”教育。
为了使生下来就不缺吃不缺穿的孩子们明白生活中还有苦,世界上还有许多人吃不饱饭,还有许多需要同情和援助的人,有些学校甚至组织学生上“要饭课”,有意识地让学生们体验饥饿。
为了教育孩子们懂得珍惜粮食,学会同情穷人,一些学校将“忆苦教育课”设为必修课。
位于马里兰州的温顿小学连续开设3天“要饭课”。
吃午饭时,大多数学生扮成流浪汉、乞丐或者穷人,到学校开设的大锅前排队领取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