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广告招牌错别字问题硏究——关于湘潭街头广告招牌错别字情况的调查报告楚国良(湖南湘潭 411000)一、调查背景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
汉字的数量很多,总数约6万个,常用字约6000个。
汉字有悠久的历史。
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汉字,是距今3400多年前的甲骨文,它们已是很成熟、很发达的文字。
据科学家推算,汉字的历史有5000年左右。
汉字,就是记录汉语的文字。
它是我国各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国家统一的象征,中华文化的瑰宝。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各地方言复杂,分歧很大,而汉字是超方言的,它打破了地域的局限,为不同地域间的交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汉字适应汉语的特点,记录和传播了汉民族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保存了大量的文化遗产。
今天,汉字在信息处理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人们可以在电脑、网络上直接使用汉字处理和传输各种信息,从而显示出它的强大的生命力。
汉字不同于英语、俄语等拼音文字,它是一种形、音、义相结合的独特的文字体系。
也就是说,一个汉字不仅有一定的形体,有一定的读音,还往往能直接体现一定的意义。
因此,我们说汉字是一种意表文字(也有人称意音文字)。
从字形上说,汉字是一种方块文字,是通过横、竖、撇、点、折等各种不同的笔画构成的。
从形体看,汉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独体字,一类是合体字。
中国文字的发展,经过秦统一中国后,连续对汉字进行简化、整理,使汉字逐渐走向规范化。
汉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四个阶段的演变过程。
其中,篆书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隶书则有秦隶、汉隶之别。
由此可知,历史上任何一种新的字体,都是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的。
总体来说,楷书形成後,中国文字已基本定型。
文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灿烂的文化。
但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人们对中国文字传统的写法有所改造,产生了所谓的“现代字”,也就是错别字,这种轻易的“改写”,使得中国文字失去了她原本的韵味。
平时,有很多人为了一时的方便,而把很多字简写;或是不会写的,就用另一个同音的字代替原本的字,这样就可能使原来的句意改变了。
如果细心观察,你将会发现身边的环境中,有很多的错别字。
平时,老师或者同学为了简便、节省时间,把“点”字下面的四点水写成提横线,或是把四点水写成“大”,这是一个什么字呢?在字典上找不到的字,算是一个字吗?这么一简化,变成了一个最新型的现代人发明的字。
如果这个简化了的字继续写下去,那么以后中国文字会变成什么样呢?文字的发展历史是否会被扭曲呢?走在大街小巷中,你同样可以发现错别字比比皆是。
有的是为了广告效益,有的是明显的低级错误。
如:舞与伦比,这是一项街舞比赛的标题,有意将“无”改成“舞”,取之近音,为的是吸引过路人的眼球。
表面上看,汉字不过是一个符号,指称着对应的事物,但就在这对应背后,还潜伏着中国人的情感、习惯甚至本能。
这些情感、习惯、本能,我们可以随意更改吗?汉字它是产生汉字以前,我们远古人对社会的认识结晶,对自然的认识结晶,科学的认识结晶,还有哲学的认识结晶。
难道,我们要否定这一切认识结晶吗?语言文明、文字使用的规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
规范、优美的单位名称、招牌、标语、广告牌等是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
因此,把规范用字,把城市语言文字评估,作为全国文明城市评比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也就顺理成章了。
能否正确书写、使用汉字,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人际交往以至发展经济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招牌,是企业自我介绍的工具之一,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形象。
有不少企业(包括商店,服务性部门)的招牌或者广告牌的制作很考究,其字体清楚,端庄有力,大小适宜,再配上顺眼和谐的色调,往往令行人留步欣赏,从而起到了很好的自我宣传作用。
早些年湘潭市有关部门曾组织有关人员上街检查和纠正个别单位在招牌、广告牌中的错别字,宣传正确使用汉字,效果很好。
在公众场合,正确使用(书写)汉字,应该是建设文明城市的内容之一。
如今,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而中国文字却在“退化”——错别字的出现。
我们是否应该停下前进的脚步,静下心来思考这一严峻的问题呢?二、课题意义通过寻找收集街头巷尾广告招牌错别字,进行分类,并探究其原因,让大家感受净化祖国语言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研究方法观察、寻找、搜集、调查、分析、整理、上网查询、写出书面报告。
四、预期成果在网上展示,报送湘潭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和湘潭市文字改革委员会,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
五.常见类型本案界定:“错别字”是指错字和别字。
“错字”是指写字时因笔画或构件错误,写成了本无其字的字。
“别字”是指写字时,因形、音、义的影响,把甲字写成了乙字,俗称白字。
走在都市的街头小巷,我们可以看到各类城市广告、宣传画廊、招牌、店牌、标语牌。
如果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在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不规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成语,用繁体字等。
在现代的这个社会里,有很多人都是为了一时的方便,而把很多的字简写;或者不会写,就把另一个同音的字代替原本的字,这样就可能使原来的句子意思改变了。
总之,错别汉字的具体情况是千奇百怪,层出不穷,看了往往让人捧腹大笑。
通过1个多月的调查和资料收集,将错别字分为如下几类:(一)不是故意写错的(引号中为错别字)下面是一些商业广告中常见的错别字,我把正确的标注在了后面:1、饭店门口:“抄”饭---应该是“炒”饭2、修车店门口:补胎“冲”气---应该是“充”气3、商店门口:“另”售---应该是“零”售4、家具店门口:家“俱”---应该是家”具”5、家装店门口:装“璜”---应该是装“潢”6、安装公司门口:“按”装---应该是“安”装7、洗车店门口:洗车打“腊”---应该是洗车打“蜡”8、饭店门口:“合”饭---应该是“盒”饭9、水果店门口:“波”萝---应该“菠”萝10、饭店菜单:鸡“旦”---应该是鸡“蛋”11、五金店标牌:“扦”座---应该是“插”座12、体育用品店标牌:“兰”球---应该是“篮”球13、快餐店门口:大排“挡”---应该是大排“档”14、农贸市场标牌:“蕃”茄---应该是“番”茄15、停车场招牌:“仃”车收费---应该是“停”车收费(二)故意写错的(引号中为错别字)1、药品广告:“咳”不容缓2、山地车广告:“骑”乐无穷3、补品广告:“鳖”来无恙4、眼镜广告:一“明”惊人5、驱蚊器广告:默默无“蚊”6、透明胶带广告:无可替“带”7、网吧广告:一“网”情深8、钢琴广告:“琴”有独钟、一见钟“琴”9、热水器广告:随心所“浴”10、空调广告:终生无“汗”11、服装店广告:“衣帽”取人12、某洗衣店广告:“衣衣”不舍13、某房产公司广告:万“室”俱备14、某蛋糕广告:步步“糕”升15、胃药广告:一“不”到“胃”16、赛马广告:乐在“骑”中17、电熨斗广告:百“衣”百顺18、快餐店广告:“烧”胜一筹19、洗衣机广告:“闲”妻良母20、帽子公司广告:以“帽”取人21、治结石病广告:大“石”化小、小“石”化了22、打印机广告:百闻不如一“键”23、涂料广告:好色之涂24、冰箱广告:制冷鲜锋25、治痔疮药广告:有痔无恐26、花园公寓广告:随寓而安27、跳舞机广告:闻“机”起舞28、海鲜广告:领“鲜”一步29、口腔门诊广告:“快治”人口30、礼品店广告:“礼”所当然六.原因分析1.历史原因首先,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汉字经历了多种不同形式的变迁,从篆书、隶书到楷书,其字形差异较大,“自吴楚辨音,隶古分体,年祀寝远,攻习多门,偏旁由是差讹,传写以之漏落,矧注解之未备,谅教授之何从?”(见《大宋重修广韵》)这里说出了文字及其使用的一些问题,指出错别字自古以来就存在着问题,几乎可以把它看作历史的必然。
其次,“文革”期间,“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
文化水平低、不识字、“大老粗”是光荣的代名词,而教授、知识分子反而成了专政的对象。
再加上其间广大学生停课闹革命,“文攻武卫”等等不断地折腾,整个国家的文化水准大大下降。
再次,上世纪80年代,《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匆忙公布,在10年的时间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不少报刊、杂志改用“二简字”,特别是在当时的中小学里大力普及,影响很大。
虽然后来进行了全面废止,但留下的后遗症至今尚未根除。
2.社会原因除了上面的历史原因外,更多地表现为社会的原因。
首先,部分群体文化底蕴比较薄弱。
有些小摊贩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一般只是初中或小学毕业,有的甚至是文盲。
其次,价值观念的改变使人们不再重视文字的规范。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
有些作家为了经济利益,在写书时故意使用晦涩离奇的语言来吸引读者,书中的错别字也是数不胜数,这种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价值观念,带给社会的直接影响就是不规范用字现象泛滥。
另外,港台地区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改革开放以来,内地同港台地区有了频繁的交流,他们使用的书籍、报纸、电视、电影以及电脑文字软件等纷纷流入内地,占领了内地很大一部分市场,他们使用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繁体字。
有些人为了满足追逐时髦的心理,故意使用繁体字。
最后,治理广告招牌错别字的相关法律不够健全,广告招牌审核不到位也是牌匾广告出现错别字的一个重要原因。
3.个体原因有些店主为了突出店铺的个性、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在用字上喜欢用一些奇怪的字,有意地使用繁体字、异体字及怪异字型。
另外,还有些人用生僻字或者用中外文混合的方式做成自己的牌匾,纯粹是出于一种炫耀心理。
如有的商家挂上繁体字或异体字的招牌,再加上其他的辅助手段,就可能暗示这里是“外资企业”或“老字号”。
七、社会影响(一) 积极方面一些同音字﹑同形字﹑繁体字﹑异形字的出现,有一定积极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其一,同音字﹑同形字的使用体现了汉字﹑汉语言的博大精深,汉字语用的灵活多样﹑丰富多彩;其二,繁体汉字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繁体汉字的影响范围,体现了汉字的博大精深,弘扬了古汉语文化。
对于文化的传承有积极的作用。
也让当代人对古汉字有了更多的的认识了解;其三,异形字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标新立异的作用,对产品起到了非常好的广告效应。
独特的汉字体,吸引人们的好奇与关注,对产品与商家的宣传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消极方面然而,不规范汉的字语用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样不容忽视,这主要体现在:其一,这种不规范汉字的使用,对市容市貌的和谐统一有严重的消极影响。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市文化的综合素质。
其二,广告标语,商业招牌用字语用不规范助长了汉字使用不规范化的不良之风,导致国家语委等有关政府部门的汉字规范化工作进展缓慢。
长久以来难以得到有效统一。
其三,对消费者的误导。
汉字语用不规范,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消费者的汉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