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
本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
高复发率的特点。
据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大样本人群监测资料,我国城乡脑血管病病死率近年一直
呈上升趋势。
北京、天津、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等一些城市和农村脑卒中已升为各种死因的第一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平均每年上升的速度约为2-3%,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发病率更为严重。
据八十年代完成的大规模城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推算,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人超过150万,死亡120万;存活的患者约500-600万,其中75%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和与脑卒中密切相关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增高,预计今后几十年内脑卒中的发病率,病死率还会继续上升,危害将日趋严重,每年造成数百亿元的损失。
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沉重的
经济和社会负担,因此,寻求一种治疗效果肯定而广大农村基层医院能够掌握开展的新的治疗技术
势在必行。
我国的脑卒中与西方国家相比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脑出血发病率明显高于西方,西方国家脑出
血约占全部卒中的10%左右,而我国约占总数的35%-40%,个别地区高达45%以上。
全国每年发生脑出血(首次发病)患者约为80-100万,加上复发病例估计每年超过100万。
加之近年来,随着交通、建筑等行业的发展,外伤性脑出血发病数急剧上升,目前外伤性脑出血患者每年新增病例超过50 万。
多年来国内对脑出血治疗一直是个难题。
原因其一是城市中一些大医院神经外科床位紧张,而
传统的手术方法效果又不太理想,术后压床严重;二是大多数中层、基层医院,特别是农村基层医
院没有手术条件和有经验的神经外科医生,而此病在农村的发病率尤为严重。
因此,基层医生在接
到脑出血患者时往往束手无策。
一些患者因转院而延误了抢救的关键时机,直接影响愈后。
还应特
别指出的是医疗费用,传统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不太理想,但治疗费用非常昂贵,平均每例患者的
治疗费用在1-3万之间,这对广大农村患者是一个不可承担天文数字。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自97年问世以来,使广大基层医院的医生看到了希望。
这项新的治疗技术主要的特点是采用微创技术,患者在局麻的条件下,应用直径3毫米的穿刺针进入血肿,再配合生化酶技术液化血肿来达到治疗效果。
自97年至今,全国已有超过3000家医院使用此项技术。
到目前为止,各医院已治疗各类脑出血病例超过10万例。
据2002年11月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的资料统计,所治疗病例中病死率比传统治疗方法降低15%以上,病
死率降至10-15%患者生存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项技术不但治疗效果较传统
治疗方法有了很大提高,而且治疗费用大为降低。
由于采用了有效而便宜的药物,患者全程的治疗
费用不超过8千元,平均治疗费用在3-4千元,极大的减轻了患者,特别是农村患者的负担。
目前本项技术遍布全国所有省市,包括西藏、青海、甘肃等偏远西部省份,其中80%为县医院,也包括乡镇,职工医院。
目前应用本项技术治疗成功的脑出血患者,年龄最小的患者仅为出生4天的新生婴儿,此病例是由东顺德桂州医院(镇医院)韦玺主任完成。
年龄最大的成功病例为100岁的患者,由广东省177 医院李志超主任完成。
此病例曾被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报道。
本项技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疗效
肯定,创伤微小,愈后好,基层医师经过培训都能熟练开展此项技术。
为了更好的开展此项技术,2003年2月由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规范化治疗指南,为广大医师开展此项技术提供了一个规范的指导。
总之,本项技术自97年开展以来,经过6年来广大医院医师的10多万病例的实践,证明此新治疗脑出血技术是一项成熟的、费用低、疗效好,适合广
大基层医院和医师掌握和开展的好技术,也易为广大患者接受。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解决了:
(1)快速,安全,创伤小的进入血肿技术;
(2)使血块粉碎液化,变成液体,很快地由穿刺针排出颅外的血肿液化技术;
(3)形成了完成的规范化治疗常规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的理论基础: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的理论基础理论归纳为:
(1)利用本方法的唯一专利器械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做为小创伤一次性 快速进取血肿的工具,快速建立起清除颅内血肿的工作通道,由于该针具的特殊设计, 使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只需受一次性微小针道创伤即可进入血肿,不但避免了脑组织 再损伤和再出血的发生,而且利用了颅骨自锁固定技术,降低了感染的发生率。
通过 快速建立起的工作通道,能马上排出颅内液态,半固态血肿,迅速缓解颅内压,为降 低死亡率,残废率,提高生存质量打下了基础。
并且该针具还具有连续冲洗清除血肿 的能力,可在治疗中保持颅内压力平稳,这点对治疗高龄患者至为重要,如广州177医 院李主任就曾用此方法救治了一位98岁的患者;
(2)利用生化酶技术,研制出了相关的血肿冲洗剂,血块液化剂配方,根据颅内血肿三种 状态存在的理论,配合针形血肿粉碎器,先对液态,半固态血肿用血肿冲洗剂冲洗、 融碎排出,再利用针形血肿粉碎器将血块液化剂均匀全方位地喷送到紧密凝血块的各 个部分,使血块快速同时降解,液化成流体排出,这也是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与其它 方法最大的区别之处,也是其先进之处,它应用生化酶降解作用代替了其它穿刺方法 的机械式破碎血肿,因此清除血肿快速,无损伤,无盲区,患者康复快,这也是提高 患者生存在质量的关键所在;
(3)形成了一整套临床操作常规,提出了适应症的范围及相关的处理方法,能尽可能地避 免并发症的发生,为降低死残率,提高生存质量提供了保证。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 主要由配套专利器械,血肿液化技术及临床治疗方法组成。
1、系列针具研制成功解决了进取血肿的技术和方法,熟练的情况下1-2分钟就能进入血肿,快
速建立起一个清除血肿的工作通道。
针具应用自锁技术能将针尖牢固地固定在血肿靶点,
很安全,不会移动或切割神经组织,应用配套的针形血肿粉碎器,可以经穿刺针放入到血
肿中心,通过它用液流来冲刷血肿,并通过它将血肿液化剂均匀地喷射到血肿各个部位以
达到彻底清除血肿的目的。
2、血肿液化剂的研制,通过几年的研究,找到了一种高效,安全的血肿液化剂配方,通过它
应用针形血肿粉碎器可高效、安全地彻底清除颅内血肿。
3、有一套完整治疗常规,在临床应用中严格规范地按照治疗常规去操作,可取得确定的疗效;
2000年4月,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在全国 24个省对144家医院做了随机抽样调 查,统计结果如下:全国 24个省 144家医院共治疗了4912例患者,其中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3986例,平均出血量57.69ml,总病死率仅为12.83%,其中高血压性脑出血病死率为15.18%, 总致残率为22.5%,其中重残率(指卧床等)仅为6.75%,只占总致残率的30%。
该项技术早于1990年在北京市科委将本课题立项为市重点科研课题;1993年被北京市科委组织的专家组评为高新技术,并颁发证书;1993年国庆节,北京市科委举办科技潮活动中被评为北京市十大
重要科研成果之一,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的高新技术产品证书。
并在重大科技成果展区展示; 1993年该技术重要专用器械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获实用新型国家专利;1994年通过了北京市科委组织10名国内各相关学科知名专家组成的鉴定组的鉴定;1995年被复评为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被列入北京市重大科研成果重点推广计划;1996年被北京市第八届发明展览会授予发明金奖;1997年5月份在北京市举办了第一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技术全国培训班”;2000年7月在青岛举行了首届全国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学术研讨会,并成立了全国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协作
组(现更名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全国研究与推广协作组);2000年12月20日本项技术被评为卫生部第十批“十年百项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推广;2001年12月被国家“十五” 神外和神内相关课题列
为最主要研究内容之一;2002年被列为卫生部课题;2002年11月在长春举行了第二届全国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研讨会,并在会上颁发了首届微创技术推广奖及协作医院标志,通过了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规范化治疗手册。
应用范围:
高血压脑出血
外伤性颅内血肿
脑室、小脑、丘脑出血 囊性变、脑脓肿
活检使用特点:
新颖、高效 简单、安全 方便、普适 洁净、微创 高质、低价。